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在交流与合作基础上进行如下六个环节,①评估;②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③猜测与假设;④提出问题;⑤分析与论证;⑥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⑥⑤③②①
C.③④⑥①②⑤
D.④③②⑥⑤①
2、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B.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C.光屏上仍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D.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3、将10厘米高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通过凸透镜折射以后在光屏上成明亮清晰的像高15厘米,则物距的范围在(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大于2倍焦距
D.无法确定
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在打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以上物理量均不变
5、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0-3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6、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支2B铅笔约长18dm
B.小刚跑步速度72km/h
C.两个鸡蛋质量大约100g
D.1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大约1000g
7、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当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老师的眼睛和眼镜是( )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8、A、B两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甲。规格相同的瓶分别装A、B两种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时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盘液体的质量大
B.右盘液体的密度大
C.左盘瓶里装的是A液体
D.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
9、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C.地上的人影与杯中人影都是相同的“影”
D.地上的人影与杯中的人影是不同的,地上是“影”,而杯中是“像”
11、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空气、水、铁管
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
D.铁管、水、空气
12、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5m/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5m
13、如图,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
A.加油机
B.战斗机上的飞行员
C.地面上的房屋
D.加油机上的飞行员
14、霜降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15、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6、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环节
B.论证环节
C.实验环节
D.计划环节
17、一束光从玻璃垂直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18、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和蜂鸣器要实现报警,可以帮助盲人自信出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拐杖能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智能拐杖语音播报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把蜂鸣器改成震动器,这款拐杖可以在登月后使用,实现自动报警
D.蜂鸣报警发出的声音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19、如图沙画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各种造型,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沙画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0、下列光现象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猴子捞月
B.手影表演
C.海市蜃楼
D.以铜为镜
21、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变小了
B.变大了
C.变为零
D.不变
22、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托起一本八上物理课本需要的力约为3N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kg
D.重庆冬天的平均气温约为38℃
23、10月8日晚,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再次出现,“他”步履不停,由远及近,跑进杭州亚运会闭幕式的现场,来到主火炬塔旁,与观众“比心”互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主火炬塔为参照物,数字火炬手跑向主火炬塔时是运动的
B.以数字火炬手为参照物,数字火炬手跑向主火炬塔时现场的观众是运动的
C.数字火炬手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以主火炬塔为参照物,数字火炬手与观众“比心”互动时是静止的
24、下列装置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是( )
A.自行车尾灯
B.手机自拍
C.眼睛经放大镜成像
D.投影机放映电影
25、如图所示,在北方的冬天,一般要利用暖气供暖,将洗过的衣服放在暖气侧面烘干,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加快了___________的。
26、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 _____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此时相对于火箭,飞船是 _____的。(以上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7、龙龙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将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的观察仪圆筒可以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根据你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圆简的_______ (A/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物体时,得到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倒立”);
(3)将圆筒AB向后拉,则光屏上看到像的大小变___________。
28、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29、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个探究问题:
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是否有关
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材料是否有关
下表是他们根据探究问题将实验材料分组的情况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尼龙 | |||
尼龙 | |||
尼龙 | |||
镍合金 |
(1)如果选择上表中AB两组材料进行实验,则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选填或
)
(2)如果探究,实验中应控制______不变。(选填下列符号)
A.材料 B.长度 C.横截面积
30、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它的______变小,______变大,_____不变(填“质量”或“体积”或“密度”) .
31、如图甲所示的透镜属于________(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它常常用于矫正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图乙中,描述近视眼成因的是图________(选填“A”或“B”)。
32、如右上图所示,在广口瓶内放一个发声的电铃,瓶口塞上一个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当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时,你听到的音量会逐渐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每隔0.1 s记录一次水滴位置 ,水滴由A位置到C位置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做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4、如图所示是圆心为O半径为0.5m的光滑的半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重为120N的物体从圆弧槽顶端M处由静止释放,物体在水平面上从A滑行到B处停下来,测出s为2m,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是______,此时会发现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移动(向右/向左/不)。
36、根据如表所示的列车时刻表,计算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以及从曲阜东站到常州北站运行的平均速度.
某次列车的时刻表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km |
1 | 北京南 | ---- | 7:00 | 0 |
2 | 济南西 | 8:32 | 8:34 | 406 |
3 | 曲阜东 | 9:06 | 9:08 | 533 |
4 | 枣庄 | 9:31 | 9:33 | 627 |
5 | 南京南 | 11:01 | 11:03 | 1023 |
6 | 常州北 | 11:35 | 11:37 | 1153 |
7 | 无锡东 | 11:54 | 11:55 | 1210 |
8 | 上海虹桥 | 12:23 | ---- | 1318 |
37、某同学乘坐榆林一一西安K1316次列车(全程铁路约625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 榆林 | 绥德 | 延安 | 西安 |
到达时间 |
| 9∶24 | 12∶08 | 20∶20 |
发车时间 | 7∶50 | 9∶27 | 12∶16 |
|
(1)列车由榆林开往西安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假设该列车全长200m,中途以上述速度通过一条2300m长的隧道,则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38、如图甲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滑轮上所有绳子都是竖直的,绳子拉在小明的手上。小明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小明不拉绳子站立在水平面上的时候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小明通过该装置提起重为
的重物并保持杠杆水平静止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改变了
;将如图乙的底面积为
的柱形容器移动到重物正下方并让重物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再次改变了
。
求:(1)小明的质量;
(2)动滑轮的重力;
(3)容器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变化量。
39、光线AO斜射向空气与水的交界面,完成光路图。
40、画出图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41、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