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回答下列问题:
(1)拆开lmolH—H键、lmol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akJ、bkJ、ckJ,则由氢气和氮气生成1molNH3(g)的反应热为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kJ/mol
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甲烷的体积比为___。
(3)已知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N2O4(g)2NO2(g)ΔH>0中,v正=k正c(N2O4),v逆=k逆c2(NO2)(速率常数k正、k逆只是温度函数)。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则k正=___k逆。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逆增大的倍数。
(4)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证明ClO-比CO结合质子的能力弱:___。
(5)KSCN为离子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KSCN的电子式为:___。
(6)溴乙烷的官能团名称:___。
6、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 H+、Ag+、Mg2+、Al3+、NH |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 Cl-、Br-、I-、CO |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1)探究一:甲同学取一定量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写出含有的阳离子及其对应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5V0→8V0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探究二:乙同学检测到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 11.2 L | 22.4 L | 28.0 L |
n(Cl-) | 2.5 mol | 3.5 mol | 4.0 mol |
n(Br-) | 3.0 mol | 2.5 mol | 2.0 mol |
n(I-) | x mol | 0 | 0 |
①当起始至通入Cl2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上表中x= ______ mol。
③原溶液中I-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7、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1)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的漏气_______;
(2)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粒还原Cr2O离子时,溶液颜色经绿色变成天蓝色,放置后溶液又变为绿色_______。
8、《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在工业中用作制造火柴头的氧化剂。
(1)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被氧化,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是氧化剂。
(2)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与起酸的作用的
的质量比为______。
(4)该反应中每生成3分子转移电子个数为______。
9、布洛芬( ),化学名为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或异丁苯丙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肌肉疼痛,也用于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我国在合成布洛芬药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
B.布洛芬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共平面
C.难溶于水,易溶于苯
D.1mol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
E.能发生取代、加成,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F.1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生成44gCO2
(2)异丁基苯是合成布洛芬的一种原料,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两者均属于芳香烃
B.异丁基苯的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异丁基苯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D.异丁基苯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0、现有下列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醋酸③干冰④铜 ⑤蔗糖⑥熔融的KNO3
⑦硫酸溶液⑧酒精⑨液氧 ⑩BaSO4固体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1、玫瑰的香味物质中含有1,8萜二烯,1,8萜二烯的键线式为。
(1)1 mol 1,8萜二烯最多可以跟________mol H2发生反应。
(2)写出1,8萜二烯跟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可能的结构:________(用键线式或结构简式表示)。
(3)有机物A是1,8萜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结构(R表示烃基),A可能的结构为________(用键线式或结构简式表示)。
(4)写出和Cl2发生1,4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12、CO2催化加氢制甲醇(CH3OH)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反应可表示为。
(1)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所有物质均为气态。
总反应___________。第①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和6molH2发生反应生成甲醇,每次反应10分钟,测得CO2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②已知A点为平衡状态。260℃时从反应开始到恰好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
③260℃时,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CO2、H2、CH3OH、H2O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1mol/L、1mol/L,此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平衡状态”)。
(3)210℃~240℃时,CO2的转化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3、钙钛矿是一类陶瓷卤化物,通式为ABX3,在高温催化及光催化方面应用前景广泛。实验室制备一种钙钛矿型复合物[Cs(ZnxPb1-x)(Br/Cl)3]的方法如下:
实验用品:氯化锌(ZnCl2)、溴化铅(PbBr2)、碳酸铯(Cs2CO3)、十八烯(C18H36)、油酸(C17H33COOH)、油胺(C18H35NH2)。
已知:通过调节反应的温度,可以实现产物粒子的大小可控。
实验步骤:
①将适量ZnCl2、PbBr2、20mL十八烯加入仪器A中,抽气后通入N2,重复3次;
②将混合物升温至120℃进行干燥,注入一定量油酸、油胺,待溶液澄清透明后升温到165℃,迅速注入铯前体,调节不同的温度(50-170℃),10分钟后将溶液用水浴降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物与乙酸甲酯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离心,分离出沉淀;
④将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经过多次溶解,离心分离,最后得到上层清液即为[Cs(ZnxPb1-x)(Br/Cl)3]纳米晶体的分散系。
回答下列问题:
(1)C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3)铯前体是由碳酸铯与油酸加热时反应得到的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为什么步骤②中要调节不同的温度_______。
(5)步骤③中乙酸甲酯的作用是_______。
(6)证明步骤④剩余固体中含有未反应完的ZnCl2(不考虑溴元素干扰)的操作是_______。
(7)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来确定产品[Cs(ZnxPb1-x)(Br/Cl)3]中各元素的含量。取0.5g产品溶于稀硝酸,测得锌130mg/L、铅1449mg/L3,则x的值是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
14、在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求该混合气体的体积。
15、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铜表面存活时间最短,仅为4小时,铜被称为细菌病毒的“杀手”。回答下列问题:
(1)铜晶胞中,铜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铜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2)农药波尔多液的有效杀菌成分是Cu2(OH)2SO4(碱式硫酸铜),其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S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氨缩脲( )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σ 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4)已知CuCl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C、D两原子核间距为290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16、
(1)氧化银是黑色固体,其含银量相当高,从废氧化银中冶炼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X-的性质时,常生成AgX沉淀,如果将AgX(AgCl、AgBr、AgI)等丢弃,则十分可惜。试设计实验方案,从AgX中回收白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有不法职业人员从实验室中带出AgNO3,到银匠店铺灼烧制取白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气体对人体十分有害,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