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少雨季节容易形成干早,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
2、下图是“我国1960年-204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80年
B.2005年
C.2015年
D.2045年
【2】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3、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时间差异,表现在( )
A.季节不同
B.欢度春节的时间不同
C.日期不同
D.每天放学时间不同
4、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和华北
B.东北和西北
C.华北和西北
D.西南和西北
5、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
A. 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B. 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 曾母暗沙 D.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6、2022年9月14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2022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
A.
B.
C.
D.
7、形成我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
B.各地地势高低不同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夏季风活动异常
8、下列地区中,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 D. 海南岛
9、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国际护士节,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中的位置(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10、下列有关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
B.呈阶梯状分布
C.地势西高东低
D.呈“网格”状分布
11、在一节地理课上,教师展示了一幅中国专题地图,并说明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随机分布
D.与纬线平行
【2】托克逊和火烧察年降水量差距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3】图中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和( )
A.珠江一南岭一线相吻合
B.巫山一长江一线相吻合
C.大兴安岭一阴山一线相吻合
D.秦岭一准河一线相吻合
12、下列均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日本、印度、蒙古 B.朝鲜、韩国、菲律宾
C.缅甸、越南、马来西亚 D.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
13、结合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价格和运输距离的关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水运价格最低
B.从杭州到上海去工作,宜选择航空运输
C.从新疆运输大宗棉花到郑州,选择P运输方式
D.目前青藏高原上的运输方式以Q方式为主
14、“20世纪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为水而战”描述的是( )
A.东南亚地区
B.西欧地区
C.中东地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5、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壮族
D.汉族
16、句容所在的干湿区是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1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典型民居是( )
A.竹楼
B.茅草屋
C.蒙古包
D.高架屋
18、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五带的形成
19、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20、泼水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节日
A.傣族 B.苗族 C.回族 D.汉族
21、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2、我国西部牧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有内蒙古的 牧场和新疆的 牧场。
23、我国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是____.最低的是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
24、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________政策;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实行________政策。
25、我国的三大平原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平原。
26、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地区。
27、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___________沿海和__________沿岸两大工业地带。
28、填空题。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3)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_省。
(4)四大盆地中,位于我国第一阶梯的盆地是___________。
(5)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__,位于________省境内。
(6)_____________ 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7)从_________至________的铁路称为兰新线。
29、我国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0、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其分布特点是什么?____。
(2)____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
①靠近消费市场②靠近煤矿
③靠近铁矿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答两点)____。
(5)2006年3月,②工业基地钢铁工业的冶炼部分从北京迁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此举对北京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钢铁工业的科研中心仍留在北京,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
(6)四大工业基地中,与③工业基地相比,④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_____
A.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3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___;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
(2)图中③表示的河流是____;河流④上游水能丰富,被誉为“____”。
(3)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____;图中⑧表示我国的____(海洋)
(4)图中⑨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是( )
A.越南
B.俄罗斯
C.韩国
D.日本
(5)我国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____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____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____西岸。
33、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填出字母表示的少数民族名称。(如A:土家族)E____F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____和____;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等边疆地区。
(3)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
3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图1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图2为甲工业基地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
(2)图2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_____ (填“轻”或“重”)工业基地,该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最突出的有利条件是_____。
(3)乙、丙工业基地分别有我国重要的两座城市,_____铁路是连接两座城市的纽带。
(4)丙工业基地的名称是_____,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与其他工业基地相比,丁工业基地发展的特有优势条件是(_____)
A.交通便利 B.工业基础雄厚
C.毗邻港澳,多侨乡 D.劳动力丰富
35、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发源于 高原,最后流入 海。
(2)____________为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它位于江西省境内,该省位于我国地势 的第 级阶梯上。
(3)A处是 水电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 中在 游河段。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