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SO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工业上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回答下列问题:
(1)钠碱循环法中,吸收液为Na2SO3溶液,其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HS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已知H2SO3的电离常数为K1=1.54×10-2,K2=1.024×10-7;H2CO3的电离常数为K1=4.30×10-7,K2=5.60×10-11,则下列各组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__(填字母)。
A.CO和HSO
B.HCO
和HSO
C.SO
和HCO
D.H2SO3和HCO
(4)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水溶液中H2SO3、HSO、SO
随pH的分布如图:
①在0.1mol/LNaHSO3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_(填字母)。
A.c(Na+)=2c(SO)+c(HSO
)+c(H2SO3)
B.c(H+)-c(OH-)=c(SO)-c(H2SO3)
C.c(Na+)>c(HSO)>c(SO
)>c(H2SO3)
D.c(Na+)+c(H+)=2c(SO)+c(HSO
)+c(OH-)
②根据图计算反应SO+H2O
HSO
+OH-的水解常数值___。
③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中滴加适量的NaHSO3溶液,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是___(“增大”“减小”“不变”)。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5)泡沫灭火器内外桶中各盛有一定浓度的NaHCO3、Al2(SO4)3溶液。使用时须将该灭火器反转并拔掉插销,让上述溶液混合并由喷嘴喷射出一定量的气流和难溶物,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起到灭火效果。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泡沫灭火器可适合于扑灭下列哪种物品的初期着火__。(填序号)
A.植物油 B.Na、K着火 C.家用电器 D.棉纱纸张
6、归纳整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氧族元素的部分性质归纳整理如下:
性质
| 8O
| 16S
| 34Se
| 52Te
|
单质熔点/℃
| -218,4
| 113
| ?
| 450
|
单质沸点/℃
| -183
| 444.6
| 685
| 989
|
主要化合价
| -2
| -2、+4、+6
| -2、+4、+6
| ?
|
原子半径/nm
| 0.074
| 0.102
| ?
| 0.136
|
单质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
| 点燃时易化合
| 加热化合
| 加热难化合
| 不能直接
|
请根据上表数据以及数据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熔点范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碲(Te)可能的化合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硒(Se)的原子半径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4)从单质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可以推测出,O、S、Se、Te的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增强、减弱)。
7、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①CO+CuO == Cu+CO2 氧化剂_______ 还原剂_______ 氧化产物_______ 还原产物_______
②2Fe+3Cl2 == 2FeCl3 氧化剂_______ 还原剂_______ 氧化产物_______ 还原产物_______
③2KClO3 == 2KCl+3O2↑ 氧化剂_______ 还原剂_______ 氧化产物_______ 还原产物_______
8、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丁属于________(“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图中甲、乙、丙、戊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________;
A.只有氧化性B.只有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电解甲溶液制备己的化学反应为:(未配平),则配平后参与反应的甲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用乙制取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 + Cu(s) = 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__电极(填电极材料名称)。
10、[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Ⅰ.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
(1)下列关于水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与
互为同系物
B.水杨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C.水杨酸既可以看成是酚类物质,也可以看成是羧酸类物质
(2)将水杨酸与______________溶液作用,可以生成 ;请写出将
转化为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Ⅱ.用质谱法分析得知某链状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两种产物:a.CH3COOH, b.
R1-CH=CH-R2R1-COOH + R2-COOH
(3)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11、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化工原料。
(1)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如图:
①关于上述过程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
b.可表示为CO2+H2=H2O(g)+CO
c.CO未参与反应
d.Fe3O4、CaO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H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进行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点所代表的状态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b点CH4的转化率高于c点,原因是___________。
(2)恒温恒容刚性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加入Ni/α-Al2O3催化剂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研究表明CO的生成速率v(CO)=1.3×10-2×p(CH4)×p(CO2)mol∙g-1∙s-1,某时刻测得p(CO)=20kPa,则p(CO2)=___________kPa,v(CO)=___________mol∙g-1∙s-1。
12、氮元素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
(2)N2的结构式:___。
(3)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___。
A.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B.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
C.氮原子的半径较小 D.破坏氮分子中的化学键很难
(4)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
(5)NH4NO3是常用的铵态氮肥,在施用时若受热会释放出___而降低肥效。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方法是___。
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6)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___。
1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c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I制取少量蒸馏水,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氨气与同条件下___________g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3)标准状况下,由
和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2g,则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4)将由
和
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
气体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则原混合物中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
(5)实验室籥配制溶液,实际应称量绿矾(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标号,每个标号只能用一次)。
①用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②将准确称量的绿矾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
③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振荡,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下处
15、环己酮可作为涂料和油漆的溶剂。在实验室中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备环己酮。
已知:①环己醇、环己酮、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 沸(熔)点/(℃,1atm)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环己醇 | 161.1( | 0.96 | 能溶于水,易溶于常见有机溶剂 |
环己酮 | 155.6( | 0.94 | 微溶于水 |
醋酸 | 118(16.6) | 1.05 | 易溶于水 |
②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相差越大分层越易发生。
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酸化NaClO时一般不选用盐酸,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该制备反应很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为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30~35℃范围内,可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
(4)制备反应完成后,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水和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的混合物。
(5)环己酮的提纯过程为:
①在馏分中加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加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加入无水MgSO4块状固体;目的是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后进行蒸馏,收集150~155℃的馏分。
(6)数据处理。反应开始时加入8.4mL(0.08mol)环己醇,20mL冰醋酸和过量的NaClO溶液。实验结束后收集到产品0.06mol,则该合成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16、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请回答:
(1)科学研究表明用TiO2作光催化剂可将废水中CN-转化为OCN-、并最终氧化为N2、CO2。OCN-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填化学式)。
(2)Ti(BH4)2是一种储氢材料。写出基态Ti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BH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
(3)[Cr(H2O)4Cl2]Cl·2H2O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为_______;
(4)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该物质晶胞呈正四面体构型。试推测Ni(CO)4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
(5)FeO、NiO晶体中r(Ni2+)和r(Fe2+)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FeO_______NiO (填“>”或“<”)。
(6)硒化锌(S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胞中硒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若该晶胞密度为d g·cm-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mg/mol。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参数a为_______cm。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