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 女 )→( 如果 )
虾→( )→( ) 泳→( )→( ) 起→( )→( )
狗→( )→( ) 锋→( )→( ) 往→( )→( )
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车_____( ) 汤_____( )
4、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写序号)。
①( )人注目 ②神( )大地 ③一( )无边
④( )( )不舍 ⑤亡羊( )牢 ⑥与( )隔绝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来到青岛,我看到了( )的大海,该回家了,真有点( )。
5、照样子,在下面的括号里补充合适的词语
例:(暖暖)的阳光
( )的微风 ( )的绿毯 ( )的草坪
( )的鲜花 ( )的笑容 ( )的天空
例:(脱掉)棉袄
( )秋千 ( )大娘 ( )足迹
6、拼一拼,写一写。
jǐng yán guān kàn huí dà dà huà biān jì
7、回顾课文,判断正误。
【1】《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________)
【2】《小马过河》中的小马最终也没有过河去。 (________)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
【4】《青蛙卖泥塘》中的青蛙终于把泥塘卖出去了。 (________)
8、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面括号里打“√”。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 )
(2)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 )
(3)“惊奇”和“好奇”的意思一样。 ( )
(4)“中外游客”是指外国游客。 ( )
9、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_____)
2.《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_____)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____)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我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_____)
10、判断题
1.老渔夫为了救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
2.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_____)
3.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
4.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摘了,送给爸爸了。(____)
5.三毛帮助推车,车推得飞快,车上的阔太太给了他一百元纸币。(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河与大海
①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 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无精打采 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②小河一边这样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 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 难过)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③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天,海连着海,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自言自语道:“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大海比我大得多。”
④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这么大呀!”
⑤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用“√”在文中括号里画出合适的词语。
【2】照样子,我能写出含有“言、语”的不同词语。
自言自语 ____言____语 ____言____语
【3】读画横线的句子,用“◯”圈出表示小河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
【4】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大海是宽广的?请用“﹏﹏﹏”画出来。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序号)
①小河没有大海大,还很骄傲。
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因为取得一点儿成果就骄傲自大。
12、阅读乐园。
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这下他猜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儿。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1.给文中“招儿”想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招儿——( )
2.文中的“小脸”指的是( )
A.同学们的脸。
B.气球上画的脸。
3.科利亚看见米沙和同学们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鹿的减法
小鹿住在河边,他到对岸去,就要走很远的路。獐(zhānɡ)子住在半山腰,下山得花很多时间。小鹿想造桥(qiáo),獐子想修(xiū)路,可是完成这些工作要整整一年,他们都退却了。
有一天,小鹿下定决心造桥了。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大汗。
獐子见了,劝(quàn)他说:“别干了,这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呢!”
小鹿抹(mǒ)抹汗说:“只剩(shènɡ)下三百六十四天了!”
“可是,三百六十四天和三百六十五天没多大区别呀?”獐子不解地问。
“不!减去一天,就向成功(ɡōnɡ)靠近一步!我要坚持(jiān chí)做减法。”小鹿坚定地回答。
獐子摇摇头走了。
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他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的桥,过河很方便。
獐子呢,下山仍然要走很远的路。
【1】短文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
【2】第6自然段中带点的词语“坚持”的“持”,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除去
部首有( )画。“坚持”的意思是:①坚强;②坚决保持。(请用“√”标出来)
【3】根据内容填空:小鹿每天从__________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在
他的门前有了一座______________。
【4】“小鹿的减法”是什么意思?用“ ”在文中画出句子。
【5】为什么“小鹿”能成功造桥,而獐子却没能修路?用“√”标出正确的答案。
(1)獐子找不到修路的材料。 ( )
(2)造桥比修路容易。 ( )
(3)小鹿比獐子强壮。 ( )
(4)小鹿有坚定的信心,做事能坚持到底。 (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葡萄
一天,一只狐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到前边山脚下有一大片绿绿的葡萄。走近一看,啊!高高的葡萄架上,绿得透亮的葡萄多极了。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它决定摘几串葡萄吃。
狐狸站直了身子,把前腿使劲伸长了,去摘葡萄,可是怎么也够不到。它不服气地想:“难道我连一串葡萄都摘不到吗?”
狐狸坐下来,仔细地动脑筋:怎么才能够到葡萄呢?哦,对了!我应该寻找一个架子低的地方摘,那样准能摘到葡萄。
狐狸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绕着葡萄架子走,这样可以发现长在低处的葡萄。狸终于发现一处它认为长得比较低的葡萄,于是摆好了架式,用劲一蹦,没摘到,再一蹦,还是没有摘到。
狐狸累得气喘吁吁,它想:这一串一定不是长得最低的。它又绕着葡萄架走起来,哎!这次发现一串比刚才那串还要低,狐狸高兴极了。葡萄的香味一阵阵飘来,狐狸吸了吸鼻子,心想:我就要吃到香甜的葡萄了。狐狸又拉开架式,在那串葡萄底下使劲一窜,葡萄没有摘到,还差点儿闪了腰。
狐狸气坏了,一边喘粗气,一边揉着后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
【1】全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找出第一自然段写狐狸很想吃葡萄的句子。________
【2】照样子,填一填。
①摘 ②动 ③喘 ④伸 ⑤吸 ⑥揉
________葡萄 ________粗气 ________鼻子
________脑筋 ________前腿 ________后腰
【3】狐狸为了摘到葡萄,先后试了________次。
【4】找出表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直通车。
《祖国在我心间》
小小的地球仪摆在眼前,
妈妈夸我的眼睛真尖:
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国,
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
第二眼就找到了北京,
辽阔的版图上那红色的星点。
第三眼就找到了故乡福建,
隔海望去是祖国的台湾。
若问我眼力为什么这样好,
因为祖国时时在我心间。
1.课文一共有________句话。
2.观看地球仪,我找到了哪些地方?连一连。
第一眼______________第二眼_______________第三眼
福建_______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_______北京
3.“我”为什么眼力这么好呢?
16、课本直通车
1.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3.__________________,入竹万竿斜。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5.《美丽的公鸡》一文中公鸡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美,可他们都不理公鸡。老马伯伯的话让公鸡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继续——________
②容易——________
③伤心——________
18、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____________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看图写话
20、写话。
小朋友们,请仔细看看,图上画了谁?它在干什么呢?请你把四幅图连起来写一写。注意格式和标点符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