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牡丹江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C. 科技部于去年提出了拉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D. 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

    B.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近日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

    C. 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值的心理落差太大而造成的。

    D. 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

  • 3、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的诗句“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当年的同窗好友,现在都成了富贵人家,作者借此反衬自己的落魄。

    B.“挥斥方遒”出自《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斥又极,神气不变”一句,作者化用原文语句,既符合韵律,又有新意。

    C.“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借用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但作者反用其意,表明自己与同学不仅不为功名利禄所惑,反而将之视为粪土。

    D.“中流击水”化用东晋名将祖邀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既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又兼用夸张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

  •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相,语言风格多变。

    B.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蓬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C.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

    D.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彩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王听说同事下班要赶着回家给儿子过生日,便问:“孩子贵庚啊?明天我带个礼物给他,祝他茁壮成长,越来越聪明。”

    B.张博士花费十年心血写成的著作最近出版,他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书赠给一前辈,说:“惶恐以赠,望不吝赐教。”

    C.老刘的拙荆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为了参加比赛,这些日子每天利用傍晚的时间在文化广场集中排练。

    D.李教授在女儿的婚礼上热情致辞:“值此中秋佳节,良辰美景,恰逢令嫒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位亲朋好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现有的文字考据来看,我们在甲骨文里尚未发现与“勇”对应的字,在金文中“勇”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开始向人的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志强大。

    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辟生存空间和战争中的勇武。由于上古社会人类生存条件恶劣,战争频繁,因而勇德尤为重要,上古圣王都因勇武受到称颂。因此,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占有很高的位置,勇是坚守“义”所不可缺少的德性。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的三要素,但孔子在重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比如,《论语·阳货》有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宪问》则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因此,孔子似乎把勇视为一种没有特定道德价值指向的能力,勇就是“不惧”,为善和为恶的“不惧”都可以称作勇。可见,在孔子这里,勇德不能独自构成一种伦理德性,仍属于自然德性。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孟子把勇德区分为“小勇”和“大勇”,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孟子》)“小勇”是基于个人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大勇”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荀子对勇的意义划分更为细致,“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荀子·荣辱》)“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此三者,或浑不知义,或见利忘义,或死而不义,只有“士君子之勇”才是“见义勇为”,乃道德之勇。孟子和荀子对勇进行了大小之分和贵贱之分,其划分标准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才配称作勇德。虽然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道德化的重构,但他们总体上仍然承袭了孔子对勇的一个基本理解,即不惧危险,而且把勇德局限为一种政治生活中维护道义的德性。至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同时又赋予勇德更加积极的意义,对勇有了全新的理解,勇德不仅是一种包含道义内涵的道德德性,更是一种成就道德自我的“为己之德”。在理学家这里,勇德被用于整个道德生活,是摆脱积习和不当私欲的束缚、坚守道德信仰、成就理想人格的刚强意志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勇气。作为道德德性的勇德是国家和社会追求正义必不可少的德性,也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必不可少的德性。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勇”字在金文、篆文中的书写,都可以解读出人们对“勇”字的理解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意志强大。

    B.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被人们赞赏的行为特质,属于自然德性。

    C.孔子将勇与仁、智并举,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必备要素,与孟子、荀子一样对勇都有道德层面的关注。

    D.孟子承袭孔子“不惧”观点,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有了更新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从勇字写法引出话题,纵向深入论述,最后阐述了勇德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为了证明孔子对勇德的重视。

    C.文章分别从“小大”“贵贱”两个层面论述孟子和荀子对勇德的重构,论述翔实、充分。

    D.文章论述了宋明理学家与先秦儒家对勇德的理解的不同,体现了勇德思想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恰当的一项是( )

    A.“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勇德的道德德性

    B.“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勇德的自然德性

    C.“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勇德的自然德性

    D.“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勇德的自然德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全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诗人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感慨: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卖炭翁》中体现诗人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师说》中体现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王羲之)

    (3)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   (《短歌行》曹操)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杜甫)

    (5)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感谢,与友人共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占领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秋天爽朗澄清的江面之后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了诗人劝酒吟诗的情景。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鲲之大,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___________,隔离天日。(杜牧《阿房宫赋》)

    (6)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周敦顾《爱莲说》)

    (7)居安思危,____________,有备无患。(《左传》)

    (8)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多景楼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①钟呗:梵音的歌咏。②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景楼居高临下、眼界开阔,登楼即可望见四面山川美景,是览胜之地。

    B.颔联动词意蕴丰富,如“浮”字尽写云波迷离之态,又含翠阁巍峨之姿。

    C.颈联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写出钟呗之声下原野的寂静和万里江水的汹涌。

    D.中间两联从水光、山气、月色、浩风多方写景,应和诗题“多景”之意。

    【2】古人对尾联的情感解读有两种:一种认为,表达了诗人叹老思归的感情;另一种则以为,表达诗人对未来的企望和追求。你认同哪一种?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曾少袭爵,魏明帝即位,累迁给事黄门侍郎。上疏曰:“臣闻为国者以清静为基,今海内虚耗,事役众多,诚宜恤养黎元,悦以使人。郡守之权虽轻,犹专任千里,比之于古,则列国之君也。臣愚以为其有老病不隐亲人物,及宰牧少恩,烦挠百姓者,皆可征还,为更选代。”嘉平中,为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曾奏劾之,朝廷称焉。时步兵校尉阮籍负才放诞,居丧无礼。曾面质籍于文帝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言于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宜摈四裔,无令污染华夏。”帝曰:“此子贏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曾在司隶积年,正元年中为镇北将军。文帝使武帝、齐王攸辞送数十里。曾盛为宾主,备太牢之馔。侍从吏驺,莫不醉饱。帝既出,又过其子劭。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曾见崇重如此。迁征北将军,进封颍昌乡侯。武帝袭王位,以曾为晋丞相。与裴秀、王沈等劝进。践阼,拜太尉,进爵为公,食邑千八百户。久之,以本官领司徒。曾固让不许遣散骑常侍谕旨乃视事进位太傅曾以老年屡乞逊位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帝于朝堂素服举哀,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曾性至孝,闺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嬖幸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己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初,司隶校尉傅玄著论称曾及荀顗曰:“以文王之道事其亲者,其颍昌何侯乎,其荀侯乎!”

    (节选自《晋书•何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固让/不许/遣散骑常侍/谕旨/乃视事/进位太傅/曾以老年/屡乞逊位/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

    B.曾固让/不许/遣散骑/常侍谕旨/乃视事/进位太傅/曾以老年屡乞/逊位/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

    C.曾固让/不许遣/散骑常侍/谕旨/乃视事/进位太傅/曾以老年/屡乞逊位/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

    D.曾固让/不许/遣散骑/常侍谕旨/乃视事/进位太傅/曾以老年/屡乞逊位/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古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B.幽州、崇山、三危、羽山处在四方边裔,故称四裔;后泛指四方边远的地方。

    C.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时,以羊、豕作为牺牲称为“太牢”。文中指丰盛的宴席。

    D.酬酢指主客间相互敬酒,主向客敬酒叫酬,客还敬主叫酢;后泛指交际应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曾重视民生,请求整顿吏治。他曾上疏言政,认为郡守掌管地方,就像古代列国的君主,建议皇上替换扰民劳民尸位素餐的地方官吏。

    B.何曾刚直敢言,多次触犯权贵。他冒死弹劾恃宠作威的抚军校事尹模,又斥责步兵校尉阮籍放诞无礼,请求朝廷治罪,皇上都没有采纳。

    C.何曾为官多年,深受帝王器重。正元年间,文帝派武帝送他赴任;武帝即位后,官拜太尉,食邑千八百户;死后皇上素服举哀,赏赐丰厚。

    D.何曾恪守礼义,得到人们称赞。他孝顺严谨,不追求声色享受,年老与妻子相见,也总是衣冠整齐,相待如宾,因此受到司隶校尉傅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为国者以清静为基,今海内虚耗,事役众多,诚宜恤养黎元,悦以使人。

    (2)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21世纪科技越来越发达,新兴产业兴起,一大批人工智能开始出现代替人类完成任务,有人说:反正以后都是机器干活,我们只能做底层工作,读书没有必要。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

    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