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滁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不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

    B.倒车雷达

    C.医生用B超查病

    D.超声波清洗眼

  • 2、如图所示,“绳索攀爬”是消防员日常训练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某消防员的体重为G,若他从二楼竖直向上匀速攀爬到三楼的过程中受到绳子的摩擦力为f,则(       

    A.G可能小于f

    B.G一定小于f

    C.G可能等于f

    D.G一定等于f

  • 3、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做拿手家常菜”的家庭劳动作业,李明同学用手机录制了肉夹馍的制作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肉夹馍通过手机镜头成虚像

    C.肉夹馍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D.拍肉夹馍特写时,要把手机靠近肉夹馍一些

  • 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油比水轻,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密度变小

    D.为减轻质量,比赛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 5、如图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测物体的长

    B. 测铜丝直径

    C. 测硬币直径

    D. 测乒乓球直径

  • 6、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如图是小明正在植树的情景,他旁边小树的高度约为(       

    A.

    B.

    C.

    D.

  • 7、春节假期,小明到凤凰古城游玩时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取适量白糖放入勺中,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勺子底部,同时用搅棒轻轻搅动糖液,使其均匀受热,防止糊底变焦。待糖完全融化、颜色变黄后,根据设计好的图形和线条走向作画,作画的时候要注意绘制速度要快、各部件保持连接、注意填补空白、巧妙设计粘贴点。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 8、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往往蕴含了物理知识。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侧坐莓苔”时,“稚子”相对于正在走来的路人是静止的

    B.“草映身”是“路人”眼里发出的射向“稚子”的光被“草”挡住

    C.“遥招手”利用了光传递能量

    D.“怕得鱼惊”说明水可以传声

  • 9、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ρ

    B.ρρ=4∶1

    C.若m=m,则VV

    D.若V=5cm3,则m=10g

  • 10、如图所示是冰壶运动,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其在水平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最终均停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甲越来越慢,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B.冰壶甲和乙碰撞后最终静止,说明冰壶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只要有力作用在冰壶上,冰壶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冰壶甲在离开运动员的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

  • 1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并排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人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这两辆车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B.甲车可能向南运动,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向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不可能静止

  • 12、下列对教室里有关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广播播放“考试正式开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老师在室内讲话比操场上响亮,因为室内讲话声音的频率低

    C.打开教室门窗,加快空气流动,可减弱马路上的噪声

    D.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 13、小明用放大镜看物理书上的字,放大镜距离字11cm时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字,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m

    B.10cm

    C.11cm

    D.20cm

  • 14、某商场外墙悬挂着一条巨型条幅,从上到下写有“广州荔湾欢迎您”,在对面的观光电梯中,小昕对着条幅先后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则(  )

    A.小昕相对于条幅向下运动

    B.小昕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C.观光电梯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

    D.条幅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 15、乘客“刷脸”进动车站乘车,“刷脸”相当于给乘客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刷脸”的乘客是光源

    B.乘客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需远离“刷脸”机镜头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刷脸”的乘客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 16、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 17、据说,现在已经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其实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铁片

    B.玻璃

    C.真空带

    D.塑料

  • 18、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m/s

    B.12 m/s

    C.1.2 km/s

    D.1.2 dm/s

  • 19、在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

    A.   

    B.   

    C.   

    D.   

  • 20、下列光现象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猴子捞月

    B.手影表演

    C.海市蜃楼

    D.以铜为镜

  • 21、甲、乙两个音叉形状相同,分别标有“”和“”的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较(  )

    A.甲的响度小,音调低

    B.乙的响度大,音调高

    C.甲的振幅大,音调一样高

    D.甲、乙响度一样,乙的音调高

  • 22、如图所示是用手拉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墙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的重力

  • 23、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可以放在冷水中,让水银柱下降

    B.它的分度值是0.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

  • 24、《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如图甲所示,用竖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除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以外还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______

    (3)若将两个实验都移到月球上去做,则:______;(选填字母)

    A.甲,乙都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B.甲乙都看不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C.甲能看到,乙看不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D.甲看不到,乙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 26、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原理来测量重力大小。为了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小明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的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7、小明有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后将看到两支温度计示数______(相同/不同),水银柱上升的高度______(相同、内径细的升得高、内径粗的升得高)。

  • 28、水的密度为___kg/m3,其单位读作______。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将一杯质量200g的水喝掉一半,杯中剩余水的密度是______  g/cm3

  • 29、1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小红同学对同一物体四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5.3 mm25.2 mm27.2 mm25.3 m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图2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 s

  • 30、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____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________眼.

  • 3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温度计。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

  • 32、写出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理知识:(选填“光的直线传播”或“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或“光的色散”)

    (1)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______

    (2)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______

    (3)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______

    (4)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______

    (5)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______

    (6)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______

    (7)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______

    (8)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浅______

  • 33、单位换算:1.25m= cm 1h10min= s 108km/h= m/s

     

  • 34、如图所示,是小桂利用体温计测得某病人的体温为 _____℃;紧接着他用酒精消毒后,马上给另一位病人测量。这样的操作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 37、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形,此地距目的地还有180km.如果保持此时的速度不变,该汽车到达上海还需要2小时15分,试求该车此时的速度.

  • 38、小明家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聪明好学的他阅读了使用手册,其中部分资料如下:

    (a)车辆部分参数:排量1.5L,整车质量1.8t,每只轮胎着地面积约为0.015m2

    (b)胎压,严格意义上指的是轮胎内部空气的压强,胎压是汽车载荷能力的标志,是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GBT2978﹣2008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标准型轮胎胎压为:2.4﹣2.5bar(bar压强单位,1bar=100KPa),胎压手季节性因素影响,冬季可适当提高,夏季应适当降低.

    (c)轮胎气嘴(如图1),其结构原理图(如图2)根据以上资料,请你帮助小明计算:(g=10N/kg).

    (1)小汽车(空车)所受重力;

    (2)小汽车(空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明想通过顶开金属柱为轮胎放气以达到降低胎压的目的.已知自家小汽车某轮胎气压为Pbar,气嘴中圆形气孔半径为rcm,假设大气压为P0Pa,请用题中已知量表示:小明至少需要用多大的力才能顶开金属柱?(忽略其他因素影响).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在图中画出球受到力的示意图。

  • 40、根椐图中给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 4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