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扩大迅速燃烧”对应的一组反义词是( )
A.缩小 缓慢 熄灭
B.缩回 缓慢 熄灭
C.缩小 缓和 熄灭
2、下列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国王 娇傲 看不起 傲漫
B.谦虑 需弱 神气 住嘴
C.棒着 尖土 光结 娇傲
D.古代 王朝 价值 动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B.警方已布下天罗地网,歹徒只有束手就擒。
C.荷花开了,真是唇齿留香。
D.哥哥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
4、我发现铅笔的梦想十分有趣,它的梦想主要是( )。
A. 热心帮助别人 B. 一心为自己着想
5、用“规”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我今天买了一个(_____________)。
(2)在学校我们要遵守(_____________)。
(3)她(____________)丈夫改掉床头吸烟的坏习惯。
(4)他们画出了城市(____________)的草图。
6、看拼音写词语。
kū lonɡ jiē fɑnɡ bēi cǎn xiàn mù yù hé
( ) ( ) ( ) ( ) ( )
dài tì dīnɡ zhǔ shú xī fèn nù yuán ɡù
( ) ( ) ( ) ( ) ( )
7、给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妈妈问我(___)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___)今天老师给我们班干部开了一个会(___)我回答道(___)
(2)小明好奇地问我(___)你的铅笔盒里有什么呀(___)我告诉他(___)有铅笔(___)橡皮(___)直尺(___)小刀和钢笔等(___)
8、我是拼写小能手。
(1)我yōu xián 地躺在mù chǎnɡ
的chánɡ yǐ
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xīn shǎnɡ
着美丽的草原景色。
(2)造纸术、青铜器、zhào zhōu 桥都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和才干。
(3)这个mó xínɡ是他自己shè jì
并组装的,真是太lì hài
了。
9、课外阅读。
一只小鸟
①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羽毛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zhōu)啾(ji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②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袋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含满了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③树下有许多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带起头来望着——
④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唱,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⑤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⑥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致( ) 倾听( ) 消歇( )
【2】第一自然段“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一句,“它们”指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比喻句,请先用“ ”画出来,再仿写: 。
【4】“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原因可能是什么?对的打“√”,错的打“×”。
小鸟的嗓子哑了,不能唱歌了。 ( )
小鸟受伤过重,死了。 ( )
鸟妈妈禁止小鸟唱歌。 ( )
小鸟不愿意再为别人唱歌了。 ( )
10、阅读《母鸡》片段,回答问题。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有什么心事似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颤巍巍地如怨如诉地叫个不停,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个小疙瘩来。
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任谁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小疙瘩( ) 一撮儿( ) 雏鸡( )
【2】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有: 、 、 。
【3】后来,作者不再讨厌母鸡,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有一个明显的过渡段,它是文段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你知道是哪一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之所 以“不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 ”)
(1) 喜欢( ) (2) 畏惧( )
(3) 钦佩( ) (4) 欣赏(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好玩极了!”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唯一遗憾的是不甜。而且啊……”
【1】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文段最后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没有说完 B.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C.省略同类词句
【3】这几段话主要写了小真的长头发( )
A.怎么洗 B.怎么梳 C.怎么梳和怎么洗
12、课内阅读我最棒。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1】这篇课文选自《______》。
【2】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的“烧”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想一想,火烧云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的姓
①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②“姓”是什么?“姓”是有共同血缘(yuán)关系的家庭称号。所以,每个人出生后,一般都会沿用父亲的姓,以表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同姓人常爱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说得也有道理,因为大家都出自同一个祖先呢!
③你知道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姓氏吗?原来,古今姓氏共有八千多个呢!而目前中国最常见的姓,也有二百多个。
④那么,人数最多的是哪个姓氏?告诉你,是“李”,有一亿( yì )左右的人姓“李”呢!
⑤俗话说:“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我们以“张三李四”泛指人;用“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由此可见,“张”和“李”两大姓氏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
⑥很多姓氏的来历都很有趣。比如,有的姓氏源自古老的国名或地名,有的姓氏源自官名或职业,有的姓氏源自辈分或兄弟排行。
⑦根据自己的姓氏,猜猜祖上是做什么的,或者居住在哪里,一定很有意思呢!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古今姓氏共有____________个。
②人数最多的姓氏是____________。
③“张冠李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张”和“李”两大姓氏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请在文中用“ ”画出。
【3】请你写出短文第⑥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短文内容,你认为下面源自古老的国名或地名的姓氏是( )
A.赵
B.司马
C.屠
D.陶
14、读诗感悟,回答问题。
蘑菇
蘑菇是
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
林中的蘑菇,
撑开了小伞一把把。
他们真像校门口的一群娃娃,
等待没伞的小伙伴,
一块儿回家。
1、读一读,写一写。
mó gū jì mò qíng tiān huā bàn duǒ yǔ
( ) ( ) ( ) ( ) ( )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冷冷清清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第一首诗中把蘑菇比作___________,第二首诗中把蘑菇比作__________。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歌,想象一下两首诗所描绘的画面。试着画一画。
5.你能试着写一首以“小草”为题目的小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飘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河水流过麦田,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块,丁零,丁零,像大马车驶过的铃铛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1】读文章,理解下面的词语。
(1)绮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阅读填空。
(1)文章写三月桃花水,分别从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桃花水的美。
(2)第四和六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用“__”分别标出文中能概括这两段意思的关键句。
【3】精读细品。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___的情景。
(2)文中说“三月桃花水”都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写法是__________,我们通过这种写法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从明镜中还能看到哪些景物?展开想象,仿照第六自然段的句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不喜欢他的做法。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细读课文深感悟。
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即使是残疾人,我们也要尊重他!如果你身边有像博莱克这样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苹果、葡萄和丝瓜都是很有营养的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书包里有语文、外语、数学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西红柿、黄瓜、青椒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参是东北的三大特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温柔的海风猛烈地吹拂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早晨,下了一整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完全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爷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综合运用。
昨天(5月20日)下午放学后,三年级7班的李晓宇把一件蓝色的外套落在了操场上。请你替李晓宇写一则寻物启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