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驻马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北京人和元谋人的生活中无法看到的场景是(     

    A.从事采集和渔猎

    B.过着群居生活

    C.掌握缫丝技术

    D.已经学会用火

  • 2、《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蕃汉分治”的制度安排根源于(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C.统治者有意排斥汉地封建制

    D.南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迥异

  • 3、抗战时期,从事“有意义之史学”的著述者有相当一批人。史学界在这期间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异族入侵的特殊时期。该现象(     

    A.体现历史学者的宏阔视野

    B.反映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C.揭示抗战精神的历史渊源

    D.彰扬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 4、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A.中华民族统一大势已开始出现

    B.胡汉祖先本是相同

    C.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

    D.贸易加强边境交融

  • 5、收回关税自主权是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选项中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完善关税制度

    B.颁布专门海关税法,统一全国关税制度

    C.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征收个人所得税

    D.发起改订新约运动,缔结新的关税条约

  • 6、下表为人类早期各区域文明的部分成就,从中可以得出(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古代美洲

    金字塔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佛教

    1到9的数字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20进位

    浮动园地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早期各区域文明同时产生

    C.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D.各地区封建君主制度建立

  • 7、在山东烟台,进口的“本色花布在1866年每匹价格大约仅为二两九钱到四两白银,1867年更是降到二两五钱到三两。”这种低价的洋布在中国(       

    A.适合中国百姓的消费水平

    B.导致了关税主权丧失

    C.抢占资本市场的大量份额

    D.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

  • 8、下表为《1978-1988年中国工业化指数(部分)》:

    项目

    变化状况

    乡镇企业数量

    从150万个到1890万个

    农村工业总产值

    从515亿元到7020亿元

    农村工业就业人数

    从2800万人到9500万人

    农民总收入

    从87亿元到963亿元

    村镇企业总资本存量

    从230亿元到2100亿元

    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序展开

    B.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积极性

    C.乡镇企业带动城乡整体发展

    D.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释放活力

  • 9、下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该画展现了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面。这一画作体现出(  )

       

    A.茶叶已成为法国民众生活必需品

    B.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欧亚地区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 10、孔子对古时的音乐进行评论,认为周武王时的《武乐》虽然很美,但不够善;而舞时的《韶乐》更好,优美、祥和,一派圣人垂拱治理天下的样子。孔子的这一评论,反映出他(     

    A.擅长音乐评论

    B.喜欢点评先贤

    C.反对西周制度

    D.主张以德治国

  • 11、明清时期,除了江南地区,棉花种植和棉布生产基本脱节。 作为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地区,江南每年都要从华北、湖广等地区购入大量棉花。而作为植棉区的山东、河南等地,因不善织布,每年则从江南大量购进棉布。据此可知当时(     

    A.植棉织布形成完整产销体系

    B.北方生产技术严重落后

    C.区域联系带动长途贩运发展

    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 12、唐宪宗时期,梁悦为报父仇,杀死了秦杲,然后主动投案自首。按照《唐律》规定:“以刃及故杀人者,斩”,围绕该案的审判,朝中大臣有依法严惩和宽宥处理两种意见。唐宪宗采纳韩愈等人意见,认为梁悦的行为是人之本性,志在殉节,本无求生,故减免其死罪,杖一百,流放循州。该案件的审理判决反映了(     

    A.官僚势力干预司法审判

    B.唐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C.儒家伦理影响司法实践

    D.唐朝后期法律的松弛

  • 13、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显示(如图所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总量在快速增长,移民数量从1970年的8446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2.57亿人,移民数量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也由1970年的2.3%上升到2017年的3.4%。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

    B.国际移民成分的多样化

    C.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D.全球人口迁移日益频繁

  • 14、秦代设郡,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置县,县视其大小置“令”或“长”。秦朝的郡守、县令(     

    A.分工明确且互相牵制

    B.由皇帝直接任免

    C.经地方推荐产生

    D.在郡县可以世袭

  • 15、毛泽东回忆说:“当时敌人还在进攻我们……十二月十日,一听到北平的消息,我们心里好不欢喜!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这场学生运动(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意在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C.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16、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十”概括东欧六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十年,匈牙利用了十个月,民主德国用了十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十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十个小时”。由此可知(     

    A.两大阵营对峙完全形成

    B.东欧国家实现独立

    C.美苏两极格局走向崩溃

    D.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 17、阅读“1918-1926年工人罢工次数”图表,对图表中数据变化节点解读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推动罢工运动的展开

    ③国民党的残酷镇压导致了革命的低潮

    ④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工人运动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这些文化遗存(     

    A.具备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B.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C.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

    D.体现人类社会最早文明

  • 19、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窟形应是云冈创造的新模式,表达了将象征皇帝的佛像供奉进鲜卑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室——穹庐中。随后,云冈石窟的窟形经历了从“穹庐”到“殿堂”(如下图示意)的转变。主导其变更的是(     

    A.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B.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C.北方民居长期演变

    D.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

  • 20、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研究发现,对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川广汉三星堆在内的29处核心遗址的探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与收获。这些遍布中国南北的古代遗址,反映的特征是(       

    A.生产规模巨大,人地关系和谐

    B.精耕细作农业,社会贫富分化

    C.多元一体发展,以中原为核心

    D.集中聚族而居,人民安居乐业

  • 21、1863年,李鸿章在苏州成立洋炮局,并购置了汽锅、车床、铸造机、造型机等机器设备,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机械动力的工业企业。李鸿章此举(     

    A.确保了国家安全

    B.属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经济侵咯

    C.培养了翻译人才

    D.是洋务派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 22、西周规定天子都城12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这一内容体现了

    A.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

    B.维护政治秩序的目的

    C.中央集权体系的建立

    D.西周发达的建筑水平

  • 23、“战争的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遣远征军四千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这场战争(     

    A.因“亚罗号”事件而挑起

    B.实现了英国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迫使中国接受关税协定等条款

    D.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24、下列材料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生产工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②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③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军事斗争

    ①游击战:上海太原失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________。敌后战场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本。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儿以上的兵力

    ②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________领导下发动百团大战,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 26、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戊戌变法

    (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________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________。有识之士走上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甲午战败震撼中国社会,康有为、梁启超等创________、办________、兴________等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政治。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维新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在维新派推动下,________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但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9月,慈禧发动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只保留了________)。

    (3)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的失败,证明________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 27、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____,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 28、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欧人的迁徙

    (1)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________,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2)早期迁徙

    ①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整个过程延续________甚至上千年。

    ②范围:西起欧洲,东到________

    (3)结果: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________,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区域

    表现

    赫梯

    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________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________发生争霸战争,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

    波斯

    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________,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________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

    ②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________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希腊

    ①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________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②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________的一个重要源头

    印度

    ①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________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________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 29、建立:公元________________伐纣,经过________之战,灭商建周,定都________,史称西周。

  • 30、代表作: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_____》,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

     

  • 31、表现

    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________,走上革命道路

    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建________提出________成为同盟会的纲领,后在《________》发刊词中发展成“________” ③起义:1911年的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轰动较大的

  • 32、创革命新路:从1925年起,毛泽东主要从事___________的研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办两期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展开;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湘赣边___________,起义失败后,率领部队在井冈山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实践斗争中,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著作,提出了“___________”的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的方向。

  • 3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1)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___________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2)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_____________组织形式。

    (3)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原因是:1957年后,________斗争扩大化,“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4)遭到破坏和挫折:“________”十年。

    (5)恢复和完善:“________”结束后。

  • 34、治理边疆

    (1)东南:经略台湾。

    ①1662年,_______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

    ③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东北:反击沙俄①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________

    ②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________的俄军,迫使其同意谈判。

    ③1689年,中俄签订《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和_______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西北:平定叛乱,加强管理。

    ①1757年,清朝平定漠西蒙古________部叛乱。

    ②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________叛乱。

    ③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________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④1762年,在新疆设立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4)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①册封宗教领袖:清政府以“________”册封五世达赖。康熙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五世班禅。

    ②1727年,设________,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3年,颁布《________》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④设立_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的政策。

    ⑤推行“________”政策,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宋元时期

    (1)宋朝主客户制是怎样的一种制度?结果又是如何?

    (2)元朝的“诸色户计”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 36、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 37、简回答下列小题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战胜利有何意义?

  • 38、社会信息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 39、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