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年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告别田赋鼎”的铸造( )
A.标志着农业税的取消
B.反映了粮食产量提高
C.记述了田赋征收历史
D.传颂了国家惠农政策
2、下图是洋务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70年代是洋务企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B.在民用企业创办之前军事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C.民用企业总体多于军事工业反映出二者性质差异
D.洋务民用企业创办反映出晚清国力得到较快回升
3、如图所示为王阳明在南赣地区任巡抚时推行的十家牌法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十家牌法( )
凡置十家牌,须先将各家门面小牌……如人丁若干,必查某丁为某官吏、或生员、或当差役,习某技艺、作某生理,或过某房出赘、或有某残疾,及户籍田粮等项,俱要逐一查审……十家编排既定,照式造册一本,留县以备查收……境内或有盗窃,即令此辈自相挨缉。若系甲内漏报,仍并治同甲之罪。又每日各家照依牌式,轮流沿门晓谕觉察……十家之内,但有争讼等事,同甲即时劝解和释,如有不听劝解……同甲相率禀官…… |
A.推动了保甲制度的确立
B.加剧了明朝边疆地区的社会矛盾
C.实现了基层群众的自治
D.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监督
4、下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关于赋税的部分言论。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中后期( )
人物 | 言论 |
第五琦 | 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 |
唐宪宗 | 天宝以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 |
王式 | 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 |
A.江南逐渐成为经济重心
B.大运河的战略意义凸显
C.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D.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5、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唐太宗整顿国家机构,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将君主个人专制与宰相集体议决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由此可知( )
A.专制皇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君相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形成了权力交锋的缓冲区
7、9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创建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有组织地翻译了大量来自印度、希腊、罗马等地的典籍,持续百余年,被称为“百年翻译运动,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
A.论证了阿拉伯人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B.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
C.旨在强调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
D.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8、1942年,苏中地区的武工队和游击小组依靠群众掩护,组织袭击或伏击,创造了“钓乌龟”“老鹰抓鸡”“包混饨”等多种诱敌杀敌手段,积小胜为大胜,配合主力部队消灭日伪军有生力量。这反映了( )
A.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B.局部抗战的艰苦卓绝
C.敌后军民的智勇杀敌人
D.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9、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10、东汉自章帝以下大多皇帝享年不超过40岁,皇帝早卒,嗣君年幼,遂由皇太后临朝称制。至嗣君成年,不甘心大权旁落,每依赖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而主宰朝政。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不已。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异化
B.宦官与外戚相斗争
C.皇帝权力的旁落
D.地方豪强势力兴起
11、1986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这些规定和法律文件的出台( )
A.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保障了国营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
D.推动我国社会保障走向法制化
12、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3、联合国颁布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指出:倡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共同为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而努力。材料旨在强调( )
A.发挥社区的独立自主
B.政府与社区的共同努力
C.发挥政府的主要职能
D.政府对社区的放任自流
14、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
A.鼓励民众经商
B.倡导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主张唯才是举
15、下图为建国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16、汉文帝时期,贾谊说“天下才势方病大痛,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并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的对策。贾谊提出这一对策,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
B.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D.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
17、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 )
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
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
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
18、普遍贫困是许多前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主要特征,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尽力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收入水平,消灭贫困。但只有少数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实现了目标。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 )
A.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经济增长依赖于发达国家
D.社会内部贫富分化严重
19、《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有文章评价某朝制度:在兼顾大一统和因俗而治方面做得较为成功,既没有因为强调统一,实行一元化管理而引发地方反抗,也没有由于因俗而治、照顾地方情况而导致分裂。该制度是( )
A.秦朝的郡县制度
B.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C.清朝的改土归流
D.汉朝的刺史监察制度
20、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交通运输不断发展
C.洲际物种交流的影响
D.政府均田成效显著
21、下表为晚清学者梁廷相在1844--1846年间著述的简介。据此可知该学者( )
著述 | 简介 |
《合省国说》 《兰仑偶说》 | 记述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
《粤道贡国说》 | 收录清初至道光年间,从海道到广州贸易和向清廷“入贡”的暹罗、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与清廷来往国书、藩属入贡条例,以及清朝有关谕旨和地方官奏章 |
A.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借助西学推动政治变革
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D.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22、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提升了民众生活质量。但有学者提出,基因密码破译工程将导致生命的安全感消失;电子传媒的发达会导致世界各民族青少年文化品味趋同,破坏人类文化生态平衡。该观点反映了科技发展( )
A.缘于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C.需要协调好与人文的关系
D.推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23、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最初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责任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
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D.议会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24、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户注重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如苹果农场着力发展苹果汁、苹果酱生产;韩国以京畿道为例,在政府农村创业支持下,大量农村居民引进设备,开展生产桔梗粉、桔梗饮料、桔梗糖稀等产品及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
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B.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D.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颁布者年;孙中山
(2)主要内容:
①________,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________。②国民享有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民主权利。③________。④________;主要目的:限制________的专制独裁,维护________。
(3)性质:中国近代________宪法
(4)意义:具有反对________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________的灭亡和________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26、出席亚非会议
(1)1955年,亚非会议在________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2)中国提出并坚持“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________关系创造了条件。
27、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________和________,动摇了世界________体系,成为影响________的重要因素。
28、兴起
(1)标志和思想阵地: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改名为《__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
(2)活动基地:_____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蔡元培任校长,他锐意改革,以“____________”为办学宗旨,同时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此任教。
(3)指导思想: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29、与突厥(战争→设置机构)
(1)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________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________”。
(2)西突厥:高宗时灭亡西突厥。
(3)设机构: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________和________,统辖天山南北。
(4)结局:8世纪中叶,安置在北方的突厥反叛唐朝被________所灭。从此,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
30、宋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对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货币需求量剧增:________朝,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________作为主币发行,加上________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31、摩洛哥里夫地区的抗争
(1)表现: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_____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2)成果: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_____。
(3)结果: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3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德先生”和“赛先生”
①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________、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________、旧宗教
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2)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呼应。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3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构成):“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________和________,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34、历程
(1)1804年_________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1826年,在_________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基本实现了独立。
(3)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35、西非文明
(1)西非文明兴起的时间和主要国家有哪些?
(2)马里、桑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6、博物馆是怎样起源的?
37、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日上午,全国各地同胞为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致哀,在追忆与悼念中感受和平来之不易,唤醒家国情怀,坚定“勿忘国耻、立志报国”的决心。
(1)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除南京大屠杀之外请另举两例。
(2)抗日战争历时八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才换来这场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38、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
39、哪些农作物品种原产美洲?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