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
羊 炎 马 火 毛 鱼 包 史
( )( )( )( )
2、填空题
1.三毛耍大刀表演高难度动作成功了,结果没有收到(___)。
2.师傅表演舞剑时,三毛在旁助威太卖劲了,结果把(___)弄破了。
3.师傅与三毛分道扬镳时,给了三毛(___)。
4.三毛与小男孩在垃圾箱旁边发现了布包,里面藏着的是(___)。
5.三毛用(___)买到了半升多米。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植物妈妈的办法_____,不信你就____观察。
2.春季里,_____;夏季里,_____;秋季里,稻上场。
3.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
4.______,黄河入海流。
5.____规矩,______。
6.______,恐惊天上人。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英英学的古诗是 ,这首诗是 代大诗人 写的,其中最有名的两句是 。
2.我会补充古诗。 ,疑 霜。
5、填一填,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1)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我家门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汉字。
pánɡ biān zhī dào yí qiè huān yínɡ qì chē
bīnɡ lěnɡ zhuān mén pínɡ chánɡ fēnɡ shù huā cónɡ
dà xiànɡ hù xiānɡ ɡū nianɡ qí ɡuài chànɡ ɡē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梅花》中的诗句。 (______)
2.《狐假虎威》中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______)
3.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经过了十三年,洪水终于退了。 (______)
4.《雪孩子》中是兔妈妈救了小白兔。 (_______)
8、读王安石的《梅花》,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墙角数枝梅”的“墙角”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然而梅花屹立不倒。________
【2】“为有暗香来”中的“暗香”,是指梅花浓厚逼人的香味。 ________
9、在正确的理解后面画“√”,错误的画“×”。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
10、下列汉字查字典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底”是半包围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广”,再查4画。( )
(2)“发”是半包围结构,还是多音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又”,再查3画。( )
11、短文阅读。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儿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月亮姑娘是怎么想的?请你在文中“_____”画出来。
【2】请你从短文的第一句话中找出两个描写月亮形状的词语:(______)、(______)。从第二句话中找出两个描写月亮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例:月亮圆圆的,好像一个大圆盘。
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猴子吃枣》,发挥想象,把下文补充完整。
猴子吃枣
秋天,树上的枣子成熟了,红红的挂满了枝头。
喜鹊吃了枣子,说:“这枣子好甜啊!”
松鼠吃了枣子,说:“这枣子好甜啊!”
猴子听说,赶快爬上树,摘下好多枣子,一颗一口,一口一颗,一连吞了十几颗。
猴子抓抓耳朵说:“咦,你们说甜,我吃了怎么一点也不甜呢?”
喜鹊说:“我们是细细地嚼,慢慢地咽,才觉得很甜。你呢,把枣子整颗吞下去,当然吃不出什么滋味了!”
秋天,树上的 成熟了, 的挂满了枝头。
小兔吃了,说:“ !”
小羊吃了,说:“ !”
小猪听说,赶快拿梯子爬上树,摘下 ,一个一口,一口一个,一连 。
小猪 说:“咦,你们说甜,我吃了 ?”
小兔说:“我们是 嚼, 咽,才觉得 。你把桃子 ,当然 !”
13、阅读
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个冬天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主席总是说:“现在抗(kàng)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
【2】毛主席的棉衣是什么样的?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已经穿过好几个冬天了。 B.面料是灰土布的。
C.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 D.袖口还是完整的。
【3】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新棉衣?用“___”画出相关语句。
【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一天中午,兔子向公鸡借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
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风停了,雨停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是泥的兔子、鸭子,脸红了。
【1】这个故事有个___________自然段。
【2】仿照例子填写词语。
又叫又跳 又( )又( ) 又( )又( )
【3】用“ ”画出兔子、鸭子帮助公鸡修屋顶的句子。
【4】读一读,连一连
刮 大雨
下 屋顶
修 大风
【5】公鸡为什么脸红了?(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A.公鸡很生气。( )B.公鸡很着急。( )C.公鸡难为情了。( )
【6】你想对公鸡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精彩阅读。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在文中的“□”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文中加点的“你”指的是_________。
【3】是 先修复破裂的友谊的。他用了什么方法?用“﹏﹏﹏”画出来。
16、我会用给出的词写句子,并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一边……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有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池塘开满____荷花。
(2)___小鸟____飞。
18、用“经过”的不同意思造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
(1)碧空如洗
风景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 带着 傍晚 散步 妈妈 小河边去(连词成句,并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小朋友,星期天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请用几句话写一写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