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马过河》课文中,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来到河边,这次它过去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例:明亮: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太阳 ( )约约 ( )灯光
( )月亮 许许( ) ( )细雨
4、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再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冫:(______)(______) 氵:(______)(______)
“冫”比“氵”少一画_____。带“冫”的字多与_____有关,带“氵”的字多与_____有关。
(2) 礻:(______)(______) 衤:(______)(______)
“礻”比“衤”少一画_____。带“礻”的字多与有_____关,带“衤”的字多与_____有关。
5、按要求填空。
(1)形容生气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形容高兴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形容难过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三包围的字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全包围的字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我玩过的玩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写话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早上
______ _______ 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míng xiǎn tè bié méi huā
bǐ sài zuì hòu chéng jiù
7、判断对错。
1.“拖”“裂”“缺”“窑”的韵母都是复韵母。(______)
2.“厨”“忠”“饰”“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______)
3.“满”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是“艹”。(______)
4.“烤”“热”“害”“根”的笔画数都是10画。(______)
8、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_______)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相同。 (_______)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_______)
9、判断对错,对的画“√” 。
【1】《找春天》一课中“她在柳枝上荡秋千”这句话里的“她”指的是小姑娘。(________)
【2】像“底、原”等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________)
【3】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地坛公园,亲手种下小树。(________)
【4】本单元学的三首古诗(《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是唐朝诗人写的。(__________)
10、判断题。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告诉我们,哪里都有像雷锋叔叔这样热心助人的人。(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一根柳枝,说它“出色”是因为这匹“马”有独立、坚强的精神。(______)
11、阅读短文。
春风得意
春风悄悄地把一冬的雪都吃掉了,所以特别得意……
春风吹过大地,最高兴的是小草,因为,春风把小草身上的泥(ní)土和灰尘(chén)都吃掉了。春风把小树吹绿了,小树高兴地摆摆手,笑着对春风说:“谢谢你,春风,因为我又有了新的生命。”
春风吹过冰,冰慢慢地变成了水,哗哗哗欢快地流着,流进了小溪(xī),流进了麦(mài)田。小溪说:“谢谢你,春风,我特别舒(shū)服。”春风笑了,“哈(hā)哈,我是多么愉(yú)快呀!”
【1】短文共___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共有_________句话。
【2】因为春风把冰变成了_______流入小溪,把小草身上的_______,把小树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感谢春风。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晚霞
太阳是世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山,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什么……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红头巾 儿女 她
世上万物 太阳 晚霞
【2】读画“﹏﹏﹏”的句子,描写的是生活中的什么场景?
【3】( )是万物的母亲。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4】读短文中画“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表示“非常留恋,不愿离开”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想一想,向日葵会想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刺猬理发
一只刺猬总觉得自己的刺不如松鼠的毛柔软、光滑,也没有那种黄黄的美丽的颜色。于是他决定去找理发专家猴子商量个办法。
他来到理发店,向猴子说明来意。自作聪明的猴子把刺猬的刺全拔光,然后用胶水把松鼠的毛粘到刺猬身上。刺猬回到家里,对着镜子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一身绒毛金黄发亮,他十分满意。
“啊,太阳下山了。”刺猬的肚子饿了,他便来到村边的果园里偷瓜。往日,这是很容易的事,他只要就地一滚,身上的硬刺就可以把瓜扎上,可现在却毫无办法,他还没学会用爪子摘瓜呢!平时拿他毫无办法的看园狗,这下可等来了报复的机会,冲上去,一口就把他咬死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_)刺猬 一(______)理发店 一(_______)绒毛
【2】猴子把松鼠的毛粘在刺猬身上,刺猬感觉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园狗为什么一口就把刺猬咬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伯伯年纪大了,他身体不好,经常失眠。他的儿女们把他送进了“音乐医院”。
牛伯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牛伯伯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百灵鸟护士进来问:“睡得好吗?”
牛伯伯高兴地说:“好长时间没有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你们给我施了什么魔(mó)法?”
“哪有什么魔法呀,还记得我们给你放音乐听吗?音乐能使你放松神经,促进血管、内分泌(mì)系统正常工作,对各种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呢!”
【1】牛伯伯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住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有什么魔法呀……对各种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呢!”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说的。
【3】音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练习。
“困”字和“囚”字
汉代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zhì),他十分聪明,善于明辨是非。
有一天,徐稚从一家门口走过,看见院子里有一个人正举着斧子砍树。徐稚很好奇,走过去问道:“大叔,您为什么要砍这棵树呢?”那个人叹了一口气说:“唉,孩子,你太小,不懂啊!”
“大叔,您跟我说说,叫我也明白明白好吗?”
“你看,我这个院子四四方方的,这棵树长在中间。树就是木啊,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字,写出来不就是一个‘困’字吗?我住在院子里,多不吉利呀!”
徐稚听了,觉得很可笑,就耐心地劝他说:“大叔,这棵大树像一把伞,烈日下能给您遮阴凉,刮起风来能挡土,还能给您提供新鲜的空气呢!砍了它,太可惜了。”
“不行,只有砍了它才能脱离困境。我非砍了它不可!”说着,他举起斧子又要砍树。徐稚想了想,一拍脑门,有办法了!他装作很难过的样子说:“大叔,别砍这棵树了,还是先把您的房子拆掉吧!您看,您住的房子也是四四方方的。您想想,四四方方中间一个‘人’,不就是‘囚’字吗?您把大树砍了,却在房子里当囚犯,不是照样不吉利吗?”
“可……可也是。那房子拆了,我住在哪儿呢?”徐稚笑了:“我说呀,大树别砍,房子也别拆。其实倒霉不倒霉,不在房子和树,全在您自己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故事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画出来。
【2】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是________,四四方方中间一个“人”是________。平常我们说一个人身陷囹圄,我猜“囹圄”这个词语指的是________。
A.河流 B.田野 C.监狱
【3】大树生长在院子里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徐稚的话,那个人会怎么做?请在故事结尾的横线上写一写。
16、缩句。
(1)它好像一把又大又高的绿色太阳伞。(谁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正微笑着向我跑来。(谁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说句子。
例:小蝌蚪 在池塘里 游。
(谁) (哪里) (干什么)
①蜘蛛________。
②________采蘑菇。
③________。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这篇课文,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来形容拉萨。
(2)欣赏了拉萨的天空,你会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读句子,根据提问标出重音。
例:鼹鼠先生路过刺猬太太家。(谁路过刺猬太太家?)
(1)邓小平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谁挑选柏树苗?)
(2)邓小平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邓小平爷爷挑选什么?)
(3)邓小平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邓小平爷爷怎样挑选柏树苗?)
(4)邓小平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邓小平爷爷挑选什么样的柏树苗?)
20、看图写话。
【看看图】图中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用用词】上学 放学 看望 高兴
【动动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