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忻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词填空。

    启示 启事

    (1)我见到报上的“征文(   )”,马上给这家报纸投稿。

    (2)人们从蝙蝠的身上得到( ),发明了雷达。

    居然 果然

    (1)没过几个月,(   )收获了。

    (2)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到了中午(   )下起雨来。

    爱慕 羡慕 敬慕

    (1)看着小华站在领奖台上,我心里可真(   )。

    (2)她是一个(   )虚荣的人。

    (3)这些英雄实在让人(   )。

     

  • 2、《昆虫记》中,菜虫象是一种(       

    A.大象

    B.家禽

    C.鸟类

    D.昆虫

  • 3、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挺脱       肢体          衔接            手急眼快

    B.威严       喉咙          包袱            半信半疑

    C.难堪       轰然            屏障          天衣无缝

    D.无疑       格局          揩眼泪        膀大腰粗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汉字多有趣!你对汉字了解多少?快来试一试吧!

    (1)下列图片是“____”字的演变图,表示屋里养了一头大腹便便的猪。

    (2)下面的字你认识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一则课外搜集的谐音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语境填空

    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为新时代中国的少年,要记住梁启超先生的话:“少年强则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________于地球”:同时要懂得珍惜时光,不忘陶渊明的教诲:“盛年不重来,一日____。及时当勉励,岁月_________”;还要注重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如“_________,克俭于家”、“一粥一饭,当思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________”等等。

  • 6、把成语补充完整。

      (   )(   )之客 (   )(   )思索 危峰(   )(   )

    (   )发(   )中   花(   )叶(   )   一丝(   )(   )

    天(   )地(   )       房(   )屋(   )    (   )(   )学射

  • 7、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请罪       应接不( )       众星( )

    ( )挂肚       ( )异宝       难以( )

    (1)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______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最近王阿姨身体不好,这让在外地上学的女儿______

  • 8、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   )   窗(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材料一

    ①对人类来说,猫并不是一种忠实的动物,人们驯养猫主要是想让它们消灭老鼠。

    ②猫是漂亮可爱的。它们的皮毛总是无比光滑,甚至在夜晚抚摸它们的时候,能看见皮毛在闪光。此外,它们的眼睛在黑夜里也会发光,如两颗宝石,将在白天吸收的阳光释放。

    ③猫生性狡猾,而且非常虚伪。当猫足够大时,它们会变得更加狡猾,时时刻刻都在迎合、奉承主人。此外,猫还喜欢掠夺,在掠夺中也透着狡猾。比如,它们看中一个毛线团后往往不露声色,掠夺得手之后会迅速逃出老远,被人呼唤才会返回。

    ④狗对人类绝对忠心,但是猫不是这样,它们不是什么时候都愿意接受主人的友善。从表面来说,猫与人类相处融,但它们不会主动学习如何融入人类的生活。它们常常不解的目光望看人们,而且不会直接接触喜欢的人,总是绕着圈子接近人。它们喜欢人们的抚摸,因为抚摸会让它们觉得非常舒服。一般来说,忠诚的动物与人类的感情都非常亲密,但猫与人类相处只是为了得到宠爱。由于这种天性,猫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治,但它们与狗难以和睦相处,狗是正直的动物,不会客气地对待自己憎恶的猫。

    ⑤猫的天性直接影响到它们的性情。虽然它们外表漂亮,身手敏捷,讨人喜欢,可是它们喜欢伤害其他小动物。当猫看到关在笼中的小鸟时,常常蹲在笼子旁边,试图把爪子伸进笼子,伤害笼中的小乌。尽管猫没有接受过训练,但它们在捕捉猎物时,身手非常灵活。它们善于跳跃,能在高墙上若无其事地散步,即使从高空中落下也可在空中改变姿势,轻盈准确地落地。这一点,即使是受过良好训练的狗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猫往往不会主动去寻找隐藏的猎物,但它们会时刻备战,一旦发现猎物就马上发起冲锋。

    ⑥猫生来就畏惧水、讨厌异味、害怕寒冷。它们喜欢待在阳光下或是壁炉旁等温暖的地方,总是将最柔软的东西铺在自己的住所中,就像是给床上铺了一层舒适的棉被。人们总叫它们“懒猫”,这可是委屈了猫。它们的睡眠比较浅,但总是装出一副熟睡的样子。其实,它们大多数时间应该算是在“假寐”,或者叫作闭目养神。它们常常慢慢行走,而且不会发出一丝声音。它们特别爱洁净,常常在距离自己住所很远的地方排泄,然后用泥土将自己的排泄物掩埋起来。

    材料二

    猫在一天中有14~15小时在睡眠中度过,还有的猫,要睡20小时以上。猫是狩猎动物。为了能敏锐地感觉到外界的一切动静,它们睡得不是很死,只有4~5小时是真睡。

    材料三

    猫耳多直立;眼大而圆,瞳孔调节功能强;面部较丰满;听觉和嗅觉灵敏。前肢5趾,后肢4趾;爪尖锐,可伸缩:足下有柔软的肉垫,可起缓冲作用,利于蹑足靠近并击猎物,善于爬树。触须感觉功能强,利于黑夜行动。

    【1】根据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把表格补充完整。

    段落

    描的特点

    能说明其特点的语句

    说明方法

    ____

    时时刻刻都在迎合、奉承主人

    ____

    看中一个毛线团先不露声色,得手后迅速逃跑

    举例子

    ____

    ____

    作比较

    ____

    ____

    ____

    善于跳跃,即使是受过良好训

    练的狗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____

    【2】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

    A.形象地说明猫害怕寒冷,喜欢温暖

    B.具体地说明猫喜欢装饰自己的住所

    C.准确地说明猫畏惧水且讨厌异味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同样是描写猫“睡眼”的特点,表达上有所不同。你喜欢哪个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我阅读了材料______________后,对猫有了新得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继续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商鞅南门立木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这天清晨,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在南门城墙上挂出告示,下令: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朝廷就赏给他十两黄金。

    这个消息立刻在全城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涌向南门,拥在大木柱的四周。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黄金十两。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这位新来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是没人去碰那根木头。更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人,怕惹是生非,自讨苦吃,悄悄地溜走了。因此,尽管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百上千,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下令道: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告示挂出后不久,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商鞅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的语句。

    3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里的喜笑颜开是指___________。他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____________,还因为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商鞅的____________描写,表明商鞅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商鞅立木取信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想给商鞅点赞,你想怎么说?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给女儿的一封信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

    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死的”“活的”这两个词都加了引号,表示引用。

    B.这句话强调了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所变化。

    C.这句话强调了书本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如果用心去思考,并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就会受益无穷。

    【2】文中作者用“种番茄”来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给女儿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①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的_____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画线句子②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______

    【3】本文的题目是“父亲的爱”,为什么作者写了很多母爱的表现呢?( )

    A.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感受到了母爱。

    B.因为作者是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C.因为母爱比父爱更加深厚,更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D.因为母爱与父爱是联系在一起的,写父爱必须写母爱。

    【4】通过阅读文章,你觉得文中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大马

    小时候,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一玩,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蓖麻秆带给我们孩子快乐,是在秋天里。蓖麻作为油料作物,它的秆子不像玉米秆子一样直上直下的只是一根光棍棍,而是枝枝杈杈的,像一棵没有长大的树。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当然,我们决不会直白白地说玩蓖麻秆,我们说骑大马,或是说骑自行车,而我更喜欢说是骑大马。骑大马多好啊,脚踩马镫,手执马缰,尽显勃发英姿,何其威武雄壮!因此一看见大人们在收割蓖麻,我们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就会身不由己走到近前去。大人们也挺理解我们挺配合我们的,见我们过来了,就会说:别来这儿碍手碍脚的,去,骑大马吧。说着就用镰刀砍下一棵蓖麻秆,噌噌几下将枝枝梢梢砍个干净,只留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字了,而那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我们手握马缰,将蓖麻秆往两腿间一夹,嘴里得儿——一声,就开始发了,一个个在房前屋后左街右巷狂奔一气。我们玩打仗,大有骏马奔驰保边疆之势;也玩娶媳妇,嘴里还会喊几句:新媳妇,作怪哩,不吃馍馍吃菜哩。还比赛谁的大马跑得快,一个个小伙伴拼尽全力,快要吐血。我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却乐此不疲,痛快至极,直到玩得人困,——是的,人困废,人困了,是不会乏的,只能废,不是这儿折了,就是那儿断了——于是我们一个个像吃了败仗的将军,将蓖麻秆随手一扔,拖着沉重的双腿,灰头土脸,低头耷脑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骑大马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历历在目。我禁不住便想,孩子时候真好啊,对什么似乎都抱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即使就这么一根简简单单的蓖麻秆,却也可以玩出绝好的兴致来。而现在,万念俱灭一般,不论干什么——年龄老大不小了,还是别说玩了吧——都提不起半点兴致来,于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老了。而人如果老了,却仍能始终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心,那又该多好啊!

    此刻,神思沉浸在遥远的童年的记忆里,我仿佛又一次骑上大马了,耳际隐约响起得儿——一声喊,我似乎脚下生风,又骑着大马狂奔起来……

    【1】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小时候玩的游戏是(  )

    A.骑大马。

    B.骑自行车。

    C.把蓖麻秆当“大马”或“自行车”骑。

    【2】骑“大马”的季节是秋季,从(  )中可知道。

    A.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B.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

    【3】骑“大马”得有“马”,“马”是怎么来的?作者具体写出了大人一连串的动作:用镰刀________一棵蓖麻秆,将枝枝梢梢________个干净,只______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

    【4】在骑“大马”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类文阅读

    为什么要爱国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的民族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天然的、血缘上的爱国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即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无论哪个民族①都是如此,一概不能例外。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②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伴随终身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的第一个理由,天然的无可争辩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关心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国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她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唾弃。

    1(理解词语)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成四字词语。

    (1)①处画线句可以用____这个词语替换。

    A.概莫能外 B.一概而论 C.气概不凡 D.以偏概全

    (2)②处画线句可以用____这个词语替换。

    A.含沙射影 B.如影随形 C.刀光剑影 D.形单影只

    2(品析词句)读文中画“﹏﹏”的句子,结合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

    《可爱的中国》的写作背景:1935年5月2日,当时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还没爆发,但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已使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而此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边奉行不抵抗政策,一边仍在大规模围剿共产党人。方志敏在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司令,但在行军的路上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落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手中。《可爱的中国》就是方志敏被捕后在监狱中写下的。

    (1)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中的“母亲”指____,“四万万的孩子”指____

    A.中国 B.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C.中国人民 D.国民党反动派

    (2)结合资料,理解“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这句话中蕴含的情感,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

    A.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肆意占领中国领土、欺侮中国人民的痛恨与愤怒。

    B.表达了对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残酷围剿共产党人的愤怒与控诉。

    C.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祖国母亲遭受苦难和中国人民遭受蹂躏的悲痛与愤怒。

    D.祖国母亲痛恨孩子不争气,不能为自己增光添彩。

    3(信息提取)短文告诉我们爱国的两个理由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个性感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  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  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不去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  竭尽全力)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  竟然)越过。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确切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______

    (2)小镇居民故意将牢门没有上锁,让胡汀尼搞不清其中的缘由,由此考验了这位大师。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揭示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胡汀尼是一位魔术大师,他的绝活是__________,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居民的挑战,他__________。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5写写你读了短文后,从下列句子中悟出了什么,注意画线的词语。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说“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你的见闻,对这位一代魔术大师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对他提些建议。可以举个事例来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______: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消息

    3按课文内容在( )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4文中画“   ”的句子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作用。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想到如今成了一片废墟,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

    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1第一句中的只有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尔基的儿子种花草的原因是(   )。

    A. 岛上生活无聊,种花草很好玩。   B. 给爸爸留下鲜花,对父爱的一种回报。

    3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向父母表达的呢?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鹦鹉头上有一撮毛,像一顶绿色的帽子,更像那美丽的凤头;脖子是黄澄澄的芒果色,好像一位时尚的大小姐系着一块黄色的纱巾;蓝色的翅膀,就像两小块蓝锦缎似的;胸部像白里透红的大桃子;锐利的爪子显得它不再是高雅的小姐,忽然间变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扁平的尾巴,好像一把大大的扇子正在不停地上下扇动着。这只鹦鹉全身色彩斑斓,百看不厌!我想可以和凤凰相提并论了。

    【1】短文描写了鹦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从__________、先__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鹦鹉的。

    【3】文中画“ ”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外文本,完成问题。

    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

    ①纳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如果说20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②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③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⑤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1仔细阅读选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内打上“√”或“×”。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纳米。______

    (2)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物质。______

    (3)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纳米物质的新奇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______

    (4)“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__

    (5)选文第③自然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______

    (6)选文第②自然段第一句话是一个设问句。______

    2选文第②自然段画“__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④自然段,补充完成下面的提纲。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运输小槐米到全国各地。(改成字句)

    2.我喜欢吃很多水果,如苹果、西瓜、草莓等。(修改病句)

     

  • 21、按要求改句子。

    1.把他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改为字句)

    蝈蝈不肯叫。(改为疑问句)

     

  • 22、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收集大臣来商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端午节

    要求:(1)把过端午的故事写下来;(2)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