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延边州中考三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世纪前期,日本的国家实权掌握在

    A.天皇手中

    B.幕府将军手中

    C.中下级武士手中

    D.大贵族手中

  • 2、文字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我国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下面图片是秦始皇统一的小篆的是(       

    A.

    B.

    C.

    D.

  • 3、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4、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 《天工开物》   B.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 5、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

  • 6、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调汇。孟子说:“仁老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统一成为诸子百家的共识

    B.诸子百家的思想日益趋同

    C.儒家学派地位逐步提

    D.诸子百家都认同民本思想

  • 7、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据下表分析,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辟新航路 B.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

    C.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 8、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_爆发。(  

    A.辛亥革命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 9、“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10、《唐书》记载了唐朝时科举考试成功的830人的身份:士族身份71%,平民身份15.9%,其他身份13.1%,由此可知,唐朝科举制

    A.仅为选拔士族设立

    B.考试的成功率极高

    C.扩大了政府官员的来源

    D.对后世影响深远

  • 1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十年过去了,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赔款

  • 12、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2000多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隋唐统治者重用韩非

    D.清朝大兴“文字狱”

  • 13、“19世纪中期, 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       会民不聊生, 人民的反抗情结日益高涨。”这则材料讲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失败的原因

    B.特点

    C.影响

    D.背景

  • 14、下列是某历史论坛有关“靖康之变”的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小王:1125年,金灭辽   

    B.小李:1127年,金灭北宋

    C.小张:1234年,元灭金  

    D.小赵:1276年,元灭南宋

  • 15、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关于这次改革,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

    B.措施:创建新式常备军

    C.所属国家:美国

    D.影响: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 16、图1、图2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 17、明治4年(1871年),政府推行断发令、废刀令、军队制服和洋服。在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这反映的明治维新的措施是(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建立军队

  • 18、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④万有引力定律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宋元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D.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20、谚语“清明下种、谷雨插秧”“立夏前后,种瓜种豆”“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反映

    A.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B.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C.农历节气指导农事生产

    D.政府大力推广农耕技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30年代,美国盛行________政策,导致经济大危机加重,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大致在同一时期,日本遭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波及,为摆脱危机,日本发动__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22、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____

  • 23、1935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__________会师;一年后,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__________胜利结束。

  • 24、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地点)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 25、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_______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1279年,元军攻灭_______(政权)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26、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______

  • 27、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28、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________发明珍妮机;显著标志是瓦特改良________

  • 2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________________

  • 30、《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___________

    2.内容: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__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________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________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4)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九上P8)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社会经济措施的实施有什么重要作用?

  • 32、如图,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思想措施是什么?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特别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列举两例“一五”计划期间新建的公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清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清政府下令只开……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一处”指什么地方?并由政府特许的什么机构来经营贸易?

    (2)这体现了清朝的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谈谈你对此对外政策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