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无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 2、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二、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5、如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晶体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代表金刚石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其中每个碳原子与______个碳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金刚石属于________晶体。

    (2)代表石墨的是_______,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_______个;

    (3)代表NaCl的是_______,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_______个;

    (4)代表CsCl的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晶体,每个Cs+与个_______Cl-紧邻;

    (5)代表干冰的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晶体,每个CO2分子与_______个CO2分子紧邻;

    (6)则上述五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字母编号回答)

     

  •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2CO(g) ΔH>0,起始通入2molCO,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增大”“减小”)及平衡如何变化(正移”“逆移”“不移动”)

    (1)增加C,平衡________c(CO)________

    (2)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_c(CO2)________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4)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_c(CO)_______

    (5)恒压通入N2C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_

    (6)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催化剂,C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

  • 7、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SO3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CO

    第三组

    Ba(OH)2

    CH3COOH

    CaSO4

    H2O2

    SO2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___

    (3)下列2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Na+2H2O=2NaOH+H2___

    ②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

  • 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主要反应为:

    ①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___________mol电子。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

    (3)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发生的反应体系中共有六种物质: NH4Cl、FeCl3、N2、Fe2O3、Fe和X。

    ①根据题意,可判断出X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9、MgCl2AlCl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n(Mg2+):n(Al3+)= CD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 10、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请回答:

    (1)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______(填“盐析”或“变性”)。提纯蛋白质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盐析”或“变性”)

    (2)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_ (写名称)

    (3)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 _______(写名称)。氨基酸___(填“能”或“不能”)与盐酸反应。

    (4)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呈蓝色,再往该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现象是蓝色消失,该实验说明了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性。

  • 11、SO2具有抗氧化、保鲜、防腐、脱色等功用,合理利用二氧化硫可服务于人们更好的生活。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因此,二氧化硫的污染治理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硝化法既能生产硫酸,也能处理二氧化硫,主要反应为:NO2(g)+SO2(g)SO3(g)+NO(g)H<0。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O2和SO2,达到平衡时NO和NO2的浓度之比为3:1。

    ①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

    ②t℃时,向某容器中同时充入NO2、SO2、SO3、NO各1mol,v___v(填“”、“”或“”)

    (2)某实验室尝试变废为宝,模仿工业制硫酸工艺利用SO2,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在一容积固定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h

    SO2

    O2

    SO2

    1

    250

    4

    2

    0.4

    48

    2

    260

    2

    1

    0.4

    16

    3

    260

    a

    b

    c

    t

    ①通过分析第1组和第2组实验数据,比较两组实验中SO2的化学反应速率,可得到影响该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结论为___

    ②在第3组的实验中一开始加入了0.5mol的SO3,反应达平衡时c仍为0.4mol,则a=___,b=__

  • 12、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3、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是一种补铁强化剂。某学习小组利用FeCO3与甘氨酸(NH2CH2COOH)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搅拌仪器已省略)。

    有关物质性质如表:

    甘氨酸

    柠檬酸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易溶于水和乙醇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两性化合物

    强酸性、强还原性

     

    实验过程:

    I.合成:装置C中盛有0.1 mol FeCO3和200 mL 1.0 mol·L1甘氨酸溶液和适量柠檬酸。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加热C并不断搅拌,并通过仪器b向C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6左右,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Ⅱ.分离: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导管需要一直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合成过程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促进FeCO3溶解和___________

    (4)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可以用___________试剂(写试剂名称)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Fe3+,现象是___________

    (6)本实验制得15.3 g甘氨酸亚铁(M=204 g/mol),则其产率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4、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___________V(填“>”、“=”、“<”)

    (3)若t2=2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M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4)t3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5)如果升高温度则V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5、锡酸钠可用于制造陶瓷电容器的基体、颜料和催化剂。以锡锑渣(主要含Sn、Sb、As、Pb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題:

    (1)Sn(IVA)、As(VA)、Sb(VA)三种元素中,Sn的原子序数为50,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碱浸”时S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浸”时,若Sn元素氧化物中SnO含量较高,工业上则加入NaNO3,其作用是_______

    (3)从溶液中得到锡酸钠晶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趁热过滤、洗涤、干燥。下图是“碱浸”实验的参数,请选择“碱浸”的合适条件_______

    (4)“脱铅”是从含Na2PbO2的溶液中形成硫化铅渣,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脱锑”时Na2SbO4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1) 已知 31g 白磷变为 31g 红磷释放能量。上述变化属于____(物理化学”)变化。常温常压下,白磷与红磷更稳定的是____

    (2)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2H2(g)+O2(g)=2H2O(l) ΔH1=-571.8 kJ/mol

    CH3OH(l)+ O2(g)=CO2(g)+2H2(g) ΔH2=-192.9 kJ/mol

    Ⅰ.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Ⅱ.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ΔH2=____( E1E2 的相关式子表示)

    (3)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 CO2 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NH3 (NH4)2CO3 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 CO2 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  H1

    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    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H3

    ΔH3 ΔH1ΔH2 与之间的关系为 ΔH3 =____

    (4) 已知反应 N2(g)+3H2(g)  2NH3(g) ΔH=akJ/mol,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 a 的值____(注明“+””)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

    436

    391

    945

     

     

    (5)1mol H2 1molCH4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286kJ890kJ,等质量的 H2 CH4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填化学式)放出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0
题数 16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