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下列微粒之间,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正丁烷和异丁烷 B.红磷和白磷 C.氕和氚 D.氯气和液氯 E.冰和干冰 F.乙醇和二甲醚 G.氧气和臭氧 H.13C和14C
6、(1)金属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通常保存________中。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
(3)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Al3+、Fe3+、K+、Mg2+和Cu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加入Na2O2粉末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同时析出白色沉淀。假设溶液中的水足量,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之间的关系用下图来表示。试推断:
①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可能含有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该离子,可增加焰色反应的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色。
7、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一代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CIS中掺入Ga)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表示为________。
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B中存在的阳离子___(填序号)。
a.一定有Fe2+、H+和Fe3+ b.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Fe3+,可能有H+ d.一定有Fe3+、H+,可能有Fe2+
(3)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4)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的原因是___,故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__。
(5)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除了“浮”、“熔”、“游”、“嘶”外,还有___,如何检验反应产物中是否含有铁单质___?(说明操作、现象、结论)
(6)另称取一定量的铁钉放入适量的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气体。经测定气体中含有SO2、CO2和H2。
①铁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气体中混有的CO2是___产物(填“氧化”或“还原”);干冰是其固态形式,可用于人工降雨、食品保鲜等,它属于___晶体(填“原子”、“离子”、“分子”或“金属”)。
③将672mL(STP)收集到的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4.66g。由此推知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是___。
9、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5℃,再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10、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①~⑨代表九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请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③ | ④ |
|
⑤ | ⑥ |
|
|
|
|
|
|
|
|
|
| ⑦ |
|
| ⑧ | ⑨ |
|
(1)⑧所对应的元素名称为___,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
(2)在①~⑨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填元素符号),其某种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
(3)⑤⑥⑦三种元素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填化学式)。
(4)比较④与⑨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填化学式)。
(5)由下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___。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⑥和⑨
11、根据有关信息,写出符合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1)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还原为N2。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其中一步工艺流程为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正极碱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的一种含氧酸根FeO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中,首先加入稀硫酸,过滤后,再加入H2O2。
①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硫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的最高价态为+4价,写出该反应的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遭遇冰雪灾害时,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13、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的常用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耳机中__又转化为声波这种能量。
(3)在该原电池中,Fe在__极发生了__反应,H+在__极发生了_反应。
14、已知:H2、SO2 、O2、S四种物质的质量均为64 g。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四种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小的是____。
(2) SO2 、O2、S的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 O2 的物质的量为____ mol;所含原子数为_____个;所含电子数为_____mol。
15、工业上烟气脱氮的原理NO(g)+NO2(g)+2NH3(g)2N2(g)+3H2O(g)+Q(Q>0)。
(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如果平衡常数K值增大,对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
(2)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序号)。
a.容器内混合物的质量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反应消耗0.5molNO的同时生成1molN2
d.NO2的浓度不变
(3)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mol,则用H2O(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4)如图是P1压强下NO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图,请在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压强为P2(P2>P1)下NO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氮气示意图___。
(5)常温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pH>7,溶液中NH3·H2O、H+、OH-、NH、Cl-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
16、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以CO2、H2为原料制备二甲醚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
=___________。
(2)在压强、和
的起始投料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Ⅰ、Ⅱ,实验测得
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
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的选择性=
×100%,其中表示平衡时
的选择性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①”或“②”);温度高于300℃时,曲线②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为同时提高
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
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低压b.高温、高压
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
(3)也可以利用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已知:
,其中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①为提高的平衡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②473K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采用合适的催化剂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b.
c.
d.
(4)对于反应,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p(CO2)·p(H2)-k逆p(CO)·p(H2O),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①降低温度,k正:k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T K、101kPa下,按照投料,
转化率为50%时,v正:v逆=4:5,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