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后期,北魏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
A.缓和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
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2、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的“尹”甚至可以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
A.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3、唐代科举考试,考生考前常把作品送给达官贵人乃至主考官员,受到赏识的考生更有机会被录取。宋代发展出弥封(糊名)、誊录等办法,欧阳修称之为“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这表明宋朝科举( )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录取难度逐渐变大
C.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D.选才更加公平公正
4、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
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
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5、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设之初,在这一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兴建了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农田灌溉和运输等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
A.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B.精耕细作农业特征已出现
C.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D.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6、它“一方面将自己的支点建立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学的“致用”基础上, 一方面将另一个支点奠基在西学的“实用”价值上”。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东南互保
7、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说:“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它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它”指的是( )
A.1982年宪法
B.改革开放
C.一化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马克思主要对两个层面的问题不满。一个是哲学层面的唯心主义哲学,另一个是现实层面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解决这两个层面的问题,马克思分别提出了( )
A.唯物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B.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C.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理论和浪漫主义学说
9、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
学派 | 主张 |
儒家 |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
墨家 | 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
道家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法家 | 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 |
A.构建官僚政治且
B.变革选官制度
C.加强中央集权
D.重建政治秩序
10、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11、下表是《明会典》中记载的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的交易情况(单位:斤)。表中现象的出现基于( )
货物名称 | 苏木 | 胡椒 | 乌木 | 檀香 |
规定价格 | 500文 | 3贯 | 500文 | 500文 |
与琉球贸易价格 | 10贯 | 30贯 | —— | — |
与暹罗贸易价格 | 5贯 | 25贯 | 40贯 | 10贯 |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 | 20贯 | 40贯 | 10贯 | — |
A.官方对外贸易的政治性
B.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国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2、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 )
A.蛮夷之国成为天下共主
B.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
C.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
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13、在古罗马共和国,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制的元老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运作和一切对外事宜。这表明罗马共和国( )
A.是古典民主政治的典范
B.实质是君主的独裁统治
C.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具有贵族寡头政治色彩
14、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15、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推名 | 1860年 | 1870年 | 1890年 | 1900年 |
1 | 英国 | 英国 | 美国 | 美国 |
2 | 法国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3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4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法国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落
B.开展工业革命的先后决定了其排名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16、沪菜是江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以品沪菜为时尚,随后,沪菜进一步向东亚、东南亚、欧美国家进军。沪菜的流行( )
A.反映出各地饮食差异的缩小
B.表明上海经济影响力的增强
C.证明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互鉴
D.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7、《管子》记载:“良田不在战士(不赏给战士),三年而兵弱”“甲兵(军事)之本,必先于田宅(农业生产)”。这些主张( )
A.适应了兼并战争需要
B.不利于小农经济成长
C.有利于缓和土地兼并
D.标志土地私有制确立
18、据统计,从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到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全国约有312个“党”“会”之类的政治性团体,这些团体多以“拥护共和”“建设共和”“促进共和”“巩固民国基础”为目标,平均每28个党共用一个主张。由此可知,此时期中国( )
A.政党政治走向成熟
B.袁世凯政权被孤立
C.共和思想得到弘扬
D.民众参政热情提高
19、以下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演变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45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
1980年 | 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 |
2010年 | 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成员 |
2016年 |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
A.该组织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
B.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C.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组织拥有支配权
D.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不断提高
20、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
A.首相拥有立法权
B.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C.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D.议会丧失中心地位
21、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中描写道:“久之日暮,鼓声四动。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史载,唐玄崇的五弟季隆业也曾因夜间违反宵禁制度而受到惩罚。据此可知,唐代( )
A.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严格限制贵族阶层特权
C.政府对城市管控严格
D.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22、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整顿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充实基层,这些措施( )
A.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B.有力支授了前线百团大战
C.有利于克服根据地的困难
D.践行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23、对如表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生产总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炭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2 |
①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推进 ②合理工业结构的良性循环
③经济危机的历史机遇 ④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4、下图所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初,三类城市产业工人占比(左)和现代工业产值占比(右)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注:1代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六大沿海通商口岸,2代表南京、汉口、重庆三大沿江通商口岸,3 代表其他城市。
A.列强经济侵略开始向内地渗透
B.国内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
C.中国的工人运动总体规模不大
D.内地机器制造业进步明显
25、程朱理学:
1)二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平:北宋时期湖北黄陂人;
(2)地位:学说也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3)著作:《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
(4)思想:___________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
(1)生平: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2)地位: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3)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4)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___________;
26、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废旧布新,改用________颁布_______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革除________,接受________的新习俗、新风尚
27、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四次大会战
(1)淞沪会战
①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________。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
②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了日军“________”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2)太原会战
①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________
②忻口会战历时1个多月,是抗战初期________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3)徐州会战
①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北两端沿________夹击徐州。1938年,国民政府调集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
②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
①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________》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________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与此同时,南部重镇________也被日军占领。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8、江南的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为躲避战乱而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_______ ,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业、陶瓷、________ 、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删去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29、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重要成果
(1)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的方针。
(2)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调整很快取得重要成果。
(3)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30、元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________,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___进行管理。
3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
(1)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____的重要思想武器。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____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____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32、民族工业:国民政府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开展抵制洋货提高国货的运动,为________发展创造了机遇。此时期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时,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33、丰富和发展
(1)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______转移到______
1949年《____________》发表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
(2)新中国成立后:
①1953年,提出_______________,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
②1956年中共_______,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报告中,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34、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林则徐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________》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
(2)________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________》一书
A.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________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B.魏源在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
(3)福建布政使________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
A.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________》一书
B.《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________著作。
35、马克思主义诞生意义是什么?
36、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概括宋词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
38、结合当时美国的形势,思考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9、百团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