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
B.我们的老师对待学生很温柔,对待学生的学习却很严厉。
C.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垂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D.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2、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我们必然一事无成。能和划线部分相互替换的一项是( )
A.望眼欲穿
B.气急败坏
C.饮水思源
D.畏首畏尾
3、将“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插入段中的( )较为恰当。
①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
②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伸向前去,一步一匍匐。
③即便这样的母亲,亦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
④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A.句①之前
B.句②之前
C.句③之前
D.句④之前
4、积累运用。
1.__________,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___,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儿》是宋代诗人______写给_______的。诗中表现诗人遗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遗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课文标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小苗”指________,“大树”指 ________,用这个比喻句做标题的好处是_________ _。
同学乙:这篇文章语言非常口语化,我读过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季老先生说的”三贯通”: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丙:季老先生认为:一个小孩起码要背______首诗,______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同学丁: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回答。
( )死如归 ( )羞成怒 不偏不( ) ( )手好闲
(1)贬义词有:
(2)( )死如归的意思是:
(3)仿写具有ABAC特点的词:
7、想一想,填一填。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在《出塞》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而范仲淹则在《岳阳楼记》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岳飞在《满江红》中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积累。
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是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港珠澳大桥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它从设计、建设到通车前后历时十几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我国桥梁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海中部分主体工程、两个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组成。两个口岸人工岛分别是珠澳口岸人工岛和香港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分别是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和香港连接线。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总长约29.6千米,包括约22.9千米长的桥梁段和约6.7千米长的岛隧工程,也就是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5664米长的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内地建设标准最高的桥梁。它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抗16级台风,主梁用钢达42万吨(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桥墩共计224个,浅水区桥墩间距85米,深水区桥墩间距110米。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车前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车程在3小时左右,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则使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通行时间缩短至45分钟左右,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的车程范围。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香港、澳门、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发展都将带来更大的空间。
【1】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_____)
(2)港珠澳大桥由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_____)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_____)
(4)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_____)
(5)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总长29.6千米。(_____)
【2】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画“ ”的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举例子的资料对文中的某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有帮助,该自然段是( )。
一位珠海市民表示,她喜欢去香港游玩、购物,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开车从珠海去香港肯定比之前坐船快。一位生活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的先生,已经开始畅想周末带家人前往珠海度假。
A.第二自然段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 D.第五自然段
【4】下面对文章说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总述再分述 B.不同方面
C.方位顺序 D.先总述再分述后总述
10、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一)(节选)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1】“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像“恋恋不舍”这种结构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嫂子的言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用“____”画出描写牛郎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这段文字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多选)
A.不要再留恋了,哥嫂不喜欢我,那我就走吧。
B.有老牛这个亲密的伙伴相伴就足够了。
C.为了得到这头很惹人喜欢的牛,离开家也没什么。
D.牛郎不喜欢这辆车。
11、荷花
①星期天,我们全家去公园玩。走进大门,我一眼就看见那满池美丽的荷花。
②我们手扶池边的栏杆,欣赏着艳丽的荷花。这时爸爸说:“你们谁能说出荷花的好处。”
③弟弟抢着说:“荷花很香,莲子可以吃。”
④我说:“荷花很美,莲藕可以吃,荷叶还可以入药。”
⑤爸爸说:“荷花的好处的确很多,但有一样最可贵,荷花虽然长在污泥里,可是开出的花却是那样清爽干净。”
⑥妈妈说:“荷花最可贵的就是出污泥而不染。”
⑦“对!”爸爸接着说,“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处于多么复杂的环境中,都要保持高尚的品格。”
⑧我们一边谈论,一边思索,那朵朵荷花似乎更加娇艳了。
【1】弟弟说荷花的好处是________。我说荷花的好处是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爸爸借助荷花说明道理的句子。
【3】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______。
【4】这篇短文是仿照五年级上册课文《______》写的。
12、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我会选。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
D.打比方
【2】请把“引用传说”部分的句子用“ ”画出来。这个神话传说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为“ ”。
【3】这样“引用传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用九个左右的字概括选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郎为什么对那头牛照看得很周到呢?简单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并将原文这样写的好处批注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具体写了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境,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牛郎和老牛关系密切,表现了牛郎善良、勤劳的品质,为下文老牛帮助牛郎与织女结合的情节埋下伏笔
B.写老牛和牛郎关系亲密,反衬了牛郎孤苦无依的苦闷,突出牛郎命运的不幸C.写老牛和牛郎关系亲密,是为了反衬哥哥嫂子对老牛的冷漠无情
C.写老牛和牛郎关系亲密,突出了他们之间相互依靠以及老牛善解人意的情感
14、课外品读
①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②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班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乎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振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
③【a】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b】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c】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d】这无异于是民族精神的自杀。【e】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f】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g】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与伦比的财富。
④罗马废墟,一个千古流传之绝响,一个万世不灭之辉煌。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倾( ) (2)亘( )
【2】文中第②段有两个错别字,用横线在字下标出,将正确的书写在下面字格中。
【3】下面的句子是从第③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 )句和( )句之间。
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
【4】选文在开头写到“真没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这是什么原因呢?
15、课文回顾站。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④段下划线的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第①段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我非常喜爱仙人掌,不仅是喜爱,而且还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仙人掌遍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竟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美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族非常(巨大 庞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相互间并不十分相似,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辩 瓣)状、穗状等等。有的形状奇妙极了,从主茎上伸出一根根平行向上弯曲的分茎,每根茎的直径都宽达几十厘米。远远望去,它活像是一座小山般大的翡翠烛台。仙人掌家族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鹅黄、金粉、猩红、淡蓝……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咀嚼,虽然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滑润,但是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爽,忘掉旅途的疲乏。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终年干旱的地区,严酷的自热条件淘汰了弱者。仙人掌是强者,你剪掉它的茎,等于帮助它繁殖。即使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也会滋生出新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威胁它吗?一棵重37公斤的仙人球,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你若用火烧它,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你对它置之不理,它照样会倔犟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僻壤。
归国前,一位爱画画的朋友要为我作一幅画,以作为对墨西哥的纪念。我对他说:“画仙人掌吧,画一株体现出信仰与生命力的仙人掌。”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些的字词,打上“√”。
【2】绐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加粗词“本色”指的是 。请用“( )”在文中括出相关的语句。
【4】本文第3自然段抓住仙人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写出了仙人掌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仙人掌的________之情。
【5】短文第5自然段揭示了仙人掌令“我”敬佩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最美的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到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④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________________!”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________________,”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_________,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jiǒng)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zǎn)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⑪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⑫“____________。”她依然平静地说。
⑬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噬(shì)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jīn)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不言爱的心啊!
⑭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将相关序号填在( )内。
A.寡言少语 B.豪言壮语 C.甜言蜜语 D.胡言乱语
(1)像蜜糖一样甜的话。( )
(2)说话不多,言语很少。( )
(3)充满英雄气概、豪迈雄壮的话。( )
(4)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说胡话。(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序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A.好好学习 B.家里没有碎花布 C.我也要一个花格子书包 D.我固执地坚持着
【3】阅读第⑦自然段,从中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做的书包意味着什么?(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1】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盛开 chéng( ) shèng( ) 新鲜xiān( )xiǎn( )
【3】用“ ”画出选段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4】用选段中字体加点的词造句。
无论……都……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指纹的秘密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7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地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
【2】指纹就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3】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可以说明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文中加点的词语“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兵士抓住了方志敏。 两个兵士没有从他身上搜出一个铜板。(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照样子写一写某人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体会例句的表达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这座山峰真高。
____________
22、改成反问句。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死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残酷。
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成功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学生,应该用积极的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天地。
好的故事就要与人分享。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你可以加入自己的创作。请大胆展开想象,写写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会发生什么事。要求:题目自拟,文字流畅,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