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氮、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SO2与雨水作用生成H2SO3,连续测定一段时间内某雨水的pH结果显示pH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理由是_______。
②NH全部氧化成NO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某工厂采用微生物法处理工业废水中的NH,处理后导致水体pH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6、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ClO2
D.O3
(2)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实验室常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
7、用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相同时间,硝基苯的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pH越大,硝基苯的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2)向含Fe2+和苯胺()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会发生如下反应:Fe2++H++H2O2=Fe3++HO·+H2O,HO·(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苯胺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利用电化学装置通过间接氧化法能氧化含苯胺的污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测得不同初始pH条件下,溶液中苯胺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溶液pH=3时苯胺浓度大于pH=10时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氧化性:HClO(H+)>ClO-(OH-)]
8、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和质量比为
的
和
的混合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9、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Fe B.Fe2+ C.Fe3+
(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_______是还原剂(填“维生素C”或“Fe3+”)。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的现象是: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___________色,最后变成_________色。
(4)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箔腐蚀,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有6种无色液态物质:己烯、己烷、苯、甲苯、溴乙烷和乙醇,符合下列各题要求的分别是:
(1)能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是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2)不能与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在铁屑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的是______,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______
(3)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是______.
(4)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
(5)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______.
11、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该能层所含的能级数为__,电子数为__。
(2)在SiO44-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
12、一般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这是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之一、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C6H5ONa |
pH | 8.1 | 8.8 | 11.6 | 10.3 | 11.1 | 11.3 |
(1)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填编号)。
A.CH3COOH+NaCN=CH3COONa+HCN
B.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2HCN+Na2CO3=2NaCN+CO2↑+H2O
D.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E.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②已知HA、H2B是两种弱酸,存在以下关系:H2B(少量)+2A-=B2-+2HA,则A-、B2-、HB-三种阴离子结合H+的难易顺序为__。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规律。下列变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固体
③蒸发KCl和NaNO3的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
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_。
(3)常温下某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溶液中的c(H+)=10-9mol•L-1,则该电解质可能是_(填序号)。
A.CuSO4 B.HCl C.Na2S D.NaOH E.K2SO4
(4)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
①浓度为1.0×l0-3mol•L-1的氨水bL;
②c(OH-)=1.0×10-3mol•L-1的氨水cL;
③c(OH-)=1.0×10-3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dL。
则a、b、c、d之间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
(5)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三份溶液:①NaOH、②CH3COOH、③CH3COONa分别加等量水,pH变化最小的是___(填编号)。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纯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NaCN,两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分别为n1和n2,则n1和n2的关系为n1___n2(填“>”、“<”或“=”)。
13、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物,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对乙酸乙酯的制取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加热前需向A中加入碎瓷片,若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加入碎瓷片,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装置中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_______。
(2)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作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4)实验中发现A中溶液逐渐变黑,某同学猜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5)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经分离得到纯乙酸乙酯8.8 g,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g。
14、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3K2MnO42K3MnO4+MnO2+O2↑
已知:M(KMnO4)=158g/mol,M(MnO2)=87g/mol
请回答:
(1)取12.64gKMnO4固体,加热到300℃至完全分解,得到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2)取12.64gKMnO4固体,加热至700℃,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04g,则剩余固体中的MnO2质量为___________g。
(3)取(2)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l2,产物中锰元素以Mn2+存在;则Cl2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15、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S8分子可形成单斜硫和斜方硫,转化过程为: △H=-0.398kJ·mol-1,则S(单斜)与S(斜方)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
(2)已知稀溶液中:(1) △H=-57.3·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或“=”)57.3kJ。
(3)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O-H为464、O-O为146、O=O为498。
①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设总反应的反应热为△H,反应I的反应热为△H1,则△H___________(填“>”、“<”或“=”)△H1.
16、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是一种天然矿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下,基态Cu+比Cu2+稳定,原因是_____。
(2)SO的空间结构为_____,与SO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写出一种化学式即可)。
(3)如图为某阳离子的结构,加热时该离子先失去的配位体是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
(4)Cu2+处于[Cu(NH3)4]2+的中心,若将配离子[Cu(NH3)4]2+中的2个NH3换为CN-,则有2种结构,则Cu2+是否为sp3杂化,______(填“是”或“否”),理由为_______。
(5)四方晶系的CuFeS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的分数坐标。例如图中原子1的坐标为(,
,
),则原子2的坐标为______,晶体中距离Fe最近的S有_____个。
②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