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萧云仙道:“小弟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前日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B.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C.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我们明天早晨定会驾临府上聆教。”便转身向方老先生恭维,陪着一路出车站。(《围城》)

    D.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承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红楼梦》第一回)

  • 2、贾府姐妹中,探春的父亲是

    A.贾赦 B.贾敬 C.贾政 D.贾珍

  •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拭了拭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 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 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遮盖了大地!”

  • 4、青年作者王俐平在一次座谈会上认识了《文学月刊》编辑李格非老师。王俐平为了投稿和请教方便,主动加了李格非老师的微信。某日,王俐平将自己的短篇小说用微信发送给李格非老师,微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李老师,奉上一篇小作,请您多加指教;如有可能发表在贵刊,将是我莫大的荣幸。李格非因为工作调动,不再担任该刊编辑,于是回复道:谢谢您的信任,很抱歉,我已调离编辑部。下面是几位同学替王俐平拟定回复李老师的微信,最恰当的一项是

    A.噢,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祝您在新的岗位顺利。

    B.太遗憾了!他们会为失去一位这么好的编辑而感到惭愧。

    C.那是巨大损失啊,您现在做什么?我马上加入您的队伍。

    D.这样啊,你应该在杂志上通告一下,免得我们以后误投。

  • 5、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放得辟谷术,别为堂于峰顶,尽日望云危坐。每山水暴涨,道路阻隔,粮糗乏绝,止食芋栗,性嗜酒,尝种秫自酿,每曰空山清寂,聊以养和,因号云溪醉侯。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值月夕或至宵分,自豹林抵州郭七十里,徒步与樵人往返。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所著《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人颇称之。

    A.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

    B.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

    C.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

    D.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独眼八爷

    田诗范

    虽说朱八爷只有一只眼,可那两条神腿在云盘山一带却是出了名的。

    云盘山是彝汉杂居的地方,地处川滇交界的白草岭北端,东临金沙江,称为不毛之地,其实这一带雨水丰沛,原始森林连绵几百里,狼、狐、蟒、豹时现形迹。

    自古以来,这一带山民多以撵麂子为趣,谁打到麂子都要全村分食。当然,猎人朱八爷坐庄的次数最多,那全亏了他一只眼两条腿。那一只眼瞄准时不须闭另一只眼,一举枪就是三点一线,因而总是百发百中,两条腿跑起来耳边生风,眨眼工夫,就能从麂子的屁股后几百步追到鹿子前。朱八爷还有一绝,一般动物被追急了,待人临近,突然掉头或左或右,猛地转弯,一下摆脱人的追击,而朱八爷总是料到猎物往哪边调头,一下抢在它的前面迎头一枪,从来没有跑脱了的,故当地老少都称他为“独眼神腿朱八爷”。

    其实朱八爷根本没到做爷的年龄,只是山里人风来雨去,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再加他性格老成持重,被山里人敬重为爷。提起瞎了的那只眼,都信朱八爷说是那夜走夜路,从坡上滑下被残枝戳瞎的。

    其实朱八爷自己明白,那年正逢十年一遇的大风雪。山风刮得正紧,半夜中风声如雷声隆隆而过,朱八爷正睡在火塘边发着高烧,忽听狗叫得紧,忙赶到生产队的羊圈,见一硕大的黑影叼走一只小羊,从绿萤萤的眼光判定,是只大狼,山民叫做“山猫狸”。他顾不得许多,操起柴刀就追。这“山猫狸”也不平常,追了好久总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是衔着羊的缘故,朱八爷在云盘山顶终于追上了它。那大狼放下羊,低着头,嘴里发出低沉的嚎叫声,然后一纵身跃到朱八爷面前,按平常动物攻击人前总有一个伏地一蹲再跃起的动作,不想这家伙把转身跃起两个动作合二为一,而朱八爷又追得太近,一时收不住脚,只觉左眼一红,一股热流溅出,同时也听大狼一声惨叫,接着连滚带爬的滚下山去,雪地上留下一只狼耳。

    因为朱八爷发着烧,一只眼换一只耳,朱八爷认为吃了亏。之后,朱八爷一有空总不停地摆弄那只老火枪,准备要它的命!可后来政府下了禁猎令,朱八爷那颗复仇的心也渐渐熄了火,绝了望。

    改革开放了,朱八爷在外地打了几年工,挣了一笔钱,回乡讨了媳妇,有了女儿蚕花。蚕花也五岁多了,朱八爷渐觉得腿有些不方便了,乡上照顾他当了护林员。这天,又是一个难逢的风雪天,朱八爷起身去巡山。这一带封山多年,附近几个林场也停伐转业,山林也茂盛多了,白皑能的雪压在马尾松上,真如《智取威虎山》上的林海雪原,他对着大山吼了一句:“北风吹,林涛呀吼.…”

    猛然,他鼻翼抽动了一下,只觉得松香中央着一股腥躁气。他急转身,脚下雪土一松,他顺着雪土滚到坡下,他想站起,可腿一软,一阵钻心的痛直刺大脑,他知道腿断了。“唉,我这老骨头真不中用!”他一抬头,额上渗出了冷汗。

    朱八爷看着那只大狼站在上风口,毛茸茸的,难道是它?可仔细一看,又有些不像,那毛稀稀拉拉,走路偏偏倒倒,原来那只狼是何等的威风啊!可再一看,那狼的头上的的确确少了一只耳朵,是它,它还活着!

    朱八爷热血直冲脑门,精神也亢奋起来,等了那么多年了,他端起了枪,瞄准。可他突然发现,那狼仰天一阵长嚎,一会身左身右竟跳出好多只狼的身影,他以为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再一看,确实是好多只狼,而且一直向他走来。放枪还来得及,可是他手有些抖。这一枪震弹打去,那老狼的狼子狼孙也许真要断了烟火。

    干嘛要这么残酷,不都是同生在这片山林中的吗?他想。

    那只老狼这时也发现了他。它虽然老了,可它仍认出了他,它脖子一扬,抖索精神向他冲来,那速度丝毫不减当年。

    朱八爷被迫举起了枪。正要放,猛然想起这只枪曾向那些违章进山打猎的人示过警,又猛地想起自己护林员的身份……

    就是这一迟疑,晚了。那老狼只一纵,用嘴咬住了枪管,偏头一甩,枪飞出老远,他望着老狼参差的狼牙,雪红的大嘴,他想:“完了!”他干脆闭上了眼。

    “爹—”他睁眼一看,一团红光从坡上滚下,直滚到他身边,是蚕花。

    那老狼也一惊,退到一边,当它看到是一位赤手空拳的小姑娘,竟上前用舌头舔着蚕花的大红棉袄,眼中复仇的眼光早已消失了,剩下一丝一丝与人类相同的母爱。这时,那狼群中钻出一只黑背小狼,它悠悠地钻到蚕花的棉袄下来取暖,只见蚕花抱起它,含着眼泪对着老狼说:“狼妈妈,天气冷了,你带着你的狼宝宝到我家去烤火好吗?我要和你的宝宝一起玩呢!”

    老狼舔了舔那小狼,小狼蹦蹦跳跳向前方跑去,还不时回头像在招呼蚕花,朱八爷看懂了老狼的意思,知道自己已不能走路,蚕花在这里也会冻死,叫一声:“跟它走,回去叫人来!”

    天亮的时候,蚕花和小狼带着村里人赶到时,见八爷正闭着眼睛在松枝堆中养神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三段,既设置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交代了“独眼神腿朱八爷”外号的由来,也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B.朱八爷的眼睛其实是被“山猫狸”弄瞎的,但为了能当上公家的护林员,他隐瞒打狼的事,编造了被树枝截瞎的谎言。

    C.作者在讲述朱八爷的故事时,采用了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其技艺高超、有责任感的形象。

    D.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在着力刻画老狼与朱八爷的矛盾纠缠的同时,时代的变迁、观念的转变,也在文中得到了体现。

    2小说以“独眼八爷”为题有什么好处?

    3关于小说结尾“狼救八爷”的情节,有人认为不合理,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态的画面、巨大的响声,描写了山壑之险要.

    (2)《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运用类似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荀子在《劝学)中以螃整作为反例,说它虽有“六跪”和“二螯”,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4)《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瘟神 (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本诗是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写下了两首七言律诗中的一首。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出新时代新中国的画面,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当前春光明媚的景象,表达了对中国六亿人民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

    B.颔联既是写景,又是抒情,“随心”“着意”两词,景中寓情,把景色的美好与作者的内心喜悦之情很自然地融在一起。

    C.颈联描绘了人民群众劈山治水、改造河山的雄伟壮阔的劳动场面,从而体现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具体内涵。

    D.尾联点明送瘟神的主题。称瘟神为君,用尊称,极富深意,表达了对瘟神的敬畏之情,给人一种战胜瘟神的庄严感,表现了毛泽东积极豪迈的情感。

    2本诗颔联是怎样描写新中国欣欣向荣,战胜瘟神的景象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有删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节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有删减)

    (注)①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②岩:险要。③雉:长度单位。④自及:自己赶上灾难。⑤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不知   与:结交,亲附

    B.因人之力而之,不仁   敝:损害

    C.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多次,屡次

    D.公闻其   期:期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亦有不利   虢叔死 B.微夫人力不及此   都城过百雉,国害也

    C.其无礼于晋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伐京 D.还也   公闻

    3下列各组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制,岩邑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郑伯克段于鄢   振之以威怒

    C.请京,使居之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姜氏欲之,焉辟害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4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注意伏笔和照应。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是“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历史上矛盾冲突严重,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B.乙文人物个性鲜明。如姜氏“请京”,可见其偏宠偏爱;共叔段“都城过百雉”,可见其妄自尊大;郑庄公对弟弟“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足见其老谋深算。

    C.甲乙两文均讲述了郑国如何化解政治危机:甲文危机来自国外,君臣之间放弃前嫌,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乙文危机来自内部,君主采取欲擒故纵、“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

    D.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婉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常常寥寥几笔,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姜 氏 何 厌 之 有 不 如 早 为 之 所 无 使 滋 蔓 蔓 难 图 也 蔓 草 犹 不 可除 况 君 之 宠 弟 乎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丰收。人们为“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春天”兴奋不已,但刘慈欣说:“除了我之外,别人都比我兴奋。”他感慨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正在加速衰落,中国的科幻文学其实与世界还差得很远。

    刘慈欣从小爱读《红楼梦》等名著,他的小说承袭了古典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法。他不愿住在大城市,认为大城市生活时尚丰富,会影响到自己对科学神秘感的探究和想象力的发挥,他和外界联系很少,认为相对封闭的环境可以沉淀心灵。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2015年8月23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