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B. 我们来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C. 春天的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 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漂亮,我十分喜欢读。
2、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标点。( )
等到明年冬天 时间实在太长啦 顾客提出 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 改成夹袄 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A. “,!”,“,,”! B. “,。”,“,,。”
C. “,。”:“,,!” D. “,!”:“,,。”
3、选出加点字的正确含义。
【1】博学多通( )
A.连接
B.传达
C.通晓,明白
D.通顺
【2】卒业( )
A.兵
B.完成
C.到底,终于
D.死
【3】欲将轻骑逐( )
A.骑兵
B.明白
C.懂得,了解
D.表明
【4】弥漫( )
A.遍,满
B.淹没
C.随便
D.广阔
4、《元日》的作者是( )
A.唐代杜牧
B.唐代王安石
C.宋代王安石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拿自己的心去比较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位别人着想。( )
(2)一只脚有毛病,走路做点地的样子。( )
(3)比喻很近的距离。( )
(4)(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
(5)感情深厚。( )
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惠崇_____ 蒌蒿_____ 芦芽_____ 河豚_____
三衢道中_____ 泛尽_____ 黄鹂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wéi ɡǎn chèn shān sì yǎnɡ ōu zhōu ruì shì
( ) ( ) ( ) ( ) ( )
tè shū zhòu jiànɡ pí láo zhàn lán fēnɡ lì
( ) ( ) ( ) ( ) ( )
8、看拼音,写词语。
qí miào jīng cǎi lǐ xiǎng xùn sù hú dié
( ) ( ) ( ) ( ) ( )
liáo kuò lǒng zhào huáng kǒng měng liè fú lǔ
( ) ( ) ( ) ( ) ( )
9、课外阅读。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周扩散。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个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对于人来说,空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于 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荡荡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孵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呈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小蝎子。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渐渐长大。等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又进行一次蛟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它长着两只贺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衣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又有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个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们。
【1】蜻蜓生长要经过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_______
A.雄蜻蜓 B.雌蜻蜓 C.水虿 D.蜻蜓卵
(2)“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________,做为成语来形容________
A.做事肤浅,不深入, B.要深入下去,测量水的深浅。
C.为了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D.为了显示飞行技术高
【3】蜻蜓产卵的时间是( )
A.秋冬
B.春天
C.夏天
D.初秋
【4】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呢?试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片段,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冬冬问:“奶奶,哪只铃儿您最喜欢?”
奶奶眼睛一亮:“你猜呢?”
“是不是您当老师时用的那只手摇铃儿?”
“不是。”奶奶说,“不过它确实让我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
“是不是这只珍珠铃儿?”
“不是。”奶奶说,“再猜猜看。”
“是不是那串马脖子上戴的小圆铃儿?”
奶奶笑了:“也不是,那串铃儿虽说声音好听,还是比不上我最喜欢的铃儿。”
冬冬把奶奶那柜子里的铃儿全都看了一遍,里面有大铃儿和小铃儿,发亮的铃儿和古旧的铃儿,上了漆的铃儿和没上漆的铃儿。
“太难猜了。”冬冬说,“快告诉我吧,您最喜欢哪只铃儿?”
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冬冬笑了,她也紧紧地抱了一下奶奶,说:“那也是我最喜欢的铃儿。”
【1】短文中详细写了冬冬猜的三种可能是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仔细阅读短文,思考冬冬为什么猜这些铃儿。然后填表。
铃儿的名字 | 喜欢的原因 |
|
|
|
|
|
|
【2】写出最后两个自然段中3个意思相似、表示动作的词。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3】上题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基本相同,作者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呢?
(提示:从人物身材、语言表达方面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冬冬知道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冬最喜欢的铃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冬冬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短文赞美了人间怎样的美好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查,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必定逃不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1】根据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滥竽充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画“——”的句子,填空。
①“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请从下文找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用“——”画出来。
②画“——”的句子是南郭先生为了___________而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南郭先生敢吹嘘是因为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宣王怎样才能避免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混进吹竽队伍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生活中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做他这样的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1】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通过 可以识别小虾和老虾。(填序号)
A.大小
B.颜色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问题。
有一种鸟,长得并不美丽,飞翔的本领也并不高超,但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这种鸟叫啄木鸟。
啄木鸟能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主要靠它有一张长长的大嘴。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它又有一个长长的舌头,特别是舌头的尖端有一个倒钩,舌头伸出去能将隐蔽在树干深处的虫儿钩出来。除了这张嘴外,啄木鸟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它的脚有四个足趾,能前后分开,容易攀牢在树上;它的尾巴很坚硬,它在树上凿孔时,就利用这坚硬的尾巴撑住树干,像坐在椅子上一样平稳。
啄木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体结构,所以啄虫的本领很大。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 顽强( ) 隐蔽( ) 锐利( )
(3)我知道“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这句话是 句,把 比作 。
(4)找出能概括这篇短文意思的一个句子(文章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5)我能根据要求填表。
名称 | 特点 | 作用 |
嘴 |
|
|
舌 |
|
|
脚 |
|
|
尾 |
|
|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2分)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坡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青春,我就一定从学起,做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得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她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钟!
(1)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后悔( ) 央求( )
(2)组词。(3分)
呜( ) 悔( ) 跪( )
鸣( ) 侮( ) 脆( )
(3)用“假如……就……”造句。(2分)
(4)流浪汉对时光老人怎样说的?时光老人怎样做的?流浪汉又是怎样做的?
(5)你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15、课外阅读
月亮的味道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有一天,一只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它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
“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长颈鹿,你跳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月亮一看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伸长脖子,可还是够不着。长颈鹿叫来了斑马。
随后,斑马又叫来了狮子,狮子又叫来狐狸,狐狸又叫来了猴子。每次眼看就要摸到月亮了,可月亮总要飘远一点。
最后,猴子叫来了老鼠。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没动。
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再爬到大象、长颈鹿……猴子身上,然后……
“咔嚓!”它咬下一片月亮。月亮的味道真好,值!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和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一样的味道。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弄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山上去摘月亮呢?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1】这个故事是从( )出发来展开想象的。
A.月亮的特点
B.动物们的愿望
【2】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后,会对其他小动物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
【3】结尾处,小鱼说月亮在自己的旁边,这个月亮指的是________
【4】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最神奇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枝头跳起了舞。(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风一吹,各种形状的鸟窝就在枝头跳起了舞。(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兵场。
修改病句。
公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转述句。
枣核娘说:“你一点也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如: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下雨了,我看见雨丝从天空中落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
要求: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错误标点。
2.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人物语言提示语。
3.另外至少再修改二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小花猫抓起盘子里的鱼就往嘴里送。妈妈一把夺下来把鱼,拉着小花猫去洗手,小花猫跟在后面, 地说,“我饿了!我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强知识。我们因此要多读一些童话、诗歌、语文课本……只有大量阅读,广泛积累,才能我们的写作水平。
21、每个人最应该了解的便是自己了,你了解自己吗?请以“我是一个______”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