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争奇斗艳”的“斗”意思是( )
A.对打
B.比赛
C.奋斗
D.斗争
2、看到小动物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各种好东西,“我”( )
A.当作什么也没看见。 B.肚子发出饥饿的响声,自己也想吃。
C.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3、作者描写燕子的顺序是( )
A.从部分到整体
B.从整体到部分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不是……就是…… 只有……才…… ……因此……
只要……就…… 不管……总…… 即使……也…… 不仅……还……
无论……总是…… 如果……就……
(1)( )困难再大,他( )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 )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 )我们一定能克服。
(3)水上飞机( )能给船只输送物资,( )能扑灭森林火灾。
(4)( )中国共产党,( )能救中国。
(5)( )明天不下雨,活动( )正常进行。
(6)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 )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 )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7)( )大家语言不通,( )心里想的都是一样。
(8)后人( )为法布尔建造了一座雕像,( )纪念法布尔。
(9)( )勤于思考的人,( )会发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
(10)( )他热情为同学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11)( )你答应找金明领同学去玩,( )应该准时去找他。
(12)奥运健儿深知,每场比赛( )要打出个人风格,( )要打出我国的风格。
(13)( )勇敢的劳动、创造,( )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5、“________________一粒粟, 秋收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悯农》。
6、看拼音,写词语。
jù lǒnɡ zī shì ōu zhōu méi jīnɡ dǎ cǎ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án tú mó xínɡ xì shuǎ xiānɡ tí bìnɡ lù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
光彩(____)(____) 旷亮(____)(____)
(____)(____)合缝 (____)株(____)兔
(____)心丧(____) 没精(____)(____)
狮口(____)(____) 无(____)无(____)
奔流(____)(____) (____)(____)求剑
8、能力拓展。
这篇课文真感人,你还知道其他感人的童话故事吗?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一下里面的蕴藏的美好情感!把你找的童话的名字写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2分)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坡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青春,我就一定从学起,做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得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她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钟!
(1)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后悔( ) 央求( )
(2)组词。(3分)
呜( ) 悔( ) 跪( )
鸣( ) 侮( ) 脆( )
(3)用“假如……就……”造句。(2分)
(4)流浪汉对时光老人怎样说的?时光老人怎样做的?流浪汉又是怎样做的?
(5)你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10、课内阅读。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将文中的拟人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这首诗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钓竿、红蜻蜓和鱼儿。
【4】这首诗歌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请给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 ”。
11、阅读加油站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凜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神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1.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形容权势显赫,令人生畏。 ( )
(2) 口中不停发出称赞的话语。( )
2. 文中写的这些彩塑有什么特点?
3. 哪几句话直接描写这些彩塑的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呢?用“”画出。
4. 哪句话间接描写这些彩塑的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呢?用“﹏﹏”画出。
12、(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lán)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婉(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的露珠 _______的绿叶
________的梨花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银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千万别丢题!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风和太阳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了。北风对太阳说 我们来比赛吧 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 谁就赢了
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行人突然觉得有点儿冷,就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可是,行人反而把衣服裹紧了。北风气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吹,行人却把双手抱在胸前,衣服裹得更紧了,还把衣领竖起来挡风呢!
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就把双手松开了。太阳从云里走出来,行人觉得更暖和了,就开始解纽扣。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行人觉得很热,忍不住脱了衣服,跳到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北风已经悄悄溜走了。
【1】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谁】和______【谁】________________【干什么】,最后的故事。
【2】给短文里第一自然段带“﹏﹏﹏”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
(联系上文,想一想,“北风见状”的“状”,是指的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北风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不慌不忙”又是什么意思?从加点的两个词语中,你又看出太阳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迫不及待”和“不慌不忙”这两个词语中,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谁比赛赢了?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训练
母亲给我两次生命
当你需要的时候,母亲总在那里。她帮助你、保护你、听你倾诉、给你建议,从身心上给你最大的关爱。她企盼着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一年52周,她的家庭里充满爱和温馨。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母亲。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母亲对我,她最小儿子的爱。
那年,我才16岁。我和一大批犹太人一起被送到了集中营。显然,到那里只有死路一条。就在那时,母亲突然出现在集中营,她跟德国军官交涉了很久,不知道柔弱的母亲怎么说服了那些冷血动物。他们最终同意我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母亲留下。母亲再也没有回来。
那是50年前的事了。我至今还记得母亲对我说的最后的话语和我离开时她无限眷恋的眼神。“孩子,我已经活得够长了。你还要继续活下去,因为,你是那么年轻啊。”母亲微笑着说。
绝大多数母亲都给了他们的孩子一次生命。而我的母亲,却给了我两次生命。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取而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眷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记忆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分别是指哪两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道柔弱的母亲怎么说服了那些冷血动物”这句话中的“冷血动物”是指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词语。
(1)彼此相处融洽、友好。(_________)
(2)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_、陶罐________。
【3】文段在表现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时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水是那样绿,绿得好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____________。
2.例: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不爱学习的人是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很快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最后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1)我养了螃蟹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
(2)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
__________________
18、古诗文赏析。
嫦 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背诵这首诗。
(2)诗中用了个“偷”字,很显然与文章内容不符,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远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20、修改病句。
1.听了他的妙计,我不约而同地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武术和舞蹈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迟了大约整整一刻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的作业本,基本上都交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有的是见多识广的“百事通”,有的是调皮好动的“捣蛋鬼”,有的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请选择自己身边一个最有特点的人写一篇习作。
提示:
1.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用一到两件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2.题目自拟。可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百事通老师”、“我们班的捣蛋鬼”……
3.字数在3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