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量词。
一( )草坪 一( )野花
一( )天空 一( )喜鹊
一( )大伞 一( )枫树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例:员 队员 少先队员
宇____ __________
户____ __________
航____ __________
室____ __________
3、仿照词语写词。
毛茸茸: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亮亮的: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昏头昏脑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并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变化:________
变化的原因:________
5、根据要求写一写。
1.写出ABAC式的词语。例:自言自语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累得(趴倒在地上)
跑得___________ 气得_________
3.与“笑”有关。例:微笑 笑呵呵 捧腹大笑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拼一拼,写一写。
quàn gào chī jīng shén qíng wǔ jiǎo xīng
diū diào zuān jìn tū rán nán wéi qíng
7、邓小平爷爷栽种的那株小松树如今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______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______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__
【4】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______
【5】“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_______
9、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_______)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相同。 (_______)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太空中,只要把脚固定住就能洗澡;用普通杯子一样可以喝水。( )
【2】农夫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虽然它们都高了一大截,但是都枯死了。( )
【3】小马向老牛和松鼠请教,但他们都向小马撒了谎,因此小马完全弄不清楚河水的深浅。( )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诗人杨万里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看到的景色。( )
【5】“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中的“教诲”是指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熊洗澡
从密林里走出一只大黑熊,是熊妈妈,后面跟着它的两只小熊。它们在河岸上走着,小熊可开心了!
妈妈停下来,突然叼起一只小熊的脖子,就往河里扔。小熊在河里尖叫着四脚乱蹬。熊妈妈不理睬它,直到小熊洗得干干净净,才帮它爬上岸来。另一只小熊好像也怕水,吓得撒腿就往林子里跑。熊妈妈追上小熊,啪!打了它一巴掌,接着也把这只小熊叼起来,扔进河里。这只小熊洗完澡,熊妈妈也帮它爬上岸来。
天气虽然闷热,可是两只小熊刚洗完澡,痛快极了。熊妈妈带着小熊,悠闲地向密林走去。
【1】照样子,写词语。
干干净净(AABB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另一只小熊好像也怕水,吓得撒腿就往林子里跑。”是比喻句吗?在判断正确的括号里打“√”。
A.是( ) B.不是( )
【3】妈妈把小熊扔进河里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只小熊撒腿往林子里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最大的“书”》选段,完成练习。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刨根问底”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画”指的是埋藏在岩石中的( )、( )、( )。
【3】读了这本书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 )。后来这里就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万年,( )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 ),就是我们脚下的( )。
13、课内阅读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 必需)学习怎么生活。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习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锐 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打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譬如——( ) 主意——( )
反义词:粗糙——( ) 成功——( )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太阳学习 _______ 和 _______,月亮学习 _______ ,水学习 _______。
【4】“它也试过做别的事情,但是都没有成功。”(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 细心)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露出 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
【2】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吗?
【4】我会连。
小草控出头 是春天的琴声
树木吐嫩芽 是春天的眼睛
早开的野花 是春天的眉毛
解冻的小溪 是春天的音符
【5】春天来了,你想到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四字词语,试着积累些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语段阅读。
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吗?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形状也不一样。
1、说这段话的人是( )
A.达.芬奇 B教画画的老师
2、画鸡蛋不容易的原因是什么?用“ ”画出来。
16、句子训练营。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 事 可不是 容易的 一件 在 太空中 洗澡(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层一层的岩石,像一本本图书。
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句子: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张亮___,___跑进了教室。
(2)把后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
(3)把括号里的词语放在句中合适的地方,使句子更具体。
小枣树结了许多枣子。(又大又红的)___。
(4)要查“忽然”这个词,应该先查___字,再找到“___”这个词。它的近义词是___。
(5)读一读下面几个词语,选择其中的两个写一句话。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 令人难忘 格外小心
___
18、照样子,写一写。
例:累得趴在地上。
跑得_________ 气得_____________ 高兴得__________
例: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满天的星星闪闪发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面非常平静,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句子写的更具体。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①小青背着书包上学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枣树结了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看图编故事。
提示:红红在上学路上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仔细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