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出自寓言故事的是哪一项?( )
A.万紫千红 B.精卫填海 C.闻鸡起舞 D.邯郸学步
2、怎样才能让水壶热得快些( )
A. 把壶底做成波纹状 B. 壶盖打开 C. 壶嘴打开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绿阴/不减来时/路。
4、请你送词语宝宝回家。(4分)
将心比心 将信将疑
(1)父母每天为我们奔波劳碌,(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2)我说了半天,他还是 ( )。
抢先 领先
(3)同学们都( )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
(4)他迈开大步,( )登上了山顶。
5、我能把诗句补充完整。
1.迟日江山丽,________。
2.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3.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
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qiān xū(______)使人进步,jiāo ào(______)使人落后。
2.他小心翼翼地pěng qǐ(______)陶罐,兴奋地说:“这是gǔ dài(______)的东西,很有jià zhí(______)的。”
7、生字扩词
仿______ 佛______ 随______
蹈______ 止______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chá bào zhú wēi xiǎn cán kuì
liáng shuǎng lèi zhū wēi wǔ jīng yíng lián xī
9、阅读理解
想象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好朋友,一个是政客,一个是地质学家,一个是诗人。由于在外出旅游度假时,被当地土著匪徒追杀,他们要穿越一片荒无人迹的荒漠才能逃生。强忍着饥饿和干渴,他们熬过了最初的两天,他们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出这片荒漠。饥饿倒是其次的,更主要的是没有水,他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政客说:“唉,谁要是在这时候给我们送上一箱矿泉水,我回去后一定会提拔重用他。”
地质学家说:“我们还是现实点,自己去寻找水源吧!”后来,他果真在一些凹地里发现土壤相对比较潮湿。三人立即折下树枝作工具,不停地刨下去。但直到筋疲力尽,仍然找不到水源。
第三天早上,诗人早早地醒了。面对着一望无垠的荒漠,他放开了想象的缰绳:要是我们正置身于一大片绿地该有多好啊!山泉叮咚,溪流静淌,阳光也柔柔地照着大地,把树叶上的露珠全都折射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树叶上的露珠?!诗人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向一棵树奔去。果然,树叶上还残留着一些未完全蒸发掉的露珠。“我们有救了!”他欢呼起来。
于是每日的后半夜,他们就想办法啜饮树叶上刚凝结还来不及蒸发掉的露珠。近一个星期后,当他们出现在荒漠的另一头时,人们都为他们竟能徒步穿越这片荒漠而活着回来感到十分惊讶和不可思议。诗人自豪地对人们说:“是想象力救了我们的命!”
【1】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1)啜饮:①喝,饮用;②哭泣,流泪。
(2)徒步:①没有目的地行走;②步行。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修改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在原文中画出诗人想象的句子。
【4】这三个好朋友穿越荒漠时,用什么办法救了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想象力有文章中所写的那么重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晚宴后的演奏会
①这时已经是夏季的尾声了,正是一年里全世界的蟋蟀最喜欢的季节。今年夏天,柴斯特在纽约,当然不像往年那样常常鸣叫,但是今晚它可是要尽情地演奏了。它想到故乡的那片草原和那根树桩,那条小溪以及那棵老柳树。 于是,乐音就这么从它的翅膀底下如流水般地溢出,充满了整个报摊。
②等到它演奏完了,塔克和亨利都热情地为它鼓掌,向它道贺。“再为我们表演些我们熟悉的曲子吧!” 亨利提议道。
③“嗯,这我就不知道能不能办到了,”柴斯特说,“我的歌向来都是自己作曲的。”
④“听听收音机,演奏一些那里面播放的曲子。”亨利说,把声音开得更大了些。
⑤柴斯特微微地歪着头倾听,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蓝色多瑙河》的华尔兹舞曲。当它听熟了那个曲调,记住了,就开始和着收音机里的音乐,一起演奏了起来,而且拉得毫无瑕疵,完美极了!这只蟋蟀真是个天生的音乐家,它不但马上学会了那个调子,更合人惊讶的是,短短的几分钟里,它已经创出了变调,在保留华尔兹节奏的情况下,重新旭曲子组织改造了一番。 它还发现,只要把翅膀倾斜一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让乐音变高或变低。
【1】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__ 》。柴斯特演奏的第一首塔克和亨利热器的曲子 是____
【2】读第①自然段时,我们知道柴斯特演奏的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是( )。
A. 得意地腰示演奏天赋 B. 对朋友们的感情 C. 对家乡的思念
【3】“乐音就这么从它的翅膀底下如流水般地溢出,充满了整个报摊。”这里把 _________比 作 _________, 形 容 柴 斯 特 的 演 奏 十 分__________。
【4】从文中画“ ”句子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5】凭看绝妙的音乐天赋,柴斯特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这时,它却选择要离开纽约回到家乡康涅狄格州。联系整本书,你会支持它的决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童年趣事
童年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摸 模)糊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我至今都没有忘记,我一想起来就大笑不止。
那时我刚上二年级。有一次,老师布置我们回去写一篇介绍学校风景的作文。可回到家,我的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尽管苦思冥想,仍然下不了笔,那时的我可从来就没有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呀,该怎么办呢?
我正苦(脑 恼)着,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李白醉酒诗百篇。于是,我灵机一动,想:李白只要一喝醉了酒,就可以写出一百篇诗来,可谓诗兴大发;要是我也喝醉了,岂不是能灵感大发,文章挥笔而出?
说干就干,幼稚的我当时还满怀信心地以为自己掌握了写文章的(绝 诀)窍呢。我来到酒柜前,抓起一瓶白酒就哗哗地往下咽。“哇,好辣呀!”我不禁叫起来,可为了写出好文章,我只好迫不得已强撑着灌下去,嘴里不时念叨着:“良药苦口,良药苦口。”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满足地回到房间,可才刚进门,我便感到两腿发软双眼模糊,转眼便是一片(膝 漆)黑——我睡着了。
等我醒来,已经是晚上了。我躺在床上,妈妈正照料着我,她对今天的事一脸疑惑,忙询问我,我这才想起傍晚的事,发现自己脑子里仍是空白一片,我顿时失望透顶,再不相信什么“李白醉酒诗百篇”了。我把刚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可她并没有大笑不止,而是(严肃 严谨)地对我说:“写文章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对事物的观察。”这下我明白了,原来写作的诀窍就是观察呀。这是我第一次从写文章中明白道理。
【1】在文中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要是我也喝醉了,岂不是能灵感大发,文章挥笔而出?”
(1)这是一句_________句?
(2)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为什么会这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童年趣事趣在哪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文中词汇,学会举一反三。
(1)填字成词。
(________)不止 (________)不清 (________)一动 (________)一片
迫不(________) 失望(________) 原原(________) (________)信心
(2)在下面括号内填写恰当的“AABB” 式的词语。
在书法课上,我(____)地写着,保持着(____)的写字姿势,老师不但表扬了我,还当场给我的书法练习评了个“优秀”。放学到家我(____)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让她一起分享我的喜悦。
【4】文中的“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12、例文引路。
材料二:有趣的实验
“啊,真有趣!”教室里传出了阵阵惊叹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三小队的队员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只见小队长小芳说:“下面请看表演‘烧不破的手帕’。”
“奇怪了,手帕哪有烧不破的?”我迷惑不解。
“肯定是在哄大家。”小英挺自信地说,“可骗不了我!”
“不会吧,化学实验是运用科学道理而进行的……”袁晓玲表示否定。
同学们和我一样,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盯着小芳的一举一动,想看个究竟。这时只见小芳不慌不忙地把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和清水倒入杯子里,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花手帕,放在杯子里,浸湿后拿了出来。“哧”,手帕被点燃,火苗一下子蹿得有两尺多高,烧了足足有一分钟,才渐渐熄灭。奇迹出现了,那手帕真的像得到保护神保护似的,完整无缺,连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反而显得更加洁净了。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有的惊叹不已,有的议论纷纷,还有的在鼓掌,也有的在催促小芳讲讲其中的奥秘。
小芳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清了清嗓子说:“刚才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表演结束了,大家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这次科学实验活动的感想。
【1】这个有趣的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运用了________的叙述顺序,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3】实验开始前,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样写为下文实验成功____________。
【4】手帕烧不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从所填的词语中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陶罐________。
【2】陶罐不再理会铁罐的原因是( )
A. 铁罐能说会道,陶罐争辩不过它。
B. 铁罐发挥的作用比陶罐大。
C. 铁罐看不起陶罐,不愿意和它和睦相处。
【3】请你联系上下文,把第4自然段中的“……”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4】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 )来( )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 )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 )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 )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选择下面的动词填在括号内。
跑 挂 蹦 甩 跳 追
【2】从哪里可以看出鹿的长腿非常灵活?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鹿认为自己最美的是______,最难看的是______。结果,在狮子的追赶中,____差点送了自己的命,而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美丽只能是长处,不会是短处。
B.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长处而忽视不足,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七孔桥
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它是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
十七孔桥非常坚固。它全长150米,宽8米,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中间可行车马,桥的两边是人行道。为什么把这座桥叫作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孔。十七个桥孔中,第九孔最大,由中间往两边变小,形成了一个“弓”形,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间,状若长虹卧波。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十分美观。桥的两头各有两只猛兽,形象威猛,十分生动。桥的两边有白玉栏杆,共有一百多个望柱,这些望柱上雕 刻着许多精美的小狮子,有的回首遥望,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嬉戏玩耍……真像活了一样。据说十七孔桥上雕刻了五百多只石狮子,比卢沟桥上的狮子还多好几十只呢!
【1】短文中画“ ”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
【2】短文第2自然段,围绕中心句“_______”,依次写了十七孔桥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得名原因,突出了桥“_____”的特点。
【3】下面对短文第3自然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抓住了十七孔桥“美观”的特点来写,结构上采用了分总结构。
B.本段中作者依次描写了十七孔桥的桥头、栏杆上的望柱、望柱上精美的图案。
C.本段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小狮子的图案,写出了这座桥的“美观”。
【4】合理的想象,能帮助我们把事物写具体,请你发挥想象,续写小狮子的样子。
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你最喜欢哪个节日?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呢?请想一想,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昙花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仿写拟人句)
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虾长着一副钳子剪刀似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们小组对班干部轮流制进行了讨论,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
我赞同轮流制,上学期聪聪担任了班干部,性格由之前的内向含蓄变得开朗活泼。
我反对轮流制,因为每个同学的性格差异很大,有的同学比较胆小,不擅长担任班干部。
我赞同轮流制,轮流制首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可以锻炼个人的管理能力,最后还能增加班级凝聚力。
我反对轮流制,因为让有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他把卧室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经常向我们讲述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黑板上写着当天的重要新闻和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速地从马上跳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
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
6.老舍因为爱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__________________
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
8.遇到问题不要慌张,要沉着安静。
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我爱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书写时字迹工整。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3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