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_________)。
(2)“丝绦”一词本意是(_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______)。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胆(_________) 吹(_________) 峰(_________) 跳(_________) 考(_________)
担(_________) 次(_________) 蜂(_________) 眺(_________) 老(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枝叶 ( )的凉棚
( )的 老乡( )的葡萄干
4、我最懂课文
(1)《回乡偶书》是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刻画了他久客回乡的真情实感。我最喜欢的是后两句:儿童________ , 笑________。
(2)《坐井观天》这则寓言,生动有趣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井底之蛙的无知,我想到了成语:“________障目,________泰山。”
5、读一读,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公园(_____)
(2)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_____)
(3)大象喜欢自己的耳朵吗(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zǐ xì gōng píng dì yī lún liú
7、先读题,再听老师读短文《小动物过冬》,然后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短文:
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燕子又问小蜜蜂:“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小蜜蜂说:“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它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1】秋天,青蛙、蜜蜂和燕子一起商量过冬的事。(_____)
【2】燕子要到南方过冬,只因为南方冬天暖和。(_____)
【3】青蛙在泥土里过冬,蜜蜂在蜂巢{cháo}里过冬。(_____)
8、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____)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______
【2】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我知道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叶、结果、开花。______
【3】《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______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伙伴、寻找、柔软、明亮、安危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 )
【2】“牛”的第三笔是横,“特”的第三笔是提。( )
【3】“失信不立”和“小信成则大信立”都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 )
【4】笋芽儿先脱下一件件衣服,再穿上一件件衣服,这时,她就长大了。( )
【5】看偏旁,我知道“厨”“厕”“厢”“厅”“厦”“窗”都和房屋有关。( )
【6】大自然告诉我们,沟渠里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
11、阅读
木偶探海记
木偶想测量(liáng liàng)一下大海的深浅,便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回到海滩上,他马上召(zhào zhāo)开大会,向听众介绍它探海的感受:
“海,人们常说它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我在海上走了几千里,海水只能没(méi mò)过我的脚面。我躺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沾湿我的后肩。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观察了海鸥和海燕,他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
话没说完,全场乱了起来:老蚌(bàng)掩(yān yǎn)着嘴嗤嗤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头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右手拍着讲台大叫:“你们为什么不好好讲?你们为什么乱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吗?难道我的见解是凭空想象的吗?”
怎么才能跟木偶说清楚呢?他不知道,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是看不全面的。
【1】在文中括号里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地观察 ( )地测量 气得( )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
(1)一言不发,不爱交谈。( )
(2)全身不停地抖动。( )
【4】选择。
(1)“这是不可靠的传言。”句中的“这”指的是( )。
A.木偶在海上走了几千里,海水只能没过他的脚面。
B.海是很深的。
(2)“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吗?”这句活的意思是( )。
A.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 B.我到海上去考察了。
(3)读完全文,我想告诉木偶( )。
A.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是看不全面的。
B.要获得真知,不用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也能看全面。
【5】木偶在海上走了几千里,为什么仍旧会得出“海水很浅”的结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故乡的天鹅湖
①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这个湖因此而得名。
②湖呈圆(型 形),湖水清可见底,绿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 季)美。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篮 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③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用“____”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的湖 _____的草地
______的树木 _____的小桥
【3】第②自然段先写了湖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湖的四周有___________,接着写树下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最后写湖上有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说说麻雀们为了打扮稻草人都做了什么?
14、课内阅读。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地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小溪里。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 连忙——(_____) 傍晚——(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如果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想一想,妈妈一天中可能会做哪些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使短语更完整。
(_________)的呼吸 (_________)的额头 (________)的响声
16、疑难探究。
读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日月潭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习作练习。
(1)图1中画的是( )田野里的景象,农民伯伯在( )
图2中画的是( )田野里的景象,农民伯伯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插秧 F.播种 G.收割 H.散步
(2)展开想象,把两幅图连在一起写一写,可以选用下面的好词。
好词:辛苦 忙碌 满头大汗 金黄 金灿灿 笑容满面 心里乐开了花
18、照样子,写句子。
1.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风娃娃吹绿了柳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的,美丽极了。
秋天,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有葡萄、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在横线上写要说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
河对岸长着又大又红的萝卜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乌龟远远地看见小白兔在河边发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乌龟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白兔爬上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