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Ⅰ.用序号回答:①HCl ②NaOH ③Cl2 ④H2O ⑤NH4Cl ⑥P4 ⑦NH3· H2O ⑧Na2O2 ⑨HClO ⑩CaO ⑪HF ⑫MgCl2。
(1)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存在离子健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你能区别这些概念吗?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下表中。
①和
; ②CH3C(CH3)2CH3和
;
③CH4和CH3CH2CH3; ④金刚石与石墨;⑤氕、氘与氚;⑥16O、17O和18O;⑦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⑧氧气(O2)与臭氧(O3)。
类别 | 同位素 | 同系物 | 同素异形体 | 同分异构体 |
组号 | 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通入 CH3OH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
(2)乙池中 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填“正极”“负极”或“阴极”“阳极”),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当乙池中 B 极质量增加 5.4 g 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 O2 的体积为_____mL(标准状况),丙池中_____(填“C”或“D”)极析出_____g 铜。
(4)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 NaCl 溶液,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 pH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丙中溶液的 pH 将______。
7、完成下列问题。
(1)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 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
(2)3-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
(3)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
8、苯的分子式是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_______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既可以发生_______反应,又可以发生_______反应。
9、请完成下列空白:
表示方法 | ||
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 ______ | ______ |
电子排布式 | ______ | ______ |
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______ | ______ |
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属于___________区。
10、Ⅰ.(1)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之比为________。
A.10∶1 B.1∶10 C.2∶1 D.1∶2
(2)向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晶体时,会引起溶液中的___________。
A.pH增大 B.减小 C.
减小 D.
增大
(3)在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
,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___________。
A. B.
C.
D.
(4)室温下,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则该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
A. B.
C.
D.
(5)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再灼烧,最终能得到原物质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Ⅱ.常温下将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后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的下列几种关系:
①满足电荷守恒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___________
(填“>”“<”或“=”)。
③_______
。
(4)若溶液起始浓度为
,
溶液起始浓度为
,等体积混合时溶液呈中性,则
________
(填“>”“<”或“=”)。
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还原剂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
(3)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反应中HCl的作用为_______。
12、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按要求填空。
(1)Na2CO3固体(NaHO3)除杂方法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裎式_____________。
(2)FeCl2溶液(CuC12)除杂试剂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Mg粉(A1)除杂试剂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
实验一:在一个白色的点滴板的孔穴中先分别加入小纸片、少量CuSO4·5H2O;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滴入小纸片上,小纸片变__(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性。
(2)浓硫酸滴入CuSO4·5H2O中,胆矾__(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性。
实验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放的是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玻璃管口处缠放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一段时间以后,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3)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_。
(5)写出C处NaOH的作__。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14、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可逆反应的A、B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降低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逆反应速率_______。
(3)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填”>””<”或”=”)
。
(4)0~4min内,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5)能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A的浓度不再改变 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D.
(6)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7)平衡时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
(8)反应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15、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用作该反应的催化剂,A、C两点的能量差是否变化?____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和3mol
发生上述反应,10min内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 0 | 3 | 5 | 7 | 10 |
| 0 | 0.2 | 0.3 | 0.38 | 0.38 |
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上述反应在7min时_______________(填“达到”或“未达到”)平衡状态。
③min内,用
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16、含氮化合物在农业、工业、国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是氮元素部分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程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NO2最终完全转化为HNO3,计算1.7tNH3理论上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63%的硝酸溶液______t。
(2)过程V是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NO2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除生成NaNO2外,还产生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用200mL稀硝酸可以将5.6g铁粉恰好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并且溶液中的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该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4)NO2(红棕色)和N2O4(无色)两种气体之间的转化为2NO2(g)N2O4(g)。
①如果1molNO2(g)完全转化成N2O4(g)时放出的热量为238.5kJ,请从化学键角度描述能量变化的原因:_______。
②上述转化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状况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2v正(N2O4)=v逆(NO2)
C.c(N2O4)∶c(NO2)=1:2 D.容器中N2O4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