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8.7gR2SO4中含0.1molR+,则R2SO4的摩尔质量是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___。
6、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 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D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两种途径制备C,最好选用途径________
(3)已知有机物F为A的一种同系物,且F比A多一个碳原子,写出F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钠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观察不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 D.有嘶嘶声
(2)加热铝箔,其表面失去光泽,熔化后并不滴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将铝箔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扎若干小孔后,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
A.等于1.12L B.大于1.12L C.小于1.12L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1)K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
(2)基态时Q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3)下列对比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原子半径H>G>B>A b.第一电离能E>D>C>B
c.电负性A>H>G>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B>A>H>G
(4)由P、A、C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分子的键角约为___________。
(5)元素B和C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9、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 HCOOH | HClO | H2CO3 | H2SO3 |
电离常数 (25℃) |
(1)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aq)与NaClO(aq)中pH大的是________。
(2)1molCl2与2molNa2CO3(aq)反应除生成NaCl外还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向一定量的NaHCO3(aq)中通入少量的SO2(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亚硒酸(H2SeO3)也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固体,易溶于水,有较强的氧化性。
10、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向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11、已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化合物II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4∶1,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I少14,且X能与足量
溶液反应放出
。符合上述条件的X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并用*标出手性碳原子的位置(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________。
12、甲醛分子(CH2O)的中心原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其孤电子对数为________,则该分子呈________形。甲醛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σ键,有________个π键,其中C﹣H的σ键的类型为________,C﹣O的σ键的类型为________
13、实验室常用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的方法制取乙烯。反应中常因温度而发生副反应。请选用下列装置(装置可以使用多次)完成相关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乙烯时,常在A装置的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要使溶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40℃以上,因为在140℃左右易生成乙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取乙烯时,乙烯气体中常混有SO2和 CO2,为验证有副产物SO2和 CO2气体存在,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E→C→D。已知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难溶于水、熔点9℃、沸点132℃、密度2.2 g·cm-3。
①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D装置中1,2-二溴乙烷的操作方法是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进行______________操作。
③反应过程中,应将D装置放在10℃的水浴中,温度不宜过低、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验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的实验方案。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2 L和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 N2O5,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N2O5转化了20%,求:
(1)5min时,剩余N2O5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前5min,v(NO2)为多少__________;
(3)5min时,O2的物质的量占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_________。
15、按要求填空。
(1)基态S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其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种,其核外存在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其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轮廓图的形状为_____,若其电子排布式表示为[Ne]3s23p违背了_____。
(2)现有以下物质:a.NaCl;b.SO2;c.冰醋酸;d.铜;e.BaSO4;f.蔗糖(C12H22O11);g.酒精(C2H5OH);h.KHSO4;i.氨水;j.液氮;k.H2S。
以上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填字母)。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
(4)25℃时,将pH=a、体积为Va的某一元强酸与pH=b、体积V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若a+b=12,混合溶液pH=7,则Va:Vb=_____。
(5)H3PO2是一元弱酸,请将NaH2PO2溶液中的各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
(6)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的=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16、汽车尾气中的和
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我国科学家在以
为还原剂清除
、
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可以制
。
已知:
则___________
(2)还原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慢反应)
Ⅱ.(快反应)
该总反应的速率由反应___________(填“Ⅰ”或“Ⅱ”)决定,反应Ⅰ的活化能比反应Ⅱ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高”或“低”)。
②)该反应常伴有副产物和
。以
作催化剂,用
还原某废气中的
(其他气体不反应),270℃时
的体积分数对
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随着
体积分数的增大,
的体积分数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
在一定温度下,副产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得在恒容容器中
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0.10 | 0.08 | 0.06 | 0.04 | 0.02 | 0.00 |
,反应速率
为___________
;若
的起始浓度为
,则反应至
时
的转化率
___________。
(3)还原
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密闭容器中,以浓度之比1∶2通入
和
,反应经历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160℃时,
___________
(填“>”或“<”)。若起始时
,则38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___________(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