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B.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2、把下列语句填入句中的空白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些科学家认为, , , , , , 。
(1)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2)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3)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4)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5)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6)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A. (5)(1)(6)(2)(3)(4) B. (3)(4)(2)(1)(6)(5)
C. (1)(6)(3)(4)(2)(5) D. (2)(3)(4)(5)(1)(6)
3、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
B. 因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人是先有思想,后有语言,思想要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作为语言表达工具的文字和思想感情必定有密切关系。
C. 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D. 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边城》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祖孙之间真挚的亲情、邻里之间互助的善良,表现了人性之大美。
B. 鲁迅的小说《端午节》的主人公是陈士成,他表面追求上进实则道貌岸然,作者借这一形象批判了一些知识分子自私狭隘、软弱妥协等弱点。
C. 《老人与海》的主题是丰富的,既赞美了人类在恶劣生存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之伟力的崇敬。
D. 《哈姆莱特》中,丹麦王后受到克劳迪斯的奸邪引诱,为“满足他的无耻兽欲”,参与了对自己丈夫的谋杀,作者对她虽然有怜悯,但同样有谴责。
E.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不进教堂,不信上帝,他的上帝就是金钱,除了钱他没有别的信仰,赚钱是他的全部乐趣之所在。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从哈瓦那的新城约走二十公里,就找到了哈瓦那老城的“小佛罗里达”酒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听着传统、欢快的恰恰恰音乐,恍若走进了海明威的多样人生。
①酒馆纵深很长,长方形的大厅与椭圆形的大厅相接
②虽近午夜时分,不少人仍举杯留连
③夜幕深沉,霓虹灯招牌闪烁,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爱的地方
④海明威最喜欢喝的德贵丽和莫希托酒至今犹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
⑤走进酒店的大堂,不时有海风穿堂而过,尔后又悄然散去
⑥看得出尽管光阴流转,酒馆却依旧保持着红色天鹅绒和黑色木头装饰的风格
A.③⑤⑥④①② B.⑤②④⑥③①
C.③⑤①⑥②④ D.⑤③⑥④①②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其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南宋初,因大将张俊所领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军”之名。然而,这些花腿军成了他的私仆。他役使这些花腿搬运花石,在杭州为他修盖太平楼。当时民谣道:“张家寨里没由来,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贪官污吏无耻,他们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其中,王黼尤为突出,他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于是,人们为他编了顺口溜:三千索,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以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官吏贪污,实同盗贼,有时,贪官为害甚至倍过于贼。
在西夏的反贪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民谣谚语。如对贪官污吏追逐升官发财、贪婪成性、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击道:“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户户紫衣不缫丝,人人为官莫敛财”!这其中,既有控诉,也有讽刺,还有劝善戒恶民谣;世上正事三件:“畜牧、耕作和商贩;天下坏事三件:骗盗、贪索和赌钱”。
(摘自王春瑜著 《简明中国反贪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初,大将张俊让“花腿军”做他的私人仆从,为他搬运花石,为他修楼盖屋。当时就有民谣揭露了他的无耻嘴脸与罪恶。
B.名将岳飞等人的为官之说,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后多成为宋人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中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C.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 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
D.宋朝贪官污吏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的宋真宗的《劝学诗》,虽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但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了。
B.两宋时期有大量的倡廉、颂廉、劝廉、守廉的民谣,这些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等良好愿望。
C.民谚“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抨击了西夏贪官污吏的贪图享受、贪婪成性、贪逐升官。
D.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宋时期,人们用民谣谚语赞颂清官廉政,谴责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黑暗,控诉贪污无耻,反映民众辛酸,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
B.同为民谣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与“何必为官去贪污”“宝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对待功利的态度却是矛盾的。
C.童贯、蔡京、朱勔、王黼等贪官污吏行径卑劣无耻,引得百姓切齿愤恨,百姓用民谚控诉、讽刺、抨击,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嘴脸。
D.两宋的民谣谚语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代表了民众的意志和情感,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表现了百姓的好恶与褒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勉励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这与《论语·泰伯篇》中曾子所言的“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2)荀子《劝学》通过反向事例“_______,______”,指出了心浮气躁的结果,突出了学习用心专一的重要性。
(3)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通过对“树叶”“木叶”“落叶”“落木”意象的比较,分析了“落木”这一意象的精妙。这一意象在学过的古诗词中曾出现过,如“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迎神赛会,歌舞作乐,忘却战败历史,与前面“烽火扬州路”惨状形成鲜明对照。
(2)韩愈在《师说》中对比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拜师求学的态度,前者“__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主客一番对话,二人最终皆忘怀得失,释然超脱,酣眠舟中至天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2)_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_________》)
(3)姜夔的《扬州慢》中用拟人的手法表达痛恨战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⑴《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缘由不传后世是因为:“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___,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____,自以为得其实。”
⑵《扬州慢》中的“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同样是面对万树凋零、江水流逝的景象,杜甫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内心的悲情,而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则用“____,____”表达了从繁忙公务中脱身后的快意。
⑶《伶官传序》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以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为例,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__________”,进而希望“_______,______”,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晓发公安①
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②亦不迟。
邻鸡野哭③如昨日,物色生态④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⑤已陈迹,药饵扶⑥吾随所之。
【注】①大历三年,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②明星:启明星。③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④物色:指物。生态:指人。⑤转眄[miǎn]:转眼。⑥扶:陪着;维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晓发公安之见闻感受,以人生感触为主线,景中融情,语言老到。
B.首联中的“击柝“明星”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便见得前此已饱闻。
C.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
D.第七句照应颈联,第八句照应颔联,形成尾联分别呼应颈联和颔联的结构。
【2】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尝监西京税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谓曰:“子有清识雅度,文约而理尽,卿相才也。”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海诸女乎?”
皇城逻卒吴清诬奏富民杀人,鞠治无状,有司须清辨,内侍主者不遣。尧俞言:“陛下惜清,恐不复闻外事矣。臣以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赏罚焉,则事之上闻者皆实,乃所以广视听也。纵而不问,则谗者肆行,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内侍李允恭、朱晦屈法任其子,赵继宠越次管当天章阁,蔡世宁掌内藏,而以珠私示内人。尧俞以为嬖宠恩幸过失,当防之于渐,悉劾之。
前宰相蔡确坐诗诽傍,贬新州,宰执、侍从以下,罢者七八人,御史府为之一空。尧俞曰:“确之党,其尤者固宜逐,其余可以一切置之。”且言:“以陛下盛德,而乃于此不能平?愿听之如蚊虻之过耳,无使有纤微之忤,以奸太和之气。事至,以无心应之,圣人所以养至诚而御遐福也。”.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无回隐,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初,自谏官补郡,众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马光尝谓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畏焉。”雍曰:“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B.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C.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D.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也指表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所取的与本名有意义关系的另一个名字,以表示其德行。
B. 未冠:尚未加冠。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未满二十岁则称为“未冠”。
C. 仁宗:中国古代王朝君主的尊号,此处指宋仁宗赵祯。
D. 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尧俞年少时很好学,许多人都十分赞赏他,认为他有卿相之才。
B. 傅尧俞清正廉明,皇城士兵吴清诬告他人杀人,他审讯后发觉不实,就要求有关官员请吴清过去解释。
C. 傅尧俞正直敢言,对内侍李允恭、朱晦、赵继宠等的违法行为都进行弹劾。
D. 傅尧俞为人忠厚,心无城府,在皇帝面前讨论政事时,没有一丝一毫的回避隐瞒。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②纵而不问,则谗者肆行,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还有人说:“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美国诗人朗费罗认为:“生命是真实的、诚挚的,坟墓并不是他的终结点。”……其实,生命如何,全在于你所面对的是怎样的生命,在于你怎样看待生命。
面对“生命”,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上面的材料,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