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920年,俄国工人中出现了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由此可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是
A.发展生产
B.维护政权
C.反抗侵略
D.镇压工人
2、下列对下图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发挥了直接作用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越美国 D.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的成就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知识分子提出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作者认为“注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经济落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 顽固势力强大,阻挠“自强运动”的开展
C.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其目的是维护统治,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4、“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袁隆平
5、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 二战、冷战 B. 二战、中东战争
C. 一战、二战 D. 二战、科索沃战争
6、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
A. 多生产粮食布帛
B.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 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 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7、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变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如何重大的变革,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永远不会变的,它是( )
A.和平与发展 B.信任与团结 C.经济全球化 D.矛盾与冲突
8、他认为“浩然之气,集义所生,与道义浑然无间”。即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在封建社会,他的思想受到历代官府的推崇。元朝把他的神位置于孔庙内,列在朱熹左侧。这里的他是
A.宋代哲学家万止斋
B.明代的吕调阳
C.清代的余国柱
D.清代的柯瑾
9、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①扶持控制西欧 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牛顿去世后,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了力学的基本体系 B. 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C. 论证了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D.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1、“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③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12、从1918年到1919年,中国学生经历了从欢呼公理到抗议强权的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 新文化运动的进行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结合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最值得各国领导人借鉴的做法是
A. 林肯颁布《宅地法》
B. 罗斯福新政
C. 马歇尔倡导欧洲复兴计划
D. 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
14、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B.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15、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 )
A. 富尔顿 B. 史蒂芬孙 C. 莱特兄弟 D. 卡尔·本茨
16、一部iphone手机,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
A. 降低世界各地的进口关税
B.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 密切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D. 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17、“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为此,苏俄实行
A. 废除农奴制
B. 新经济政策
C. 五年计划
D. 农业集体化
18、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早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其国际法依据有
A. 《全国工业复兴法》、《开罗宣言》 B. 《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
C. 《四月提纲》、《布列斯特和约》 D.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
19、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 一战
B. 二战
C. 太平洋战争
D. 冷战
20、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下列属于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的是( )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社会契约论 ④科学社会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21、(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B.二战重要转折性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2)据图指出:德国东侵苏联的进攻路线有什么特点?
22、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3、人类历史上,一些人遗臭万年,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他提出的著一些人流芳百世。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_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____________
(4)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者:_____________
24、爵士乐于___________世纪末___________世纪初在___________国南部发展起来。
25、万隆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________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6、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______成立。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
27、牛顿的三大成就天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29、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0、德国的分裂:
(1)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东德”。
(2)影响:欧洲_______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1、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治世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安定局面你为什么?
(3)唐朝时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5)上述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2、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3、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
34、15世纪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摘自自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如何开创"全球化"?对这两个国家活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全球化,在欧洲展开的军事和经济方面的争夺有哪些表现,美苏各举一例?
(3)第三阶段美国崛起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第四阶段“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这一时代开始于什么事件之后?未来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4)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发达国家为什么处于劣势主要原因是什么?
(5)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怎样面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