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4、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5、氮元素可以形成许多化合物,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 与NF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_。
(2) 铁和氨气在640 ℃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见图。写出Fe3+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 维生素B4结构如图,则1 mol维生素B4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mol。
(4) 某配合物的结构如图,其中含有________(填序号);
a. 极性共价键 b. 非极性共价键 c. 配位键 d. 氢键
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 ⑥ | ⑦ |
| ⑧ | ⑨ | ⑩ |
(1)画出①和③两种元素的原子1:2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2)元素①-⑩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③、④、⑤、⑥这些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与碱性最强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由元素③、⑤、⑨形成的一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剂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
7、有机物M常做消毒剂、抗氧化剂等,用芳香烃A制备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COOR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由E与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H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则符合要求的H的结构共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任意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苯甲酸甲酯和CH3MgBr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
8、水煤气(CO和H2)是合成甲醇的重要原料,它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C(s)+H2O(g)CO(g)+H2(g) ∆H=+131.3kJ/mo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的C(s)部分移走,平衡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
A.压强固定不变化
B.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生成H2O(g)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D.H2O(g)、CO、H2的浓度相等
E.固定体积下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F.υ(H2O)=υ(CO)
(4)某温度下,将4.0mol H2O(g)和足量的炭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s)+H2O(g)CO(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K=1,则此温度下H2O(g)的转化率为_______。
9、完成下列问题:
(1)N、O、Mg、Al、S、Fe是常见的六种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F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②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基态O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③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形。
④Mg、Al两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因为_______。
(2)几种元素的电负性数据如下表:
O | F | Al | Br | …… |
3.5 | 4.0 | 1.5 | 2.8 | …… |
①AlBr3的熔点_______AlF3的熔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
②根据同一主族元素电负性递变规律,预测碘元素的电负性数值范围为_______。
10、(1)相同质量的CO和CO2,它们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____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__。
11、(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盐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当有10个Cl2生成时,有______个还原剂被氧化。
(3)反应2H2O+Cl2+SO2=H2SO4+2HCl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并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________。
12、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同系物的是填入编号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入编号 。
G 葡萄糖与麦芽糖 H 淀粉与纤维素
13、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同时检测氧化铁的纯度(假设矿石中不含其他与CO反应的成分),并除去尾气。CO气体用H2C2O4CO2↑+CO↑+H2O来制取,与Fe2O3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
(1)若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用a、b…表示) 接 , 接 , 接 , 接 。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先熄灭戊处的酒精灯,再熄灭甲处的酒精灯,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氧化铁矿粉末为xg,实验后测得乙、丙质量分别增加yg和zg,则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产生1.16 g白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中逐渐加入1.00mol/L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A点至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溶液中溶有MgCl2和AlCl3两种溶质,若把两者分开,应选用的试剂为:NaOH溶液、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盐酸。
(4)C点(此时沉淀恰好完全溶解)HCl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15、断裂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腓(
)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化学键 | 氧氧键 | |||
能量/( | a | 498 | 946 | 391 |
回答下列问题:
(1)与
反应生成
和
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
断键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有(1)生成时,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
16、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
含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热点。
Ⅰ. 和
催化合成
主要发生反应为。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定比例
和
分别通过装有两种不同催化剂的反应器,反应相同时间,测得
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高于后,用
作催化剂,
转化率明显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
(2)高于后,用
作催化剂,
转化率略有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
Ⅱ. 与
合成二甲醚(
)
该工艺主要涉及三个反应:
反应A:
反应B:
反应C:
(3)一定温度下,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
发生上述3个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
成分 | CO | ||
浓度/ | 0.17 |
则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平衡时
转化为
的选择性=_______(选择性是指生成指定物质消耗的
占
消耗总量的百分比)。
(4)在压强,
时,不同温度下
的平衡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如图所示。
①当温度超过,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