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1)柠檬醛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A.含有一个的六元环结构,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
(2)B的分子式是C4H9Cl,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能生成两种可能的有机产物,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鉴别KCl溶液和K2CO3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除去混入FeCl2溶液中少量FeCl3杂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
7、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在实际工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一定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2 molN2和2.6 mol H2,经10 min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的热量为18.4 kJ,则
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mol·L-1)-2。平衡后,再向体系中投入1.1 mol N2和1.3 mol H2,重新达到平衡后N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利用炽热的活性炭可以处理NO2,反应原理为。
①探究温度、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P1_____________P2(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2加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8、回答下列问题:
(1)①次氯酸是一种一元含氧弱酸。它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它遇光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漂白粉在潮湿空气中露置也能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单质钠在空气中长期露置后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纯碱溶液中通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除去纯碱中的小苏打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中
①当有10个电子转移时,消耗___________个分子
②被氧化的与未被氧化的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③当生成1个分子时,电子转移___________个
④当转移18个电子时,被氧化___________个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图①、②中的一个。
① ②
另一个电子排布图错误的原因是:它不符合___________(填标号)。
A.构造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a的简单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
(2)b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核外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
(3)b、e两种元素的第四电离能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因是___________
(4)已知元素c、f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元素c、g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则元素c、f、g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某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该基态原子核外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最多有___________个。
(6)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激光 b.LED灯光 c.金属导电 d.核辐射
10、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镁—铝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铁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葡萄糖(C6H12O6)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H2、N2电池,铂为两电极,电解液为盐酸、氯化铵溶液,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
①当溶液呈___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②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__。
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危害人体健康(“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C.明矾、硫酸铁可以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12、水分解制氢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方法是利用热化学循环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直接将水费解成氢气和氧气所需温度很高,利用一些具有氧化还原的物质作为介质,可以构造热化学循环,降低水分解的温度。
(1)经典的S-I循环该热化学物坏以SO2、I2为工质其中第一步反应是SO2、I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含硫的物质A和一种合碘的物质B(反应1),该反应为低温下的放热反应,取少许反应所得溶液加入BaCl2,得到白色沉淀(反应2);而后A在约900℃下发生分解生成氧气(反应3),B在约400℃下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反应4)。反应3和反应4的其他产物可以重新与水反应,实现循环。请写出反应1~4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反应2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物循环体系
S-I循环虽然反应温度较低,但存在中间产物腐蚀性强、产物分离困难等问题。为此,研究者构造了基于可变价氧化物的热化学循环,示意如下(未做配平):
水分解反应:
氧化物还原反应:
(其中MOred代表低价态氧化物,MOox代表高价态氧化物)
总反应:
根据相应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上述两个反应发生的温度范围,遴选潜在的氧化物体系。下图为H2O、氧化物体系(1)和氧化物体系(2)的生成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随温度的变化图,其中M1和M2代指的是两种不同的金属,表示对应1molO原子(即化学反应式中O2的系数为1/2)时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能变,设
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呈线性变化。
①从热力学上看,氧化物体系(1)和氧化物体系(2)哪一个体系更适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_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
②对于更适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的氧化物体系,说明发生水分解反应和氧化物还原反应对应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提示:注意看图并合理做标记,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
③氧化物循环体系的改进实例I
850℃下Mn3O4在Na2CO3存在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1),获得的固体产物分散在水中,通入CO2进行离子交换,全部被
交换(反应2),而后将反应所得固体物质在850℃下加热处理再生Mn3O4(反应3)。写出反应1~3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氧化物循环体系的改进实例II
利用金属锂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也可以构成热化学循环,有望进一步降低热化学循环的能耗。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加热Li2O固体,使之产生两种含锂物质,二者分别通过进一步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请写出基于Li的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反应式并配平___________。
13、铁有两种氯化物,都是重要的化工试剂,它们的一些性质及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Ⅰ.氯化铁: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工业上采用向500~600℃的铁粉中通入氯气来生产无水氯化铁。
Ⅱ.氯化亚铁:熔点为670℃,易升华。工业上采用向炽热铁粉中通入氯化氢气体来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生产无水氯化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a管的作用是_______。
(2)装置A用和浓盐酸制取氯气,A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有人建议,将E装置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更好,你认为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4)用此装置制得的无水氯化铁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
(5)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无水氯化铁,对装置改进措施是_______。
14、已知Ca3(PO4)2与SiO2、C高温共热可以反应得到CaSiO3、P4蒸气和CO.反应如下:Ca3(PO4)2+SiO2+CCaSiO3+P4↑+CO↑
(1)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
_____Ca3(PO4)2+_____SiO2+_____C_____CaSiO3+_____P4↑+_____CO↑
(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
(3)每消耗24.0g碳时,有_____个电子发生转移,生成P4_____g.
(4)反应所得混合气体,折算成标况下,其气体密度为_____g/L(保留两位小数).与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磷元素相同主族的氮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若某污水中NH4Cl含量为180mg/L.
(5)写出NH4Cl的电子式_____.
(6)为除去废水中的NH4+,向103L该污水中加入0.1mol/LNaOH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H4++OH﹣→NH3+H2O.则理论上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O·TiO2,还含有MgO、CaO、SiO2等杂质)为原料合成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钛酸锂(Li4Ti5O12)和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包括Mg2+、TiOCl+___________。“滤液”经加热水解后转化为富钛渣(钛元素主要以TiO2·2H2O形式存在),写出上述转变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溶钛”过程反应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沉铁”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沉铁”后的滤液经处理后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循环利用。
(4)“煅烧”制备LiFePO4过程中,Li2CO3和H2C2O4的理论投入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以Li4Ti5O12和LiFePO4作电极组成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Li4Ti5O12+LiFePO4=Li4+xTi5O12+Li1-xFePO4(0<x<1),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6)从废旧LiFePO4电极中可回收锂元素。用硝酸充分溶浸废旧LiFePO4电极,测得浸取液中c(Li+)=4mol·L-1,加入等体积的碳酸钠溶液将Li+转化为Li2CO3沉淀 ,若沉淀中的锂元素占浸取液中锂元素总量的90%,则反应后的溶液中CO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已知Ksp(Li2CO3)=1.6×10-3,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为反应前两溶液之和]。
16、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只有十多种,但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其气化为可燃性气体,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
(2)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g)+3H2(g)2NH3(g)。
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N2、H2、NH3共存
B.N2、NH3浓度相等
C.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