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SO2气体 ②NH3 ③FeCl3溶液 ④SiO2 ⑤熔融NaHSO4 ⑥Al2O3 ⑦Ba(OH)2溶液 ⑧Na2SiO3固体
(1)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选填所给物质的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所给状态能导电的是__。
(2)写出熔融NaHSO4的电离方程式__。
6、我国科学家发现催化剂可高效活化
,实现物质的高选择性氧化,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新策略。污染物X去除的倠化反应过程示意思如下。
(1)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污染物X在电极a上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科研团队研究了X分别为、
和
[也可以写作
]的反应能力,发现中心原子含有孤电子对的物质易被氧化。
①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②中的键角___________(填“>”“<”或“=”)
中的键角。
③的结构是
,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
(4)比较反应能力:___________
(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
(5)晶胞的体积为
,晶体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一个晶胞中Fe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
的摩尔质量:160g/mol)。
7、(1)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
(2)将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4﹣+ Fe2++ ═Mn2++ Fe3++ .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 ClO﹣+ ═ Fe(OH)3+ Cl﹣.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通常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假设有87.0gMnO2完全参加反应,至少需要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L。
8、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已有百年历史。这种消毒方法会使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且氯气本身也是一种有毒气体。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广谱性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ClO2,同时有Cl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NaClO3+_____HCl=_____NaCl+_____ClO2↑+_____Cl2↑+_____H2O。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在反应中盐酸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有4.48L氯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mol,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我国研制成功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在氮气保护下)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2ClO2↑+2A。已知A物质是一种盐,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这一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9、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请用对应的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2)E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
(3)B、C两元素的单质较活泼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4)F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一种元素,它有多种单质请写出其中的两种:___、___。
(5)C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将少量C单质置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它其中的一个用途是和氧化铁反应制得难熔金属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表现出的性质是___(氧化性/还原性),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填字母)。
A.产生红棕色烟雾 B.发出耀眼的光芒 C有熔融物生成
(6)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该物质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氨水,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若能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7)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H元素的非金属性___(选填“强”、“弱”),能说明这一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是___(任写一个)。
10、(1)有机物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________;2,3-二甲基-1-戊烯的结构简式____;
(2)写出甲苯制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1,2-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卤代烃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CH3)3CCH2Cl ③(CH3)3CBr ④CHCl2CHBr2 ⑤
⑥CH3Cl
(5)有机物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有_________种;
11、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效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甲)。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质量都是50 g的 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__
(2)将2.3 g 金属钠投入到2.0 mol/L 100 mL的MgCl2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假定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如果将钠、镁、铝均为0.3 mol分别与100 mL浓度为1 mol/L的HCl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3)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4)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工业冶炼铜的原理主要是:
(Ⅰ)2Cu2S(硫化亚铜)+3O22Cu2O+2SO2↑
(Ⅱ)2Cu2O(氧化亚铜)+Cu2S6Cu+SO2↑
①用“单线桥法”表示出上述反应(Ⅰ)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Cu2S(硫化亚铜)+3O22Cu2O+2SO2↑
②该反应(Ⅰ)中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反应(Ⅱ)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Ⅰ)和反应(Ⅱ)均转移的电子数为1.806×1024,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硫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L。
13、有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二元弱酸)溶液能将KMnO4溶液中的MnO4-转化为Mn2+。某化学小组研究发现,少量MnSO4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实验编号 | 温度 | 初始 pH | 0.1mol/L草酸溶液体积/mL | 0.01mol/LKMnO4溶液体积/mL | 蒸馏水体积/mL | 待测数据(反应混合液褪色时间/s) |
① | 常温 | 1 | 20 | 50 | 30 | t1 |
② | 常温 | 2 | 20 | 50 | 30 | t2 |
③ | 常温 | 2 | 40 |
|
| t3 |
(1)常温下,控制KMnO4溶液初始浓度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实验设计表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t1<t2,则根据实验①和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MnSO4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碳是常见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ΔH=+88.6kJ·mol-1。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ΔH=-726.5kJ·mol-1,CH3OH(l)+O2(g)= CO2(g)+2H2(g) ΔH=-akJ·mol-1,则a________726.5(填“>”“<”或“=”)。
(3)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
已知:①C(s)+H2O(g)=CO(g)+H2(g)ΔH1=+131.3kJ·mol-1
②C(s)+2H2O(g)=CO2(g)+2H2(g)ΔH2=+90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已知E1=134kJ·mol-1、E2=368kJ·mol-1,请参考题中图表,按要求填空:
①图Ⅰ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下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化学键 | P—P | P—O | O=O | P=O |
键能/(kJ·mol-1) | a | b | C | x |
已知P4(g)+5O2(g)=P4O10(g) ΔH=-dkJ·mol-1,P4及P4O10的结构如图Ⅱ所示。表中x=________(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15、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能源紧张的今天,甲醇的需求也在增大。甲醇的一种合成方法是:CO(g)+2H2(g)⇌CH3OH(g) ΔH<0
(1)①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能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H3OH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c.氢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填字母)。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化学平衡常数K值减小
d.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2)某温度下,将1.0molCO与2.0molH2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第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若在第10min、20min时分别改变反应条件,甲醇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5min内,生成甲醇的速率为_________,H2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比较甲醇在7~8min、12~13min和25~27min内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υ(7~8)、υ(12~13)、υ(25~27)表示]的大小_____。
(3)恒压条件下,将1.0molCO与2.0molH2充入2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实验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a_____(填“>”“<”或“=”)10。300℃、aMPa时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a的式子表示)。
②在B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E点中的_____点。
16、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转化为
,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
直接氯化:
反应Ⅰ:
碳氯化:
反应Ⅱ:
反应Ⅲ:
(1)直接氯化可以在___________下自发进行。
(2)反应Ⅳ的
为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以上反应做过热重分析,温度为1223K、氯气分压的条件下,得到固体相对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用纯碳实验时,质量稍微有所增长,生成了含___________键的物质。
②用纯实验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高”或“低”)。
③按照混合,实验发现1.1min内质量迅速减少,经光谱分析证明有光气(
)生成,固体中含有C和
,则x=___________。
④1.1min之后,光气()继续反应,有理论认为机理如下:
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1.1min之后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按照混合,平衡状态下不同物质的组成比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Q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变化图像。
②M点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