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枫桥夜泊》中的作者夜晚住宿在( )
A.姑苏城
B.寒山寺
C.旅馆里
D.客船上
2、下面和“情不自禁”中“禁”字义相同的是( )
A.禁止
B.禁军
C.忍俊不禁
D.禁锢
3、对号入座。请将合适的词填在相应的位置。
强烈 热烈 激烈
(1)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捅用马蜂窝的 愿望。
(2)经过 的战斗,八路军占领了战略要地。
激情 热情 志气 勇气
(3)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 和 。
(4)周末,我们去姑妈家时受到了 的招待。
(5)邻居都说小张是个有 的孩子。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____________
2.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____________
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____________
5、古诗文填空。
1.弟弟学习一点也不努力,整天想着玩,哥哥便用岳飞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他。
2.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告诉我们要写出鲜活的文章就得投身生活实践中。宋朝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经典的书读百遍不会厌倦,仔细思考后其中的深意就明白了。
3.诗词中有情,从“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中我体会到了陆游真挚的爱国之情:从“________________,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中我体会到了纳兰性德浓浓的思乡之情。
6、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脊梁 ( )的土地 ( )的大海
( )的日出 ( )的寂静 ( )的一分钟
7、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将序号写在句中横线上
①( )中不足 ②负( )请罪 ③金碧辉( ) ④不计( )数
⑤( )天动地 ⑥心( )神怡 ⑦理所当( ) ⑧一知( )解
驻足在故宫那___________的大殿前。人们不觉心生敬畏。
今年国庆节,爸爸带我去环球影城啦!不过__________的是那天一直下雨,真把我冻坏了。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指的是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可不能忘了本啊!”
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换成成语“__________”,妈妈说这话是提醒我们要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短文
生命的价值
①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②院长总.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④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⑤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⑥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这块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
⑦“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1】请写出本文的六要素。
(1)时间:( )(2)地点:( )
(3)人物:( )(4)事情的起因:( )
(5)经过:( )(6)结果:( )
【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中加点字“竟”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通的石头为什么成了稀世珍宝?(请用文中的话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点段落品析。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仿写词语。
人影绰绰(ABCC)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引用
B.比喻
【3】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场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
11、课内阅读。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这段话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2】语段以______为例,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地道的结构。
【3】这里介绍的“洞”的特点是( )
A.非常的大,不气闷,不暗
B.不是很大,不气闷,很亮
C.非常的大,有点闷,不暗
【4】本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2、 八哥之谜
①小时候,我只养过叫作“小雀儿”的鸟。父亲说:“鸟儿在天上飞,边飞边唱歌,自由自在,那才是鸟儿的生活。”所以,我一直想逮一只会唱歌的鸟儿,装在笼中养。
②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有一窝八哥,我就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我听到了一丝儿稚嫩的声音,就像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嫩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用梯子也够不着,如果从城墙顶上顺绳子滑下来,也许能抓到小鸟,可是我又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窝神秘的八哥,急得心怦怦乱跳。
③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手扣着墙上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窝八哥掏到手。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飞回到窝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又从窝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是在咒骂我。有几次,我的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
④我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反抗。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
味,再往上攀登一两米,就能够着八哥了……
⑤“ ”我暗暗对自己说。
⑥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一些异样——没有听见小八哥的声息。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像死了一样。我顿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搬走了。我伤心地趴在城墙下,小八哥还没长到可以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膀的扶托下逃到远方?有没有出现什么危险?我真希望它们一家飞到了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⑦爸爸得知这件事后,深思了一会儿,对我说:“小鸟是自己飞走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会长大长硬的。”
⑧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窝小八哥。
【1】把“我一辈也不会忘记这窝小八哥”改成反问句,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 ”画出具体描写小八哥的句子。
【3】写出文章第②③④自然段的段意。
(1)第②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画“ ”的地方填上恰当的内容。
【5】文题中的“谜”指的是什么?可能的谜底有哪两个?
(1)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
地球存在至今已经有46亿年了,人类的出现只有很短的时间,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至今只有短短的七八千年。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地球的存在时间比作一年,那么人类存在的时间则是一天,人类步入文明的时间更不到两秒。( )在这短短的两秒内,人类花光了地球宝藏的百分之六十。
【1】联系语段,把你认为选项中最适合的那个词语填写在短文括号里。
A.因为 B.虽然 C.但 D.还 E.如果 F.所以
【2】写出和下面的数字作比较的数字。再说说作比较的好处。
A.地球存在至今已经有46亿年了。(_______)
B.如果把地球的存在时间比作一年。(______)
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写出你的感受。在这短短的两秒内,人类花光了地球宝藏的百分之六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乐园。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xiāo xuē)苹果,船却(突然 忽然)(猛烈 剧烈)地摇晃。父亲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抖动 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他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天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xì jì)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伤心)。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体解剖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正确 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保持 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他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 )。你还可以再写一个类似的词语:( )。
3.“这是医学上罕见的奇迹”是指:
4.认真读文章,想一想:为什么首席医生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5、阅读理解。
金字塔夕照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作者开篇写道“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
【2】请将文中与“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相关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思考,下列不是作者围绕金字塔的“金色”写的一项是( )
A.远远望去,沙漠开阔而雄浑。
B.“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非常绝妙。
C.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让人产生怀古幽思。
【4】由眼前的金字塔,作者产生了哪些奇妙的联想?
__________
16、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代文阅读。
①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②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③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④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⑤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⑥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第③自然段中“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已经特别多。
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3】文中哪句话表现了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请用“ ”画出。
【4】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态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读第③自然段,填一填。
微笑→______→______
【5】文中的姑娘、女儿、老人都很善良,根据具体表现,完成图表。
【6】短文从神态、动作、语言三个方面写出了姑娘、女儿、老人内心的善良。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没有一场考试能决定你的未来
①我不记得我的高中生活是怎么结束的了,最后一堂课老师是怎么收尾的,我们有没有哭;我甚至不记得我在哪个考点考的试,前后左右坐的陌生同学长什么样子,有没有发生任何好玩或惊险的事情……
②最后一科铃响,全体起立,把卷子交给老师,那一刻的心情多么珍贵啊!我在想什么?我竟然都不记得了。但有两个画面忽然跳了出来。
③第一个画面,是最后一科考完之后,我随着人潮在走廊经过一间又一间教室,看到许多监考老师在封卷。忽然在一扇门前听到了哭声。一个女生跪下去,死死抱着监考老师的大腿,不断重复:“你让我填上吧,求求你了,否则我的人生就全完了。”
④我只经过这扇门,短短几秒钟,可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年轻的时候我也一样,在每一个错失的机会和每一次遗憾的失败面前痛哭流涕,轻易地认定:我要完了。但我不想嘲笑曾经的自己和那位陌生姑娘。我说过的,以过来人的眼光看,高考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土丘。但当时这个土丘离你足够近,也足以遮蔽你的全部视线。
⑤谁能苛责我们呢?18岁,我们还不懂人生,自然以为它特别容易就会完蛋。凭什么人生要靠一场偶然性如此之大的考试来决定命运?凭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直到今天……
⑥被抱住大腿的中年女老师并没有骂那个女孩,也没有流露出不耐烦,只是安静地站着,抱着封好的卷子,平静地一遍遍重复:“人生不会完的。”我猜,那位和我同龄的陌生姑娘如果还记得这句话,她一定会赞同。我们已经绕过了那个小土丘,后来又翻过了一些更高的山。成功了,便获得更多的选择权、更大的赢面;失败了,就收获一段经历,生长出更多的悲悯,去滋养生命的丰实,然后继续努力,把收缩的赢面再扩大,最后赢取属于自己的人生。
⑦哦,还记得我刚才说的是两个画面吧。第二个画面是光芒。我高考的时候下了整整两天的雨,结束的时候天还是阴的,等我坐上车,车开起来,忽然看到前方的云散了。还没落下去的太阳,就这样绽放出一线光芒。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第②段中“两个画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加点词语,说说下面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1)一个女生跪下去,死死抱着监考老师的大腿,不断重复:“你让我填上吧,求求你了,否则我的人生就全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抱住大腿的中年女老师并没有骂那个女孩,也没有流露出不耐烦,只是安静地站着,抱着封好的卷子,平静地一遍遍重复:“人生不会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以过来人的眼光看,高考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土丘。但当时这个土丘离你足够近,也足以遮蔽你的全部视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聂 耳
聂耳是我国着名的音乐家。
聂耳很聪明,学习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聂耳拉小提琴常常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一切。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荡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后来,聂耳成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聂耳万分气愤,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战斗的歌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用“ ”画出第2段的段意。
【2】解释下列词语。
(1)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聂耳写的最有名的曲子是_______,这支曲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这支曲子后来被定为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请简单介绍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仿写句子)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
21、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句中划线部分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学会了飞。我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一个令人_______的时刻
要求:(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心情的词,如“忧伤”“悲愤”“高兴”等。
(2)语句通顺,内容生动,情节感人。
(3)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4)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