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苏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B.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C.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的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D.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三四天不成问题。

  •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地其黄(脚踏着)

    B.众星月(环绕)

    C.死去知万事空(第一)

    D.万马齐究可哀(沉默)

  • 3、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擂(léi)鼓               拟(nì)定           参谋(móu)

    B.绷(bēng)带           倭(wō)瓜           威吓(hè)

    C.秉(bǐng)性           镌(juān)刻       燕(yàn)园

    D.崩(bèng) 裂           晦(méi)气           闲逛(kuàng)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 )不自( )       ( )( )

    ( )( )挠腮       ( )( )     ( )( )

  • 5、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qiǎo   shēn duàn   jiāo jí   táng dài   jìng xi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gū liang   ēn huì   yōu rán   bō zhòng   jiāo hu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7、《黄帝》一文主要从 四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

     

  •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______,它们联结着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的情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赞扬了搭石____________的精神和乡亲们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2)《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种事物的速度,告诉我们,在宇宙中,_____的速度更快。

    (3)《白鹭》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卢浮宫上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4)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 10、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爱在身后二十米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外面漆黑一片,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也在假装勇敢。

    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

    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们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那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勵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刺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给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怕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承想却辜负了父亲的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开脚步的时候……

    (选文有删节)

    1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能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

    拒绝父亲,假装勇敢____________看见伤疤,信以为真____________

    2第⑧自然段中写道: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怎样理解心却在流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处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章第⑩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全文中第⑨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 zū)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 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ú)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i shi)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选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用“√”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 似乎——____ 颤动——____

    【4】选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5】你从选文画线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山庄湖色

    ①避暑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园林之一。它虽然名为山庄,但规模是很庞大的,那随着山势蜿蜓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

    ②当你走进山庄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玲珑精巧的宫殿区,而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和景色明丽的湖区。漫游山庄诸胜时,你就会亲身领略到,那以山林野趣为特色的塞外风光,远比挂在墙上的名画更有生命力,更富牵襟扯裾的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庄里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一处胜景,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③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入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它,它有着一种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在我看来,它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它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

    ④塞湖是上湖、下湖、澄湖、银湖、镜湖、如意湖六湖的总称。A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激,像多情少女的眼睛。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它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当人们为这湖上的奇观深深陶醉,一时竟闹不清究竟是湖水飞到了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塞湖的时候,朝日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B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

    ⑤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进了湖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1】填空。

    (1)文章先整体介绍______,接着重点写______。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2)在第④自然段中,A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的表达方法,表现了______;B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的表达方法,突显了______

    (3)在“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这句话中,“胭脂”指的是______,“碧玉”指的是______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整体评价塞湖的句子。

  • 13、阅读理解。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颖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裏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

    (2)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古典名著《___》,“四大名著”的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有许多成语都出自这本书,请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再写两个出自这本书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刘备送徐庶出城的情节,表现了两人间____________之情。

    4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师恩难忘(节选)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文中写听课时的表现的词是___________

    2的表现说明田老师的课讲得(填成语)_________,从而表明田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老师。

    3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句中用       比喻       

    4师恩难忘。请你用诗句赞美一下老师,或者用一、两句话感谢一下教过你的老师(不少于50字,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

    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例外,真诚最稀缺。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上的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站在座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他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盖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的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的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宿 )境 )取

       )以求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嫌弃——  

    清晰——          

    3仔细阅读短文填空。

    故事发生的地点:( );

    时间:( );

    人物:(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4从文中摘抄出表现服务员热心助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抄出表现老夫妇知恩图报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你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以真诚回报,甚至使你获得成功。

    B. 你帮助别人成功,别人也会让你成功。这是一种交换。

    C.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16、阅读二:请认真阅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学习已经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琬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注释]①睃(suō):斜着眼睛看。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敛声息语:____

    瞻前顾后____

    【2】阅读文章,照样子对母亲时快时慢的剥豆速度做出梳理,并填写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我”的表现

    慢下来

    ____

    ____

    紧了许多

    “我”的内心

    让儿子赢,使他多一些自信。

    ____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中两处画“一”的句子,思考: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____

    ____

    【5】读了短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吧。

    ____

  • 17、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__________

    【2】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3】下列对第③段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暗示了故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情节

    B.是与母亲的“约定”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王一民克服千辛万苦创造出孝与爱的奇迹

    C.母亲99岁了还吵着去看世界,“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实在不可理喻

    D.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王一民的孝心超越了国界

    【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这对“夕阳红”年龄的母子的旅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

    包饺子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jié)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③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shà)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她自己和爸爸却吃着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hūn),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让妈妈吃得开心的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有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媽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是梳理记事类文章内容的好方法。本文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件有两个:一件是____________,另一件是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根据要求回答。(4分

    (1)读第②段画横线的细节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⑦段画波浪线的这个“场景”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里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饺子表达了家人间浓浓的亲情,请借一个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鼓励的魅力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

    这天,他给3位顾客理完发,顾客都不太满意,可是听完师傅的话都满意地告辞了。

    晚上打烊,徒弟愣诱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我没有一次做对了。”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借,每一件事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外。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是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人,在鼓励中扬起生活的风帆,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鼓励中创造奇迹。鼓励他人既是处世的艺术,又是做人的美德。被鼓励的人心怀感激,恰是对鼓励者最好的回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在短文中找一找.填一填。

    (1)晚上打烊,徒弟( )问师傅。

    (2)师傅( )笑道。

    (3)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 )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 )了。

    【2】想一想,填一填。

    (1)短文中有( )次对话。

    (2)师傅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徒弟是希望他( )

    【3】用短文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鼓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是……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选。

    对短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       

    A.这段话概括了鼓励的作用。

    B.被鼓励的人一定要懂得回报他人。

    C.告诉我们应该学会鼓励他人,同时接受鼓励要心存感激。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仿写句子)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

  • 21、根据“果实”的不同意思分别写两个句子。

    ①表示“植物体的一部分”_____

    ②表示“努力的成果”_____

  • 22、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1.太阳离我们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想起来就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