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承德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罗某以等丈夫一同上车为名,不听劝告,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阻拦高铁发车,实在不可理喻

    ②领导干部必须站位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③拍摄儿童时应该遵循儿童好动的天性,善于抓取儿童有趣的动作和表情,就可以拍摄到栩栩如生的画面。

    ④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到自己,对待群众态度蛮横,甚嚣尘上,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⑤美联社在机器写作之外,启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全面引入机器新闻人的始作俑者

    ⑥5年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2、“摽梅之年”是说女子已到什么年龄?(  

    A.可独自玩耍 B.出嫁 C.生子 D.人老珠黄

  •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7 年是中澳旅游年,澳大利亚与中国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放航空协议,实施了重大的签证革,从而促进了游客数量的显著增长。

    B. 中国人民在一次次奋起反抗并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C. 美国政府封杀中兴只会让中国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科技,从而进一步减少对美国公司的依赖,最终将发展成为美国最强劲的竞争项目。

    D. 第一、二批19 家改革工作试点企业正有序推进,已有8 家企业基本完成公司治理重构、新公司设立、外部引资、业务链条拓展等试点主体任务。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它们在各国的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B.于2011年正式开通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C.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和低级庸俗的东西。

    D.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开启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树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 5、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写书人应做到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这无疑需要作者有更高的水平,花更大的力气。而眼下难寻________而有分量的作品。

    ②读书如“隐身串门”。要拜谒有名的作者,不必事前打招呼,也不怕扰了主人________,翻过几页就可登堂入室。

    ③朝鲜说,有关定期举行离散家属团聚活动的问题是涉及人道主义的重大事宜,________目前的韩朝关系,这并不是可以通过韩朝红十字会之间的协商来解决的问题。

    A.简朴 清净 鉴于

    B.简朴 清静 基于

    C.俭朴 清净 基于

    D.俭朴 清静 鉴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展示了人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屈骚的解读中反观自我,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找到自己。

    由此可见,“诗骚传统”实际上就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历代能得此传统之真义的文人,才是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立足当下文学时代性、民族性缺乏的现状,借助于对诗骚传统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再阐释和再承续,我们便可以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找回那使人的信念清澈明晰的真理。

    (摘编自《论“诗骚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化是“诗骚”传统形成的重要环节,二者虽然并称,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

    B. “诗骚”传统是《诗经》“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

    C. 《诗》《骚》内涵丰富,都涵盖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处事原则、人生观念、优秀品质、价值系统等方面。

    D. 诗骚传统中蕴含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先秦时期强调实际和辩证的理性思维特点。

    2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针对新时期当代文学缺少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问题,提出了发扬“诗骚传统”以解决该问题的观点。

    B. 文章通过“诗”“骚”不同内涵的对比,突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

    C. 文章从社会责任、重塑国民灵魂、价值引领三个方面阐述了发扬“诗骚传统”对于当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D. 文章通过“诗骚传统”的丰富蕴涵对历代文人产生重要影响的阐述,论证了当代文学发扬这一传统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当代文学中,有些作品不关注现实人生,不传递社会理想,因而没有承担起文学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B. 当代文人如果缺少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和刚毅自省等品质,就无法成为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

    C. 当代文学如果要成为承续中华文脉的载体,就需要在精神内涵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传承发扬“诗骚传统”。

    D.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学应致力于“诗骚传统”当代意义的阐释与民族性的重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说,想为君分忧反受指责,他将退隐山林整理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上衣,“_________________”;还要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这样就“___________________”了。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他就爱修饰自己而且习以为常。

    (2)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说,自从蚕丛和鱼凫建国以来四万八千年,蜀国“__________________”;蜀道让能飞善爬的鸟兽都犯愁:黄鹤尚且飞不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西成高铁贯通秦岭,蜀道再也不难了。

    (3)立春时节,北京冬季奥运会比赛如火如荼,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雪游龙”在大雪中贴地飞行,两边树上也挂满了雪花,这让人不禁想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那两句浪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词大会上,主持人请你用杜甫《登高》的两句诗来概括他的晚年际遇和忧国之情。你会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蜩与学鸠起飞后,“________”,有时飞不了多高就落在地上了,所以他们不解地诘问大鹏:“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先以“________”写西南诸峰的特点,再以“_______”点出琅琊山的秀丽。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以“____”鼓励刘禅激发志士勇气,以“____”提醒刘禅要建立自信,这对跋涉在求学路上的当代学子具有启示意义。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起笔便以“________”两句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感慨,这也告诫我们要珍视当下、奋发进取。

    (3)子规即杜鹃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通过子规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或倾诉悲苦哀怨之意,如“________”。

  • 10、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者下句。

    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断肠人,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序交替与时光飞逝,蕴含自然理趣。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自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认为从“变”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谷熟尉李七同年

    穆修

    骑驴登县门,屑屑复何言。

    留馆竺干舍,屡携梅福樽。

    凶荒岐路梗,冰雪岁时昏。

    明日别君去,依然蓬迹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骑驴”去拜访谷熟尉李七,见面后二人内心激动,不知说些什么。

    B.李七将诗人安置在“竺干舍”并携酒来谈心,写出了二人之间友谊的深厚。

    C.尾联照应题目,并指出自己与友人分别后,依旧选择远离世俗,归隐山林。

    D.全诗运用了记叙、描写等多种手法,结构谨严,衔接自然,情感真挚而深婉。

    【2】颈联写得含蓄蕴藉,别有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徒为上郡太守。后广为边郡太守,徒上郡。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前!”前来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按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幕,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晚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B.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C.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D.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家子:汉时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

    B.骑郎将:也称郎中骑将,西汉置,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

    C.典属国:典,仪式;“典属国”即负责与附属国外交事务的官员,秩二千石。

    D.转:迁官转任。与“迁”“调”“徙”一样都有“调动官职”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擅长骑射,屡立战功。因家传射技非凡,他既能在萧关与匈奴的对战中杀敌众多,也能在追敌时精准射杀。

    B.李广恃才自负,不顾安危。因相信自己才气无双,骁勇能战,他多次与匈奴作战,引发他人对其生命安全的担忧。

    C.李广智勇双全,处乱不惊。面对匈奴数千骑兵,他大胆冷静地命令士卒下马解鞍,制造诱敌假象,成功吓退敌兵。

    D.李广随机应变,巧妙脱身。虽被胡骑捉拿,却以假死迷惑敌人,使其放松警惕,而他伺机而动,抢得胡马迅速逃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这三种模式:①“静音”模式:调成“静音”模式的人生,让我们专注提升自己。②“闯关”模式:人生就是一场“打怪升级”的过程,每天都精力充沛。③“飞行”模式:学会与自己独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正值青春的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