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2、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3、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4、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6、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8、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9、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0、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11、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2、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13、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1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6、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7、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8、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9、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0、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21、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4、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26、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2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其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属于糖类的是_____。
(2)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证实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Fe2SiO4。已知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8、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
“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9、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中国人都成了“美食家”。小明和妈妈就按照网上的指导一起做了电饭锅蛋糕。
(1)做电饭锅蛋糕需要用到蛋清,蛋清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该营养素是由多种_____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蛋糕所用的面粉是用小麦加工而成,种植小麦需要施加氮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_____,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3)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专家建议可以施加一种复合肥料,如_____(化学式)。
(4)做蛋糕时还要加入一些牛奶,喝牛奶是为了能为我们补充较多的常量元素_____,该元素能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30、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由C、O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由H、C、O三种元素组成无机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由H、C、O、Na四种元素组成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干冰、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五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俗称烧碱的是________。(2)有时家庭做馒头会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5)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
3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甲班化学兴趣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设计实验:
实验室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NaOH溶液和相关仪器。
方案1:将维生素C片研碎、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①实验现象为_____,说明维生素C显酸性。
②如果要加速维生素C片在水中的溶解,操作方法是_____。
方案2:①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
②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呈_____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维生素C溶液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为_____色。结论:维生素C显酸性。
(3)继续探究:运用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你还可用什么实验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简述实验方法_____(要求与上述两种实验方法不相似)。
33、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写出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4、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药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已知某种配比的火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2KNO3+3C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在现代农业上有重要用途,它能给农作物提供___和___两种营养元素.
(4)硫磺的主要成分为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火焰;其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形成___的主要物质(填“酸雨”或“臭氧空洞”).
(5)木炭是我国古代炼铁的重要原料(作燃料和还原性物质),试写出其与氧化铁高温反应制铁的化学方程式___.
35、在Ca、Na、O、H、C、Cl、S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用来清除铁锈的酸是_____。
(2)用于调味剂的是_____。
(3)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
(4)家庭用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
3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接触而生锈;
(2)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若利用装置C通过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体积,则应在_____端 (填“b”或“c”)连接一个量筒。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填名称),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
38、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
(1)植物生长离不开二氧化碳,有人说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某同学对二氧化碳的某种性质作了如下探究:
如图所示,在C处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完成以下实验:在A处持续而缓缓地通入气体X。当关闭K时,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K后,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则B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_____(填字母)。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从“碳酸钙、硫酸、熟石灰、硝酸钾”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写化学式)
①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___;②工业上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____;
③日常生活中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④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
(2)现有H、Cl、O、N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______________;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一种碱______________;
③常见的一种溶剂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里经常用到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①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正常雨水的pH为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用B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 .
改进后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然复燃.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 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