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句中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我今天尝到了失败的味道。( )
A. 味。 B. 气味。 C. 指趣味,情趣。
【2】雨后的空气真新鲜啊!( )
A. 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B. 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C. 出现不久。
【3】祖国日益强大,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
A.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B. 自豪。
C. 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2、选择关联词填空。
一……就…… 有的……有的…… 既……又…… 只要……就…… 无论……都……
【1】】( )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2】】这时,( )点燃一根火柴抛向水中,( )能冒气火焰来。
【3】 我到公园去玩,( )进门( )闻到一阵清香。
【4】(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到校。
【5】今天的天气,( )有太阳当空照,( )有习习的微风,真是舒服极了。
3、对关键句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B.用关键句概括段意时,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
C.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的不同位置。
D.文章中可以没有关键句。
4、下列词语中,均互为近义词或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协助——帮助 依然——居然
B.精致——精美 惊奇——惊讶
C.特殊——普通 祝愿——祝福
D.犹豫——坚定 清晰——清楚
5、写出同音节的汉字。
1.【chéng】 ( )现 ( )坐 ( )黄
2.【xíng】 模( ) ( )为 ( )状
3.【gōng】 ( )击 ( )课 ( )箭
6、语境注音我能行。
(1)小姑娘流血( )过多,急需输血( ),但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 )型。
(2)如果不能补足小姑娘失去的血( ),她一定会死去,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
(3)一根针扎( )进老鼠的体内,它挣扎( )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4)“看,他书包里还有炸( )糕!”这声音像炸( )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
7、补充下面的词语。
争____斗____ ________五车 杯____蛇____
南____北____ ____来____去 无____无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hú li liú tǎng chéng fǎ xiāng yù jì xù
xiāng cháng sī xù xīng kōng lóu tī má fan
9、 课外阅读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和对未来的信心。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作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1)“歧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受到歧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2)“不得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面的词写句子。
(1)……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邀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发愤立志》和《徐悲鸿的故事》,让我们对成功、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试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碰碰车。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杨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
1. 这段话描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抓住了他的________和_______描写。
2. “马上”和“立刻”这两个词能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段话表现了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________ 精致——________ 依然——________
(3)用“依然”写句子。
______
(4)“红旗依然鲜艳”说明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
那年夏天,妈妈带我去参加小学入学考试。进了校园,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老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数着。老师拍了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这一举动。开学了,有一天,我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得了第一名才会得到红五星。
是的 你很棒 你是第一名 老师笑着点了点头说。
我满怀希望跑着离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坚信自己一定
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才知道,每一个人的入学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我真想对她说:“老师,谢谢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短文的第三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请在原文中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入学考试的时候,“我”从1数到100,老师在名册上________________,很多年后我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句话描写了“我”的心情,请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种信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至今都记得第一位老师?把“我”可能想说些什么?请写在文中横线上。
13、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古怪的风
①风是个很古怪的东西,它的脾气谁也捉摸不透。
②春天,它很温柔。它轻轻地给杨柳梳辨子,给小河穿上带波纹的绿衣,亲吻人们的脸,吹醒睡了一个冬天的鲜花。
③夏天,它很懒惰。天气那么热,它却偷偷躲在家里睡大觉。人们非常想念它,总是呼唤它的名字,但它却若无其事,好像这些都与它无关似(sì shì)的。
④秋天,它很勤(qín qíng)快。它跑遍城市和山村,吹红了山上的果子,吹黄了树叶,吹来了丰收,吹开了农民的笑脸。
⑤冬天,它很调皮。雪花姑娘刚给大地盖好雪毯,它就把雪毯吹开,想看大地妈妈和她的孩子睡得是否香甜。它还爱搞恶作剧,一些不怕冷的小朋友出门摔上几跤,它便坐在树枝上笑,笑得连枯枝也“啪啪”作响。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似(sì shì)的 勤(qín qíng)快
【2】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用“ ”画下来。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春天,风很_____________; 夏天,风很____________;
秋天,风很_____________; 冬天,风很____________;
【5】在你眼中,风还有什么特点?仿照短文②——⑤自然段中任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写一写。我眼中的风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 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 。画面上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在横线上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2】选段是围绕________写的。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走在大街上的人多
B.街上很繁华
C.街上马驴、车很多
【5】找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冬天,竹根在土壤里______饱了养分,天气转暖时,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______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子、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们盖房做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可以______成扫帚,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后变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______给了人类。
【1】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扎 ②吸 ③献 ④藏
【2】用“____”画出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3】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了竹子____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短文,我还想到了和竹子一样的人——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句子,仿写句子。
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小东说:“我爱祖国。”
改:小东说,他爱祖国。
顾客说:“我不做棉袄了。”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的战士献出_____的生命。(填上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星期天,我在家里画了手抄报一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荷叶挨挨挤挤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老鼠,你一定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21、习作风景线。
一草一木皆有情,相信你也有自己喜爱的植物吧!想一想,你最喜爱哪种植物?你喜爱它的什么?是独特的外形,还是它所体现的品质?请以“我最喜爱的植物”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句子通顺,并把你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