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初,王国保留较大置吏权,“擅杀生”,可不用汉法;文帝初年,王国两千石官员及其以上统一改由中央任命,用汉法;及至景帝,“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从而使诸侯王基本丧失了治民权;武帝以后,进一步剥夺了诸侯王的全部置吏权。由此可知,西汉(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君相矛盾有所缓和
D.朝廷选官制度剧变
2、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
A.出现阶级分化
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
C.萌生出私有制
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3、近代以来,棉花产业分布由如图转变为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殖民的拓展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工业革命的开展
4、秦汉廷议制度规定,皇帝下诏廷议的议题和参会官员范围,然后集议,议毕由皇帝裁断。若委托大臣主持,则由负责官员将所议结果写成书面文件,向皇帝汇报。上述规定( )
A.减少了决策失误
B.凸显了决策程序
C.防止了君主专断
D.强化了中央集权
5、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备注:逻些指现在的拉萨)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6、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 )
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完善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
D.利于商民对西周的认同
7、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以立法形式,首次肯定了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该土地政策旨在(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联合资产阶级消灭军阀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考古学家在西亚黎巴嫩毕布鲁斯废墟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古埃及国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经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这反映出( )
A.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特性
B.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性
C.区域性交流推动文明进步
D.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
9、《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说明辽朝
A.建立因俗而治的体制
B.实行民族等级政策
C.分割相权以加强君权
D.强化南北分裂局面
10、商鞅两次颁布“分户令”,明确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规定( )
A.推动了农业庄园式劳作方式的形成
B.打击了贵族阶层特权
C.促进了农业家庭式劳动方式的发展
D.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11、198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门针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提出了若干条界限,包括:不干涉穿衣打扮,不用“奇装异服”一词;对抒情歌曲及轻音乐,得须经过批准方能禁止;绘画、雕塑方面,不禁止表现人体美的作品;生理卫生课不是精神污染。这些要求体现了( )
A.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B.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C.思想解放工作任重道远
D.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碰撞
1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13、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终结
C.宣告了中华民国建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4、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15、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但其实这一时期清朝也初显了统治危机,表现在( )
A.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
B.倭寇危害严重
C.白莲教起义屡屡发生
D.鸦片战争爆发
16、史学家在讨论南宋初年的一次和议时说:“如果在敌强我弱,或弱强相当的形势下,为争取喘息时间,与敌人作些妥协,以为后图,亦未尝不可……(和议)给南宋带来的严重后果当然不难想象,但是它使大规模的战争得以停息,为南宋政权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报仇复国赢得了时间。”对这次和议解读错误的是( )
A.是南宋与金的和议
B.发生在宋徽宗在位时期
C.南宋每年缴纳“岁贡”
D.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17、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这说明( )
A.文艺复兴理念得到各阶层认可
B.先进文化的兴起取决于城市发展
C.意大利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
18、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A.起源最早
B.世界领先
C.独一无二
D.多元一体
19、1968年11月17日,毛泽东指出:美国要顾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处利益,“处境相当困难”,“是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太大了”。他仔细阅读美国新当选总统尼克松的文章和竞选材料,还请周恩来等人阅读这些材料,并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据此可知( )
A.中美敌对关系有所改善
B.第三世界与中国外交利益趋同
C.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走向
D.美国总统已阐明对华外交政策
20、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C.反对君主制
D.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21、16世纪以来,疾病随着人口的迁徙加速了在全球的传播,仅美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对这一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
A.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劳动力的减少促进了黑奴贸易
C.殖民扩张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
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人口减少
22、1982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根据国务院决定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内容包括:经营方式开放;管理权限下放;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流通体制,建立多渠道开放型流通体制。这些措施(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B.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C.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
D.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
23、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这一变化( )
A.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
C.说明美元仍旧处于强势地位
D.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维系
24、下图是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该现象的出现( )
A.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推动了全球整体联系的加强
D.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25、近代思想与社会的变迁
根据提示,完成“15-20世纪的世界历史演变”时间轴
26、全球劳动力市场
(1)形成背景:在经济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流动表现
时间 | 流出地 | 流入地 |
二战后 |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 |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 亚洲、非洲 | 中东产油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
20世纪90年代 | 东欧国家 | 西欧、北美 |
(3)趋势: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27、参加日内瓦会议
(1)________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会议。
(2)________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
28、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撰写了《________》,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他还在《________》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29、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中央:
①确立________: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________的________地位。
②实行________。三公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2)地方:
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________。郡、县行政机构的官员由________考核。县(道)以下设________、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30、意义
(1)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2)动力机的采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1、法国的政治制度: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议会________。
32、概况
(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________第一枪。
(2)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________,推________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________个省和________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33、________年,元军击败________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_______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
3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按照“________”方针,先后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中国按照“________”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35、三国至唐时期的书法具体表现是什么?(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整理)
36、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意义?
37、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否会影响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38、隋朝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概况如何?
39、材料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如何理解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其利弊如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