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诗歌,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A.诗歌中加线的“喉咙”“的”“吹刮”“温柔”词性完全不同。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假设关系复句)
C.朗读“假如我是一只鸟”这一句时语速应稍慢一些。
D.“爱”“腐烂”的感情色彩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泰然处之,沉着应付。
B.我身处三峡的游船上,抬头仰望,只见重峦叠嶂,正如郦道元《三峡》中所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最近教育部发布“睡眠令”,明确规定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真是大快人心。
D.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对恶意挑拨中台关系的国家深恶痛绝。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①郑振锋先生的《燕子》,简洁流畅,脍炙人口。②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情有独钟,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③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这首词所描绘的美景被誉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④即便歇脚在电线上,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嘹亮悠杨的春曲。⑤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象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
A.“歌咏”是动词,“把”是介词,“吝惜笔墨”“精粹之作”是偏正短语。
B.“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象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燕子”。
C.“这首词所描绘的美景也被誉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这句话的语病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D.将选文画线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②③⑤④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开篇第一首即为《关雎》。
B.“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C.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D.“刺贪刺虐,高人一等;写鬼写妖,入木三分。”这话写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5、【文化长廊】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初中阶段,我们已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被他弃医从文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从内容上看,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从写法上看,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D.清明节,又称踏春节、三月节、祭祖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的习俗有祭祖、扫墓、喝雄黄酒、踏青等。
6、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面对《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初秋晨景图。
B.这首诗歌的主人公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C.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首诗歌营造了缥缈朦胧的意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树立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我国将重阳节设立为“老人节”。
B.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增长了约30%左右。
C.“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不仅积极落实具体方案,而且家长们都纷纷表示支持。
D.在开江的县城新宁镇,银杏从多年前就开始被广为栽植,繁盛至今,它见证了这座城市。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乙】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攲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洁的《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攲(qī):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_
③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下列对文章《小石潭记》的内容或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珮环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文章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若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往来翕忽,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斗折蛇行”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意 欲 捕 鸣 蝉
【2】请从炼字的角度任选两句诗进行赏析。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类似“脑残”“矮短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A)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
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煽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B)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
(摘自《文汇报》)
(1)材料中(A)(B)两个画线句中哪一个有语病?请选择并提出修改意见。
(2)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3)网络用语“yyds”(永远的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请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4)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11、理解型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用时间的悠长,空间的浩渺来写诗人孤独、愁闷情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3)《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相对生理结构合理的昆虫,它是多么奇特呀!它就像是蠕动的小肠。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能看见两种不同年龄的它,有一根手指粗的年长的幼虫,粉笔大小的是年幼的。此外,我还看见颜色深浅不同的它的和一些成虫的它,它们的成虫腹部呈鼓胀状,一旦天气转暖,它们就会从树干中出来,它在树干中要生活三四年,它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而又孤独的冈徒生活呢?它们在橡树树干内缓慢爬行,挖掘通道,把挖掘留下的木屑作为食物。
(1)这段文字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幼虫。
(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之美誉。
13、鱼的路
傅菲
①稀树草原的角马迁徙,阿拉斯加的鲑鱼洄游,喜马拉雅山脉的蓑羽鹤迁徙,是动物界的三篇悲壮史诗。角马的路在蹄下。鲑鱼的路在身子的扭动里。蓑羽鹤的路在翅膀的颤动中。
②每一条路,都不平坦。
③在水库里,在江河里,我们看见鱼在悠游,总觉得鱼活得自由自在,像隐居之人。第一次知道鱼活得艰难,是在信江茶亭水坝。
④水坝高20余米,用于蓄水、灌溉、发电。水坝边有水电站附属用房,开着一家小餐馆,以吃信江野生鱼为招牌,生意火爆。十余年前的四月,我去吃过一次。正是傍晚,夕阳欲坠,河风习习,我见几个村民扛着竹杈往对岸的泄洪口走去,竹杈上用麻绳挂着铁钩,说是到坝底下钩鱼,一个晚上可以钩上百斤呢。原来,鱼开始洄游了,往泄洪口跳,跳得筋疲力尽了,便会浮在水面。
⑤为什么不给鱼留一条水道,让鱼游上来产卵呢。开餐馆的人说,那是鱼道,建一条鱼道要好几百万元,谁舍得投入这么多钱?我说,怪不得信江里的鳜鱼和河鳗,几乎绝迹了,无法洄游就无法产卵。信江特有的鱼种,如莿耙鱼、白鳞上军鱼、信江鳗、汪公头,都难得一见了,这是否与无鱼道有关呢?不得而知。
⑥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叫鱼道。鱼类的上溯习性,如雨燕逆风而飞。真正见识鱼道,是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地处赣江中游峡江老县城巴邱镇。今年初夏,我被它的鱼道惊呆了。鱼道位于从上游而下的右岸,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鱼道按结构形式,分池式鱼道和槽式鱼道两类。峡江鱼道设计人员结合工程地形条件及下游水位变化范围大等特点,采取了“横隔板式”的竖缝式鱼道过鱼设施设计,既保证了春夏过鱼季节鱼类溯游繁衍的需要,又兼顾了其他季节的过鱼需要。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鱼道全长1600米,宽3米,总落差12米。
⑦站在坝底往上看,鱼道像鱼类的长城。每年四月,鄱阳湖的洄游鱼千里迢迢溯水而上,游过鱼道到赣江上游孵卵。
⑧水的路,就是鱼的路。水依河床流淌,河床会曲折蜿蜒,也会起伏跌宕。【甲】河床有多跌宕,鱼的路就有多艰险。站在鱼道边的观察台上,我又想起茶亭水坝的泄洪口。【乙】当时,我随钩鱼的村民去看鱼跳闸口。信江奔泻而下,哗哗水声震耳欲聋,喷出的水花有几十米远,水珠跳溅。【丙】坝底的岩石如刀削般嶙峋。十几斤重的草鱼迎着水花往上跳,被水冲刷下来,继续跳。有的鱼,落在岩石上,鱼身断裂。跳得筋疲力尽的鱼,浮在漩涡里,被村民用钩子钩走。鱼的路被切断,它的生命也行将终止。【丁】鱼在回家的路上,却有着赴死的决心。
⑨天空中若没有了鸟的路,还叫天空吗?江河中若没有了鱼的路,还叫江河吗?
⑩给鱼留下一条顺畅的路吧。江河不仅仅哺育麦子稻谷,野草杂木,还要养育和繁衍水中生灵。给鱼留有路,便是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江河的伦理,是在给生命布道。
(《光明日报》2018年08月24日15版)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任何生命的旅程,都是单向的,其残酷在于不可轮转。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章题为“鱼的路”,开篇却从“角马迁徙,鲑鱼洄游,蓑羽鹤迁徙”“动物界的三篇悲壮史诗”写起,有什么好处?
【3】“鱼道”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4】文章第⑦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试分析文章结尾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14、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最后,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中的“极”能删去吗?为什么?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丹麦学生进行的实验充分证明Wi-Fi信号会损害人体健康。
B. 种子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只是路由器散热所致,并不能证明Wi-Fi辐射的影响。 。
C. 导致靠近辐射源的树叶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这一变化都应是Wi-Fi辐射的结果。
D. 美国的研究者认为,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也是微乎其微的,完全不必大惊小怪。
15、 悄悄唤醒我
要求与提示: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2.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章不少于600字。3.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