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吐鲁番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但联系全诗看,并未流露出消极情绪。

    B.作着当时虽然在畅饮豪歌,却并没能排解心中求才立业的忧思。

    C.“乌鹊”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

    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建立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B.“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师为生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C.避讳,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或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D.“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 3、下列各组句子中,“负”的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宁许以负秦曲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②⑤/⑥⑦ D.////⑤⑥/

  •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千差万别。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如影随形的知心朋友。

    A. 阳春白雪

    B. 千差万别

    C. 高高在上

    D. 如影随形

  • 5、下列不属于“五岳”的是(  

    A.嵩山

    B.华山

    C.恒山

    D.庐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巷

    苏金伞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诗歌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巷的记忆力最坏”“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将小巷拟人化了。

    B.诗人用很有意思的比喻,如“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以形写神,写出了小巷的狭窄,读来使人过目不忘。

    C.“鱼”代“星子”,“渔火”代“明灯”,“河湾”代“夜巷”,这些借喻产生了美妙的画面,诗歌结尾为暗淡的“夜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D.诗歌最后一节用动态的事物描写比较静态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更加凸显出了小巷的安静、祥和与简陋。

    【3】拟人化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4】有人说,这首诗歌与作者童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现出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点明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议影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__________”,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______________”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还孤身登高。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和出行工具,令人叹为观止。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的诗句“____________”,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诗句,都以流水比喻时光,表达时不我待的感慨。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想保全树木的天性,须做到“____________”,其间闪耀着“呵护和放手都是爱”的思辨色彩。

    (3)古代诗人常把“鹿”写进诗中,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如“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如《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阁夜》中,点明季节,流露出时光飞逝之感和自伤漂泊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 泽

    [唐]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1诗歌第一句中所提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清代注家姚培谦说:“普天下揣摩逢世才人,读此同声一哭矣!”请你结合诗歌谈谈对这种说法的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晋殽之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___1___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_2___!”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①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②,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___3___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_______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选自《左传》)

    [注]①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②衰绖:指丧服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脱:轻率,放任

    B.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韦:熟牛皮

    C.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严格约束

    D. 彼实构吾二君 构:挑拨离间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且行千里,___谁不知?

    ②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_!

    ③___逞寡君之志,若何?

    ④寡君之以为戮,死___不朽。

    A. 则  焉  而  且   B. 则  也  以  而

    C. 其  也  而  而   D. 其  焉  以  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C.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蹇叔直接谏阻秦穆公不要冒险行事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③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④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⑤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A. ①③⑥   B. ①⑤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文通过“哭师”、“观师”、“犒师”等侧面描写,揭示了春秋时代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现实。

    B. 秦国得到安插在郑国的奸细杞子的密报后,准备攻打郑国,却遭到了蹇叔的强烈反对,蹇叔的警告不但没有使孟明等警惕起来,反而招来了他的一顿奚落。

    C. 文章从头到尾,有一个中心 ,就是殽之战;有一个纵线,就是时间,具体的事件出现三次:事件则是侧向的,无论怎样枝蔓,最终还是回到了殽之战这个中心点上,结构严谨,线索分明。

    D. 按照周时的礼节,诸侯国军队路过天子都城——洛邑,一律要免胄、丢甲、束兵、步行,但秦的军士只是去了头盔,显得轻狂无力,据此,年幼的王孙满预告:“轻而无礼,必败。”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2)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  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三毕业生,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