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共同点是:有6个面,相对的面( )和( )一样,它们都有( )个顶点,( )条棱。
2、有9瓶酱油,其中8瓶的质量相同,另一瓶的质量稍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瓶质量稍轻的酱油。
3、把4个棱长是2dm的正方体顺次拼成一排,变成一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减少________dm2.
4、3个是(______),
里面着(______)个
,2里面有(______)个
。
5、填空。
(1)x+50=123
x+50-(____)=123-(____)
x=(_____)
(2)x-35=48
x-35+(____)=48+(____)
x=(_____)
6、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不计),它的棱长是_______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7、单位换算
6立方米=(_____)立方分米 3400立方厘米=(_______)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_______)立方分米 4立方米=(_____)立方厘米
2.75升=(_______)毫升 2700毫升=(_____)升 2.6升=(_____)立方分米
3650cm3=(______)mL=(______)L 8509dm3=(______)m3(______)dm3
8、若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4cm,那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之和是(______)cm。
9、如图,将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0、以灯塔为观测点。
(1)A岛的位置是____偏____方向上,距离灯塔____米。
(2)B岛的位置是____偏____方向上,距离灯塔____米。
(3)C岛的位置是____偏____方向上,距离灯塔____米。
11、棱长是6米的正方体,体积与表面积一样大。(______)
12、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________)
13、求平均数用到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______)
14、一批衣服卖出,还剩
.(____)
15、。(______)
16、分别写有4,5,6的三张卡片,每次抽1张,抽到2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
17、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与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与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比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与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18、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7 B.51 C.3 D.1
19、爸爸在一个底面积为51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鱼缸里放了一个假山石,水面上升了3厘米。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是( )。
A.17厘米
B.153立方分米
C.15.3立方分米
D.1530立方厘米
20、( )化简后得。
A.
B.
C.
21、一个分数的分子乘4,分母不变,这个分数( )。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4倍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
22、小涛、小华、小丽三人每两人互相通了一次电话,一共通了 ( )次电话。
A.3
B.5
C.6
23、把下列分数能约分的约分。
,
,
,
,
,
,
,
,
24、解方程。
x÷1.2=1.2 4x+2.1=8.5 10x-7.5x=30
25、解下列方程.12.5x-6.5x=4.2
x=________
26、一节数学课40分钟,张老师讲课用了小时,学生自主探究用了
小时,小组交流用了
小时,其余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学生独立做作业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7、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小组采集了千克,第二小组采集了
千克,第三小组采集的比第一、二小组的总数少
千克。第三小组采集了多少千克?
28、赵芳、钱江、孙梅、李海4个人分别看同一本书,两天后,他们分别看了这本书的,
,
和
。请把他们看书的多少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29、有两根绳分别长12分米和18分米,把他们切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每段最多多少分米?一共能切多少段?
30、在下图中表示出×
。
|
|
|
|
|
|
|
|
|
|
|
|
|
|
|
( )×( )=( )
3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4厘米、5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它们的体积相等吗?
32、一本书共有14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第三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33、3路公交车每6分发一次车,5路公交车每8分发一次车。这两路公交车同时从车站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两路公交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