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识汉字。
加一加:土+( )=城 ( )+辛=辞
2、查字典闯关。
生字 | 部首 | 再查几画 | 读音 | 组词 |
壳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悬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丹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崖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3、我会找反义词。
起——_______ 大——_______ 来——_______
远——_______ 四周——_______ 出现——_______
4、教材回顾。
1.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2.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
3.我们祖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我最喜欢 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huān dù nán wànɡ huǒ pào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fānɡ xiànɡ pō shuǐ lónɡ chuán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bō wén cóng cǐ jīng líng yóu xì
shì jiè jiǎo bù jué dìng xǐ zǎo
7、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青蛙的样子真可爱: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____
【2】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____
【3】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____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曹冲直接用秤来称大象的重量。(_____)
2.《日月潭》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_____)
3.《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_____)
4.黄山是我国的著名风景,有很多奇异的石头。(_____)
5.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_____)
9、对的画“√”,错的画“×”。
1.日月潭、黄山、庐山都是台湾的风景区。(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3.香港的日月潭很美。( )
4.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____
(2)《敕勒歌》是汉朝民歌。____
(3)《雾在哪里》里说“雾是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 ____
(4)《雪孩子》这篇课文中,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____
11、阅读理解。
春天来了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了人间。
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了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
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小动物也都开始出来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轻松地在操场上运动着,农民伯伯也赶牛拉车下地耕田了。
快乐的春天来到了!
【1】这篇短文一共______段。
【2】第二段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短文共有_______句话。
【2】画线的句子写葡萄的枝叶很__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
【3】第3句写葡萄的___________。
【4】“要是这时候”指的是______。
13、阅读短文。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原来,傍晚的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的花朵又张开了。蒲公英的花朵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有删改)
【1】根据词语的意思,在与之相符的选项下打“√”。
(1)盛开A.B.
(2)合拢A.
B.
【2】草地会变颜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中午的草地是________色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早上、傍晚的草地是_____色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蒲公英的花朵比作我们的手掌。那蒲公英的花朵还像什么呢?再用个比喻句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蒲公英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刻舟求剑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时,一不小心,把随身佩带的剑落到江中。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xián)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huò)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他赶快下水去找剑,可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再不下去找剑,就找不回来了。”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到船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心里有问题不明白,不理解。(______)
【2】当别人催促楚国人下水找剑时,他为什么不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楚国人会找到剑吗?请你给这个故事写个结尾,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白石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他放牛回家,到水塘边洗手,看到虾在水里游啊游,游得很有趣,就把虾画了下来。以后,他就把画虾作为特别的爱好了。
齐白石五十七岁那年,一天,他从木柜里取出一幅虾的画,看着看着,不禁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按照古代画家画虾的方法画的呀,像死的一样……”他越看越不满意,就叫家人买来几只活的长臂虾,把它们养在大水碗里。
他每天对虾进行观察、写生。有时用笔杆碰一碰虾须,只见虾“腾”地跳了起来,他立刻把这个姿态画下来。就这样看了画,画了看,天长日久,他所画的虾像活的一样,身体有透明感,虾须似乎一碰就会动起来。
1.仿写词语。
自言自语
2.“他所画的虾像活的一样”和“虾须似乎一碰就会动起来”这两句(是 不是)比喻句。请你写一个比喻句。
3.齐白石为什么叫家人买来几只活的长臂虾?
4.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虾画得像活的一样?
16、《一封信》疑难探究
1.简要概括文中两封信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漂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狐狸在干什么?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请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哦!)
19、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提示:仔细观察图,想想图上的小狗想做什么?它遇到什么困难?它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呢?请大胆发挥你的想象,注意适当用上动作、语言等描写,做到语句通顺,想象合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