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回顾。
1.鲧用_________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用_______的办法治水,成功了。
2.朱德同志坚持要挑粮,战士们将他的扁担藏起来,他就又找来一根扁担,并写上了“________”五个字。
3.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_________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4.我知道表达志向的名句有“______事竟成”“志当______”“穷且益坚,不坠__________”等。
5.鲁班受到小草叶子边上的小齿的启发发明了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为______ ______以为______
自______自______ ______井______天
3、比一比,再组词。
柱(________)底(________)岁(________)候(________)支(________)
住(________)低(________)发(________)猴(________)枝(________)
另(________)评(________)今(________)园(________)电(________)
力(________)平(________)令(________)圆(________)田(________)
先(________)闭(________)站(________)做(________)杆(________)
告(________)闲(________)战(________)故(________)竿(________)
4、填一填。
( )照( )炉生紫( ),
遥看瀑布( )。
( )直下( ),
疑是银河落(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与其锦上添花,不如_______送炭。
(2)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
(3)平时肯帮人,急时________帮。
(4)雷锋叔叔帮助了迷路的_______和年迈的______,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5)《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骑的那匹“出色的马”其实是又细又长的__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
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
,就变成了一只金光
的雄鸡。
(2)日月潭是我国省最大的一个湖。那里群
环绕,
茂盛,周围有许多
。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学习了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知道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 )
【2】从小毛虫的变化中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盲目悲观失望。( )
【3】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要读的那一页读起。( )
【4】上学要迟到了,看着前面慢悠悠走着的阿姨,茜茜大叫到:“阿姨,让一下!”( )
【5】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会发生变化,比如“车”“牛”。( )
8、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错的打“×”。
1.小熊和松鼠吵架了,过了几天,小熊折了纸船,借纸船与松鼠和解了。(____)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____)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9、判断选择,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冒”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曰”字。( )
【2】“炒、烤、煎、煮”这些字带有“火”或“灬”,大多跟火有关;“补、袜、衫”都带有“衤”,大多跟衣服有关。( )
【3】大树是天然的指南针,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 )
【4】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
10、读懂句子并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千人糕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一定特别大。这句中“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
【2】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礼物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
【3】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中的“我”是指屎壳郎。( )
【4】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 )
11、读下面的语段,并回答问题。
这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他抬头一看,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乌鸦不做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做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哇……”她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
(1) 选一选。填一填。
①.狐狸共对乌鸦说了三次话。第一次乌鸦的反应是( ),第二次乌鸦的反应是( ),第三次乌鸦刚一张嘴,结果( )。
A.肉掉了下来。B.不做声。C.还是不做声。
②.狐狸和乌鸦说话的目的是( )
A.他们是邻居,见面要说话。
B.想骗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想要吃到肉就要会想办法。
B、要多听好话。
C、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好话。
12、 百灵鸟的歌
每当百灵鸟敞开歌喉,那优美的歌声立刻招来无数听众,大家议论纷纷夸奖它,百灵鸟听了高兴万分,每天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唱着。可它唱得越卖力,听众却越来越少了,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百灵鸟很难过,它便到喜鹊大姐那里去诉苦:“大姐,我的歌喉那么好,但大家为什么都不来听我唱歌了呢?我又没有骄傲!”
喜鹊说:“小妹,你的歌喉还是那么好,但你总是反复地唱那支歌,大家都已经听厌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听了。”
百灵鸟听了,谢过喜鹊大姐,当天就赶去学了几支新歌。第二天,当它又亮开歌喉时,大家又都飞来了,听得津津有味。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第_______段写了喜鹊大姐说的的话。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立即 ——( ) 表扬 —— ( )
反义词:虚心 ——( ) 高兴 —— ( )
【4】“津津有味”的“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_______画。
【5】百灵鸟唱得越卖力,听众却越来越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小鸟回家
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树枝被吹得左摇右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被风刮到了地上。
小鸟拼命拍打着黄色的翅膀,怎么也飞不起来。小鸟很伤心,哭了起来。大树伯伯听见了,关心地问:“小鸟,你怎么啦?”小鸟拍拍翅膀哭着说:“大树伯伯,我飞不上去,回不了家。”大树伯伯伸出一根树枝,对小鸟说:“来,孩子,不要怕!试着飞起来,看能不能飞到我的这根树枝上。”小鸟听了,就使劲拍着翅膀试着飞,可刚飞起来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大树伯伯说:“孩子,不要放弃,多练习几次,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能飞回自己的家。”
小鸟一次又一次地练习飞,一次又一次地掉下来,它还是坚持练习,终于飞到了树枝上,飞回了自己的家。
【1】小鸟试着往上飞,可是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大树伯伯是怎么鼓励小鸟的?用“______”画出来。
【2】小鸟一次一次地练习飞,可是又一次次掉下来,它还是坚持练习。如果你是那只小鸟,你是怎么想的?
我想: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1)小鸟回到了自己的家,是因为(______)
①大树伯伯送它回家。 ②小鸟坚持练习飞,自己飞回了家。
(2)读了这篇短文我要像小鸟那样,遇到困难(______)
①不放弃,继续努力。 ②伤心地哭。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猴子学游泳
猴子在河边玩,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得那样欢,心里很羡慕。
这时,一只青蛙“扑通”一声跳到了水里,快活地游起来。只见它一会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一会儿和小鱼儿兴高采烈地捉迷藏,一会儿露出头来悠闲地放声歌唱。猴子觉得游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学也会游。
“哈哈!我也能下水玩玩!” 猴子信心十足,也“扑通”一声跳到水里。小猴子跳进水里以后呀,直感觉身体往下沉,幸好青蛙、小鱼儿都来帮忙,托起小猴子把它送上了岸。
【1】用字典查“托”字,它的解释有:①找人代办;②寄放;③用手举起。联系上下文,“托起”中“托”的意思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 )地捉迷藏 ( )地游来游去 ( )地歌唱
【3】猴子看见________和_________在河里游得很快活,他以为游泳很简单,就跳进了水里,谁知身体 _________。最后被救上了岸。
【4】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能得到( )启示?
① 游泳特别简单,不学也能会。
② 别人会的事情,自己不用学也会做。
③ 不能把别人的本领看得这么简单,以为不学就能掌握。
15、课内阅读。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他这么想着,来到一个广场上。那里有几个孩子正在放风筝。风娃娃看见了,赶紧过去用力吹。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
③风娃娃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就这样,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生气了,纷纷责怪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知道——______ 容易——______
【2】为什么人们纷纷责备风娃娃?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风娃娃看见孩子们正在放风筝,他过去用力吹的本意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娃娃好心却办了坏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我把语文作业写完了。
语文作业被我写完了。
农夫把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捡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
3.例: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17、雪孩子都化了,怎么飞上天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冷 冷得像冰窖
冻 ___________________ 热 _________________
急 ___________________ 饿 _________________
19、想一想,排排队,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1)绿铅笔 把 我 借 行 用一用 吗 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笔 我 马良 多想 呀 一支 有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然后编一个故事。注意把故事写得有趣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