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 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D. 这里山清水秀,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上下联之间必须做到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B.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作“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D.《海底两万里》是奥地利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杨修之死》塑造了一个嫉才妒能的曹操形象。
B. 《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是一篇规范的立论文。
D. 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以书信形式劝慰、激励儿子不惧孤独,勇攀艺术高峰。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个人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必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B.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刻苦学习,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C.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D.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仙境。即使百花傍身,游者依然目不窥园,直奔大山深处。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画老年眉间的江心秋月白,颐养烟波钓叟的宁静与淡泊。
②一生,画少年眉间的梨花白,开满浪漫与踌躇;
③风霜为底色,时光打鬓,岁月摹眉,眉间好景致。还须人自己来画。
④画中年眉间的一树枫红,开满深沉与热烈;
⑤人生如戏,出戏入戏,戏的重彩便是画眉。
A. ③②④①⑤ B. ⑤③②④①
C. ③⑤②④① D. ⑤①③②④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歌以咏志(用)风正一帆悬(挂)
B. 乡书何处达(送到)老树昏鸦(傍晚)
C. 星汉灿烂(星星)海日生残夜(升起来)
D. 次北固山下(停宿)古道西风(秋风)
8、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燃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图,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 虽:即使 B.弗学 弗:仿佛
C.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反思 D.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甲)文中“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4】谈谈你从(乙)文中得到的启示。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④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⑤头梅。
(注)①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殊:实。④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⑤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
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格拉底关于天地只有三尺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年。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①人们一直在争论着,思考着,实践着。②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③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昂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④__________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连接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7)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诗人于睡梦中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选段中的“我”是谁?
13、筷子小传
施芳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商王封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于喻老》言;“昔者封为象著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封挥霍无度,大臣冀子为之恐惧。“封为象第” 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钢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樉”,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著”,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寂四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 ‘住’、讳‘翻’,以。著”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著”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时。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凤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 举匙必置著,举著必置匙。食巳,则置匙、著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随意上下翻拣。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1】下面关于“筷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筷子是传统的餐具,它最早被称为“樉”,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
B.“快儿”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由竹木制成,故称“筷子”。
C.筷子寓意成双成对,也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成为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D.现在我们使用的筷子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等。
【2】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一筷子,简洁明了,言简意赅,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B.第①段加点词“至少”说明了筷子使用的时间之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④段通过举朱熹《童蒙须知》的例子,让使用筷子很有讲究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D.本文按逻辑顺序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名字演变、文化意蕴、使用礼仪和种类。
【3】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种类。
14、学校开展ChatGPT科普活动,将在校科普长廊布置展板,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____________ 从原理上来讲,ChatGPT其实不是新事物,它背后的基础,是母公司OpenAI在几年前发布的自然语言模型GPT。Chat是聊天的意思,GPT,就是可以聊天的GPT。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简写,即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简单来说,它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通常是直接从互联网上抓来的),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接哪一个单词。就这样一个一个单词串起来,形成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这种预测的模式,其实跟我们大脑的学习和加工模式是非常相似的。因此,这是它能够更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 【2】ChatGPT有什么法律风险 据中国邮电报报道,ChatGPT的强大功能隐含不少法律风险。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事务部主任谢连杰接受采访时表示,ChatGPT对信息、数据来源无法进行事实核查,可能存在个人数据与商业秘密泄露和提供虚假信息两大隐患。 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其中包括大量的互联网用户自行输入的信息,因此当用户输入个人数据或商业秘密等信息时,ChatGPT可能将其纳入自身的语料库而产生泄露的风险。虽然ChatGPT承诺删除所有个人身份信息,但未说明删除方式,在其不能对信息与数据来源进行事实核查的情况下,这类信息仍然有泄露风险。他表示,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并不总是准确的。ChatGPT常常出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情况,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辨别真伪;也可能有不法分子恶意‘训练’人工智能,使其提供诈骗信息、钓鱼网站等内容,损害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
【3】ChatGPT能做什么 在ChatGPT的“原产地”美国,2023年1月,一项对1000名18岁以上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89%的受访学生会使用ChatGPT来完成家庭作业。ChatGPT的应用场景还包括:用来开发聊天机器人,也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2023年2月4日《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周三发表了一篇部分由AI撰写的演讲,成为第一位公开使用ChatGPT的世界领导人。2023年2月8日,微软宣布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搜索引擎“必应”(Bing)。新版“必应”可以轻松地切换到人工智能聊天模式;而新的Edge浏览器增加了人工智能功能,可以总结网页,并协助撰写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帖子。 | 【4】如何理性看待ChatGPT 一方面,我们不必过分夸大ChatGPT的威胁,因为从目前的训练结果来看,它仍需要通过访问数据库并在目标引导下才能进行文本生成工作,难以取代人类的思考,因此不必过度恐慌。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正确使用ChatGPT,_______。 |
【1】请你为展板【1】拟写标题,要求与后面三块展板的标题风格一致。
【2】展板【2】【3】的顺序应该互换,请你结合展板内容说明理由。
【3】请你根据展板【2】,为展板【4】补全内容。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人心里,都有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这朵花,或是蕴含深厚哲理的格言警句,或是沉淀文化精髓的唐诗宋词;或是苦痛时父母的一声关爱;或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或是坚忍不拔的毅力……
请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以“______,是我心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及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