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鸡是原产于美洲的禽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它带回了欧洲,圈养在公园里作观赏禽鸟,称为珍珠鸡。之后,英国移民把欧洲饲养的火鸡品种引进北美地区。与火鸡这一物种的交流经历类似的农作物是( )
A.番茄
B.玉米
C.马铃薯
D.葡萄
2、如表为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据表中信息分析,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直隶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唐朝 | 32 | 11 | 32 | 24 | 18 | 44 | 20 | 29 |
北宋时期 | 12 | 7 | 25 | 20 | 43 | 86 | 18 | 45 |
南宋时期 | 4 | 2 | 14 | 4 | 73 | 185 | 36 | 63 |
(注:此表根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整理。)
A.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
B.国家政局的变动
C.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D.程朱理学的推动
3、《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A.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B.长途大额贸易和海外贸易频繁
C.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的城市
4、1871年4月,巴黎公社颁布法令,规定“凡尔赛议会议员及帝国的走狗”和反动政府走狗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这一法令的颁布意在( )
A.打破凡尔赛体系束缚
B.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
C.建立政权的经济基础
D.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
5、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 国公司在想什么》 《“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深刻洞察,引发很大社会反响( )
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
B.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C.国企改革带来就业观念变化
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
6、东汉崔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崔作《四巡颂》”。《四巡颂》讴歌了肃宗巡猎途中追思先贤,祭祀四岳,并一路进行助农、尊老、轻刑、减赋等措施。这体现了( )
A.儒士理想与国家治理吻合
B.政治和意识形态变动
C.专制皇权的政治威望强化
D.“天人合一”的天命观
7、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中,住所和贮藏坑大多是分立的,用于存放东西的灰坑处于住所之外;而在后期,贮藏室往往置于卧室的内侧或下方,得到严密的保护。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天下为公
B.父权至上
C.货力为己
D.宗法形成
8、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 )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
9、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律体系是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分为公法和私法两部分;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注重程序“诉讼中心主义”。这两大法律体系都( )
A.以习惯法为基础
B.突出司法独立和法官作用
C.注重成文法作用
D.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10、洪秀全幻想着“番第”(列强)为上帝出力,但“番第”却用大炮回报了他。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方打击清军、压迫清廷;同时在南方协同清军与太平军作战。事实表明( )
A.中国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一贯镇压中国民主革命
C.利益是列强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
D.传播基督教是列强侵略借口
1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被不断地传诵复制,更被拍成电影。但学者查遍资料档案,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
A.这句话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仍具有史料价值
B.宁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文艺影视作品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有意义
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父亲以盖章文书形式将土地、房屋赠给其所喜爱的继承人。父亲死后,兄弟分割遗产时,该子应先取得其父所赠之财产,然后参与均分所剩遗产。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尊重了财产所有人的意志
B.消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C.弱化了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D.明确了各个家庭成员的义务
13、如图两幅图片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一恩·阿耶洞穴的壁画。它们反映了(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
C.部分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D.原始人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14、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英国不断为参战国提供枪支弹药等军需用品,以商品为载体,英镑被裹挟其中,慢慢向世界各国渗透。因此,有学者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据此可知,拿破仑战争助推了(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崩溃
B.英格兰银行的创立
C.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15、1847年12月,香港《中国邮报》社论指出:“为了要给外国制造品找到主顾,那就必须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并且五口通商方法直至现今为止,还是依靠少数经纪人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该社论反映了当时( )
A.五口通商改变中国外贸布局
B.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
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16、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上海讲演时倡导:学生自主自治,注重平民教育,实行社会服务,遭到不少教师和官员的消极抵制。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长沙讲演时认为:改革中国政治最好是采用苏俄方法,不宜用西洋民主政治,一时大受欢迎。两人演讲的遭际不同,原因不包括
A.杜威学生自治的主张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B.罗素的演讲契合了当时中国的思想传播趋势
C.中国外交失败使国人对西方的民主深感失望
D.国人尚未意识到平民教育是救国的当务之急
17、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会议( )
A.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宣言
B.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基本经验
C.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标志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8、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如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这可以佐证( )
A.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依然兴盛
B.拜占庭帝国与中国有商业贸易
C.中国的瓷器茶叶大量输出欧洲
D.拜占庭帝国金币通行中国各地
19、下面是东汉末至十六国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民族交融逐步加深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③人口的变迁源于门阀士族的壮大④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下列方框内的措施或内容反映了( )
※迁都洛阳 ※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统一说汉话 ※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
A.秦国商鞅变法
B.北宋王安石变法
C.东汉光武中兴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1、一位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在研究某一主题时去图书馆翻阅如图中的经典著作,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思想解放的潮流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反帝反封建运动
22、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其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伦敦坐火车“一行五十辆,以铁环联之,第一车系蓄火机”
D.在伯明翰和随从人员环游,街道上“电灯通明”
23、清政府曾规定,千文制钱合银1两,故银1两兑换钱超过1000钱即被称为“银贵钱贱”,反之则为“银贱钱贵”。据此判断,图中1790年之后银钱比价走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 )
A.康乾时期推行的赋税变革
B.鸦片输入引发的白银外流
C.闭关锁国导致的贸易逆差
D.中外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
24、隋炀帝的各项举措中,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是
A.设置义仓
B.征伐高丽
C.兴建洛阳城
D.开通大运河
25、1688年,_________,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颁布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国王的权力收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______到________,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6、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法西斯主义以极端________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________,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________,争霸世界。面对________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________寻找出路。
(2)过程
①在亚洲,世界________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________,声称“________是日本的生命线”,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________,最终征服________。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________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________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②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对________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________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________。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________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________。1938年,德国吞并________,并对________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________政策,与德意签订《________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________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27、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
(1)原因: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2)古代著名的人工道路
国别 | 陆路交通 | |
罗马帝国 | 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____”的盛况 | |
古代中国 | 秦朝 | 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____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
汉朝 | 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 |
唐代 | 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____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 |
元朝 | 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____,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
28、春秋时期
(1)齐国________________改革: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
(2)鲁国的改革:鲁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履亩而税”。
29、2020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A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口 ;B处以东的地区古称 ;C处以西是 国家;D处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
(2)西汉时期,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3)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明朝时期,经过郑和下西洋的开拓,最远可到达 和
。
30、艺术
(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_,不拘法度。
(2)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而注重________和笔墨情趣。
31、代表作: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_____》,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
32、遵义会议
(1)_______年_______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_______。
(2)中共中央在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_______和_______问题。
(3)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4)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_______负总责,并成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
33、苏格拉底思想内容包括_______是万物的尺度、_______即知识、善是人_______、_______使人认识自己内在灵魂。
34、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 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35、村落的含义、分布、构成和影响是怎样的?
36、中国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怎样的?
37、古希腊最著名城邦有哪两个?分别实行何种政治?谁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主人?
38、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
西欧封建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有学者认为,没有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的西方,今天的西方世界也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问题
(1)按示例填写下表中标有代码的空格。
分类 | 封建制度形成(6—11世纪) | 封建制度嬗变(11—14世纪) | 封建制度解体(15—16世纪) |
政治上 | 封建等级制 | ① | 君主专制 |
经济上 | ② | 城市自治 | 资本主义萌芽 |
文化上 | 基督教神学 | 近代大学兴起 | ③ |
(2)你如何理解“没有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的西方”?
39、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你认为这一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