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世纪上半叶,英国农村通过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开凿沟渠、灌溉排涝等方式,实现了粮食的增产。许多政治家也热衷于农业改革,提高了英国农业及畜牧业的收益。当时英国农业的发展( )
A.使大量劳动力向农业转移
B.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C.归功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D.为产业革命提供一定条件
2、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一种印书法:“造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做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1991年,考古学家在清理宁夏拜寺塔废墟时发现了一份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和最晚书写于12世纪初的一些文书。该西夏文佛经墨色浓淡不均,字形大小不一,有的字还放置歪斜,其印刷行距则宽窄不一,且出现了长短不一、墨色深浅有差的“隔行竹片印痕”,经考古学界认证为木活字印本。据此得出的结论中,最适切的是
A.《本续》体现出了一种成熟的木活字印刷技术
B.《本续》的出土否定了王祯创制木活字的历史
C.最新考古发现使已知木活字出现时间有所提前
D.史籍记载的技术成果不能脱离考古资料的印证
3、元朝行中书省最初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权力逐渐强化,可以制定包括核定行省官制及轮区、授权行省总领管内政务、并行枢密院于行省等规定。这反映出元代行省( )
A.是专门治理汉地的机构
B.逐渐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
C.已具备地方割据的实力
D.与中书省形成了制衡关系
4、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的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文献记载,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将其诉诸法庭。在法庭上债务人要以口头发誓方式保证到期足额偿还,倘若仍旧无法偿还,他将被罚打100鞭或者双倍偿付其所贷数额。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埃及( )
A.商业信用制度不健全
B.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社会贫富差距较悬殊
D.信贷行为有助于商业发展
5、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大片领土,俄国明拉暗骗,德国蛮横抢夺,法国和英国紧随其后,相继提出了租占港湾和索取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所谓的“门户开放”的通知。据此可知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C.西方国家放弃武力侵略
D.资本输出成主要侵略方式
6、为了扩大维新的舆论宣传,根据康有为的授意,梁启超写了《戊戌政变记》一书。书中所记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一现象表明( )
A.史学研究的主题会因政治形势而转换
B.当事人的记述具有不可争的真实性
C.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D.史学研究要有质疑精神并需去伪存真
7、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在反洋教斗争中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该运动(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
B.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新航路开辟后,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从最初的官兵、探险家、神甫和罪犯,发展到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劳苦大众,并且移民主要来源于西、葡、英、法、荷等国。这反映了当时( )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激化
B.美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日益趋同
C.国际移民途径呈多元化
D.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9、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产生的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与灾难性战争中受到刺激的两种情绪碰撞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排外复仇情绪比较强烈
B.掩盖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
C.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商品流通受阻
D.中国朝贡外交体制引起列强入侵
10、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把粮食的国际储备、国际援助作为最大课题,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由此可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消除饥饿的重要手段是( )
A.改进粮食储备技术
B.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C.积极引进国外良种
D.突出政府的监管职能
11、1991年,加拿大政府公布了“健康和社会服务法”,规定由政府与社区合作共同来承担保健任务。同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些做法旨在( )
A.降低基层治理成本
B.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减少国家行政干预
D.扩大社区政府职能
12、近代以来,随着玻璃磨制技术的改进,荷兰人汉斯·利伯发明了望远镜,天文学得以空前进步。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此后有了空气动力学。当下,伴随着DNA 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发展,基因组科学取得突破性发展。这表明( )
A.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日益紧密
B.技术发明推动科学理论发展
C.技术发明以理论创新为基础
D.现代科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3、《红色中华》第84期发表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表现了农民参加“兴国模范师”“瑞金模范师”上前线的情形,还配文介绍了红军训练和歼敌的状况。此漫画能用于说明( )
A.国共合作开展北伐战争
B.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D.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14、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这次改革( )
A.适应了庄园制经济基础
B.推动了镰仓幕府建立
C.仿效了隋唐的律令体制
D.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15、1954年,我国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简称“五四宪法”。此后到1956年,在“五四宪法”的指导下,又陆续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一批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 )
A.突出了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B.表明中国法治建设进入到新时期
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D.凸显了法律在社会规范中的地位
16、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17、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贫穷落后的城乡社区施行“社区企业家项目”,依靠与鼓励贫困社区所驻地的中小企业参与改造贫穷社区和“城中村”,其目的不只是解决废弃旧房的维修与重建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对贫民区进行综合治理。据此判断,该项目的实施( )
A.弥补了政府对社区管理的不足
B.秉持着济贫互助的理念
C.使社区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
D.意在稳定社区周边秩序
18、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19、在1923年6月至1926年7月的《新青年》杂志季刊与不定期期刊中,“社会主义”等相关词频出现超过30次,“民族”出现8次,“国民革命”出现5次。据此推知,当时的《新青年》杂志( )
A.开辟了思想宣传的崭新路径
B.致力于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C.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
D.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发展
20、“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宋朝
21、《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马克思曾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据此可知( )
A.罗马法中私法内容更具有代表性
B.西方法律制度缺乏自身应有的个性
C.“英美法系”比“大陆法系”完善
D.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2、新华社北京2009年12月6日电,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8768人死亡,科学家认定此次全球流感的起源就在墨西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疫情。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 )
A.必须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23、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这个中心工作的基本内涵是
A.统一祖国
B.经济建设
C.拨乱反正
D.和平外交
24、“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代咸阳
B.汉代洛阳
C.唐代长安
D.宋代开封
25、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
(1)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____的国际化。
(2)2010年,中国成为____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3)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____银行。
(4)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26、隋唐至两宋时期:科举选官制:科举制度是怎样确立的?科举制度有何特点?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科举制的实行有何影响?
(1)确立:隋________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________科;两宋“取士不问________”,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特点和分类:科举以________考试选拔________为特点,分为________举和________举两类。(制举是________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3)选官依据:考试成绩
(4)影响/评价:扩大了________的范围,提高了官员________素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________起到了巨大作用。
27、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巨大。
(2)转折:________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红一军长征过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_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4)结束
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8、表现
(1)经济上
①农业:铁农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并逐步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②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各行业都有新的成就。
③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2)阶级关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3)政治上: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统治;世卿世禄制,封邑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的局面被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俸禄制,中央集权制代替。
(4)军事上:战争更加频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5)文化上: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而主张以法治国
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9、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________崛起并受重用。
30、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________和________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31、意义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________,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32、105年,东汉宦官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______________,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3、1992年,_______发表南方谈话,为_______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34、沙俄:17世纪中叶,___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_______前期,清军围攻侵占_______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_______年,两国签订《____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_______、_______流域包括_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5、根据所学知识,试评价你所熟悉的一位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36、思考一下,面对危机,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的措施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37、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38、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9、201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回答下列问题: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有哪些?
(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3)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