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清代以来,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包谷(玉米)“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以致“生齿日繁”。上述现象说明外来物种的传入(     

    A.改变了国人的饮食习惯

    B.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C.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D.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增长

  • 2、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某原始人墓葬群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私人陪葬品,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据此判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 3、春秋时期,晋国的魏绛认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孔子提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反映出当时的知识阶层(     

    A.推崇德政的时政方针

    B.消极看待社会发展前景

    C.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

    D.革故鼎新成为普遍认同

  • 4、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秦汉的“道”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

    B.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

    D.发展为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 5、据《春秋繁露》记载,君主“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若“逆天”,自然界就会出现诸如日蚀、地震等灾异。这一主张

    A.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B.体现了道家的治国理念

    C.彰显了儒家的治国思想

    D.消弭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 6、把握核心词语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与“藏传佛教高僧”“拼音符号”“译写一切文字”等核心词语相关联的古代文字是(     

    A.西夏文字

    B.契丹小字

    C.八思巴文字

    D.女真文字

  • 7、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

    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

  • 8、《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 9、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

    A.皇权走向了衰落

    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出现“垂帘听政”

    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

  • 10、上海市于1986年选出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正式批准了1家企业为股份制试点企业,并于1987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股票。形成了国家股占74.5%、单位股(指“公司”以外企事业法人单位认购的股份)占1%和先后三次发行的个人股共占24.5%的多元股权结构。这一做法(       

    A.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深化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标志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

  • 11、1898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     

    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 12、如图是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各经济成份所占比重图。引起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八字方针”的提出

    C.改革开放的推进

    D.“一国两制”的实践

  • 13、“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皇帝为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表明;与英国相比,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A.存在缺陷并亟需完善

    B.继承了普鲁士的历史传统

    C.符合本国的现实国情

    D.带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 14、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土城,东西长约2890米,南北长约3200米;曲阜鲁围故都城址,东西长约3500米,南北长约2500米;新郑郑韩故都城址,东西最长5000米,南北最长4500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址,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约4000米。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D.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 15、下图是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据此判断下列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B.雅典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C.外邦人和自由民都有权利参加公民大会

    D.雅典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

  • 16、“古代中国通过这种考试制度,所有贤能的人都给招募到小心地保持考试制度纯洁性的政府中来,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最贫穷的人,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下列对“考试制度”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

    B.隋唐时期形成和完善

    C.两宋时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明清时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 17、下列口号或主张,属于《海国图志》主旨思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18、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出现

    B.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C.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 19、在中世纪的英国, 国王单独向每一位重要的封臣发出召集议会的令状,封臣以个人身份出席议会。国王向各地郡守和城守发出集体召令,骑士与市民分别以郡和城市代表的身份出席议会。这反映出(     

    A.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B.国王统治基础薄弱

    C.王权有限原则确立

    D.政府管理能力低下

  • 20、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治理

    B.苏美尔人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发展需要王权专制

    D.水利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 21、将东方的香料、宝石、丝绸、象牙制品等通过海船运回欧洲,获利超过航行费用的60倍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业由1894年的10%(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下同)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据此可知(     

    A.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运输业能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C.欧美列强忙于一战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已完全让位于资本输出

  • 23、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宣布满洲政府罪状檄》,揭露清政府借辫子来残杀民众的血腥行为。即使仍处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也自愿剪掉辫子,“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剪辫时,还“鸣放爆竹”、“办酒宴”。这反映了当时

    A.新政权强化民族意识和认同

    B.日本暴行激起台湾民众不满

    C.南京临时政府推动习俗变革

    D.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24、对比17世纪与19世纪中期欧洲男装的变化,这主要源于(     

    17世纪男装

    19世纪中期男装

    宽檐帽

    窄边帽

    戴假发

    留短发

    羽毛披风斗篷

    燕尾服

    佩剑

    手杖

    高跟皮鞋

    低跟皮鞋

    A.科技进步

    B.思想解放

    C.工业革命

    D.流行风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甲骨文: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商人刻写在________________上的占卜记录,证实了文献中有关________的历史记载。

  • 26、西欧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表现

    (1)以_______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①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②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______生活。

    A.基督教文化的载体:《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B.神学家的作用: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发展出_____哲学,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C.神学家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圣经》对西欧文学艺术有重要的影响。

    (2)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_____时代和_______时期的社会生活。

    (3)科技:少有成就。

  • 27、古印度文化的特点:

    ①深受____制度的影响;

    ②以____为中心;

    ③以诗代史;

    ④具有多样性、包容性、辐射性。

  • 28、总体历程: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________的过程。

  •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报告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30、代表人物

    (1)贝多芬

    ①国别:________音乐大师,有“________”之称。

    ②作品特点:洋溢着____________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③代表作:九部交响曲(如《____________》《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④评价:把____________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____________的先河。

    (2)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3)莫扎特:被称为“______________”。

     

  • 3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其中,______________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 32、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________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________

  • 33、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_________,南方的徽派民居、____________等。

  • 34、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

    (1)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____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____的监管。

    (2)拉丁美洲各国过于依赖____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3)非洲是发展____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和主张是什么?(从儒、道、墨和法等整理)

  • 36、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

  • 37、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有何共同点?其原因和表现如何?

  • 38、南方经济开发

    (1)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2)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如何?(从农业和手工业思想)

    (3)南方经济开发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 39、简要叙述洋务运动过程并作出评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