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语句描述的情景,表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
同学们看见出国考察的张老师回来,一窝蜂似的围了上去。
A.直言不讳 B.怒发冲冠
C.众星拱月 D.理所当然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shì) 堡磊(lěi) 榨油(zhà) 间隔(jiàn)
B.胆怯(qiè) 搭乘(chéng) 晃荡(huàng) 估量(liáng)
C.侵略(luè) 数落(luo) 脊背(jǐ) 龟列(jūn)
D.涨潮(zhǎng) 堆砌(qì) 饱揽(lǎn) 编扎(zā)
3、填入下列对联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鸡司晨风调雨顺
下联:犬守夜
A.丰衣足食
B.安居乐业
C.太平盛世
D.国泰民安
4、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字典,按要求完成练习。
(1)“惠”(huì)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2)根据语境选择“惠”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①惠风和畅,莺飞草长,该去春游了。( )
②清水长流,惠泽百姓,扮靓美丽中国。( )
③他骑马穿行千里草原,把惠民政策带到每一户牧民家中。( )
6、能力拓展营。
人体器官的比喻义
汉语中,常常用人体器官来做一些比喻,如,“手足”比喻“兄弟”, “头脑”常比喻“领袖、领导”……你能指出下面的词语分别可以用人体器官中的什么来替代吗?
“_________”比喻为“口才”。 “_________”比喻为“侦探”。
“_________”比喻为“宝贝”。 “_________”比喻为“线索、条理”。
“_________”比喻为“精力”。 “_________”比喻为“身份、光彩”。
“_________”比喻为“亲信”。 “_________”比喻为“中坚力量”。
“_________”比喻为“亲人”。 “_________”比喻为“手段”。
“_________”比喻为“内心”。 “_________”比喻为“欲望”。
“_________”比喻为“险要之地”。 “_________”比喻为“要害部位。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产生于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____________。
(2)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
(3)每次观看讲述古代边塞战争的影视作品时,看着偏远冷寂的边塞之地,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里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节选自名著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名著的窗口。学了《草船借箭》,我喜欢上了罗贯中的《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三顾茅庐”这些有趣的故事;学了《猴王出世》,我喜欢上了吴承恩的《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三打白骨精”这些令人百看不厌的故事。
8、多音字组词
悄qiǎo( )qiāo( )
累léi( )lěi( )lèi( )
9、阅读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示儿
【宋】陆游
【材料二】:
和平宣言(节选)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拂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1】默写《示儿》,注意每行诗句要居中,上下左右字要对齐,还要注意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2】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开始日期是____________年12月____________日,南京大屠杀持续时间为____________周,在此期间受害人数大约是____________,为此国家设立每年这一天为“国家公祭日”,以此告诉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3】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叫我了,我赶紧伸手去口袋拿参赛证。蓦地,我摸到一张纸条。妈妈写的!
“我相信:你能行!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吧!祝你成功!”
我回头看了看那眼神慌乱的女孩。她父亲正在给她做示范,爷爷忙着给她擦清凉油,妈妈则在一旁为她整衣。
看看女孩,看看我自己,我突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了!
【1】“蓦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纸条上的内容。
【3】“我突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了!”妈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柏树的枝桠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呵,可是真的,慢慢地,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呵,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学习演奏小提琴。____________,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一位少年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呵,真的,真的,有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chuán zhuàn)来了。
那小提琴拉得那么好呵,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一会听来,感到那琴声,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
有时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着一支伴奏曲。
一会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传来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感到这提琴的演奏声,可真是多么好听呵!我____________听着____________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lòu lù)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那村庄里,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么?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蟋蟀演奏的么?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小孩子来听演奏么?……
听呵,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呵,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给文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上在文中横线处。
一边……一边…… 既……又……
……因为…… ……因此……
3.读文章完成填空。
文中作者把蟋蟀想象成____________;把它的叫声想象成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想象成村庄;把____________想象成音乐厅,把____________想象成“好多好多的孩子”。因为作者的丰富想象,让人觉得“月光下的草丛”____________。
4.“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在那个夜间,会出现怎样的场面?(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类文,完成练习。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解释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
(2)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
【2】阅读文章,填一填。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爱抄书、________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的精神。
【3】短文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过渡句,请用“ ”画出来,并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13、阅读中学习方法。
孩子,你是妈妈的世界
儿子,你还小。有无数的机会等着你,有无数条道路供你选择。我只想尽我的能力,给你一个温暖欢乐的童年。愿你有比父母更好的境遇,不必在饥寒屈辱中煎熬;愿你能受到比我们更健全的教育,不再为掩饰着残忍的理想空费热情;愿你有更富于自由选择的人生,不至于为了衣食所苦而耗费聪明才智。
人生终究是没有准的,我更希望你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羁绊,都要去寻找你的海洋、你的森林、你的天空、你的山岭。冲破亲人的溺爱,去开拓你的世界,创造你的生活。
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儿子,你也生活在妈妈的心中。当你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感到劳累不堪、孤独难过的时候,当你被生活的困顿、琐碎折磨得疲惫萎靡的时候,当你被人世之网纠缠得气急败坏的时候,当你被失败的耻辱压迫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当你被成功的虚妄欺骗得痛不欲生的时候,别忘了,这里有一片属于你的平静的港湾。我永远是你的母亲,你永远是我的儿子。(有删改)
【1】我能找出短文中运用了关联词的句子,摘抄下来。(摘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_______写给_______的话,多处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母亲对儿子_______。短文中“我”有三个愿望:一是给孩子_______;二是希望孩子成为_______;三是让孩子有_______。
【3】读了短文,我认为妈妈应该是孩子的( )
A.朋友,可以帮孩子解决任何烦心事。
B.指路明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能够乐观、善良、勇敢地面对生活。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有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小男孩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几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般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写下了批语: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小男孩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这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
“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读完这篇短文,妈妈的眼睛里涌出了两行热泪。她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很——( ) 费劲——( ) 特别——( )
【2】造成小男孩学习吃力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学习很吃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位妈妈般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像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小男孩的作文为什么“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材料及要求,完成练习。
材料一:冰心(199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材料二:《忆读书》信息梳理表
阅读时间 | 阅读书目 | 感受评价 | 好书标准 |
七岁 | ①《三国演义》 | 津津有味,无限期待,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 能引发人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
②《水浒传》 | 尤其欣赏,人物描写生动。 | 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 |
③《荡寇志》 |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 ||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 ④《红楼梦》 | 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感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 耐人寻味。 |
1980年后 | ⑤《西游记》 | 精彩 | 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 |
⑥《封神榜》 | 烦琐 | ||
⑦现代文艺作品 | 有的堆砌华丽词句,无病呻吟;有的满带着真情实感,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 满带真情实感,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1】材料阅读二,完成练习。
(1)读“阅读书目”,选择合适答案填空(填序号):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冰心从童年读到中年,越读越觉得耐人寻味的是《_______》,引发她对章回小说兴趣的是《_____》。
(2)读“好书标准”,提取相关信息,整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经久不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在《忆读书》结尾处写道:“读书好(______),多读书(______),读好书(______)。”这句话有三层意思,请选择相应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博览群书 ②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③开卷有益
【3】材料一告诉我们:冰心不仅是“世纪老人”,更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请从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中分析出两点原因。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是否完全赞同这个观点?请先表明你的观点,再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资料信息,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位同学是某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他爸爸今年40岁,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下班回家后总喜欢打手机游戏,刷微信朋友圈。假如你就是这位同学,你能否根据爸爸的情况,从材料二中选择一本合适的书推荐给爸爸读,并简要写下推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儿,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儿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______)
(2)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1)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 ”
(2)短文写了侄儿向 感恩,“我”向 和 感恩, 向 感恩。
【3】文中画线的句子意思是说( )。
A. 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 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请你用“ ”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几个句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感触颇深。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课文,答问题。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话让作者一生受用不尽。课文写了作者经历的哪几件事,说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
18、阅读。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苏炳添
①苏炳添,1989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一个普通农家。他从小就喜欢在泥地里奔跑,像个追风的少年。他一路奔跑,跑进了学校的田径队,后来又从省田径队跑进了国家田径队,从全运会跑进了奥运会。9秒99,9秒987,9妙92,9秒91……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速度”,被誉为“中国飞人”。
②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世界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圆了中国田径的梦。那一刻,全中国人民沸腾了!那一刻,世界震惊了!那一刻,他创造了历史!他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
③ 。百米跑道上,运动员每快0.001秒,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训练场上,苏炳添一遍又一遍地踏起跑器,一次又一次地回看录像,压低身体向前,起身,冲出跑道,再回到起点,蹲身,冲出跑道……每个动作他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次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万次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他赛道上的辉煌。
④2014年,教练让苏炳添改变起跑脚——让他起跑时,左脚先迈出第一步。然而右脚起跑的习惯已坚持了十多年,要改谈何容易?但是苏炳添毅然接受挑战,像重新学习跑步一样,他坚持毎天练习起跑几百次,即使走路也模仿起跑的姿势,连睡觉也在思考如何起跑更完美,做梦也在练习起跑。运动员要改变多年养成的起跑习惯,至少要两年。勤奋刻苦的苏炳添只用了7个月就改变了这个习惯。
⑤2019年,苏炳添因腰伤退出两项重要比赛,当时外界也对30岁的他能否坚持到东京奥运会提出质疑。但他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走出低谷,以良好的状态备战奥运会,并在奥运会上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惊天成绩。苏炳添用自强不息的拼劲和自我超越的勇气诠释了体育精神的内涵。
⑥为了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苏炳添生活上非常自律。春节期间家庭聚会苏炳添也滴酒不沾,从不吃运动员禁忌食物。2014年开始,苏炳添坚持每天晚上10点一过就关手机睡觉。有的运动员拿了好成绩,当晚会狂欢到凌晨。而苏炳添即使成绩再惊艳,作息时间也不会改变。
⑦2022年3月,苏炳添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那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梦想而奋斗。
【1】苏炳添最辉煌的成就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句子。
【2】苏炳添被誉为“中国飞人”的理由是( )
A.他从小就喜欢跑步
B.他训练非常刻苦
C.他一次又一此刷新了“中国速度”
D.他非常自律
【3】最适合形容苏炳添奋斗历程的是(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4】要给第③自然段的开头补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梦想的实现,浸透着奋斗的汗水
B.有志者,事竟成
C.每一次超越,都凝聚着日复一日的坚持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填空。第⑥自然段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角度写出了苏炳添的自律。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炳添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留些苹果给朋友
我们家曾养过一只金色的牧羊犬,名叫普拉那,它患了癌(ái)症,离开我们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依然历历在目。
普拉那做过很多有趣的事,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住在明尼苏达州时的一件事。那一年的秋天很冷,简直和冬天ー样的感党。一天,我们还没做任何准备时,一场大雪就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
我们的后院里种着两棵苹果树,每年都会很多苹果。普拉那也喜欢吃苹果,有时侯它会偷偷跑到外面,咬住掉在地上的一只苹果,叼进屋里,留着以后没事时慢慢啃着吃。有时候,苹果掉在地上,沾满了泥,所以我不喜欢普拉那把它叼进屋子里。普拉那觉察到了我的反感,所以后来只要我再看到它往屋子里叼苹果,它就把头扭过去,把它的宝贝藏到身后,好让我看不到。我便索性假装没看见。
那天,下大雪时,我正从窗户往外看,忽然发现普拉那又跑了出去。它用爪子疯狂地在地上刨着,直到出了一个个的坑,接着把地上的一些苹果一个个叼进了这些小坑里,然后又刨土把这些苹果埋好。它埋得土高出地面,很容易就能看出下面理着东西。普拉那干得专心致志,仿佛那是它的一项任务,用尽了它的一切力量在院子里刨坑、埋苹果。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往窗外看时,发现普拉那正把它埋起来的苹果一个个地刨出来。我很纳闷,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把它喊回屋里时,它的嘴里像往常一样叼着一个属于它的苹果。五分钟后,只见院子里落满了鸟儿,还来了几只松鼠,它们有的带走了苹果,有的开始吃起来。原来,普拉那储藏这些苹果是为了留给这些朋友吃的。它知道,今年的冬天来得太早,它的朋友们还没来得及贮藏食物!
当我看到这个动人的情景时,禁不住流出了眼泪,一只普通的小动物教会了我什么是无私的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历历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读这篇短文用了________分钟。从中了解到普拉那哪些有趣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纳闷,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纳闷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
A.事情了结,自然收尾。 B.点题总结,揭示中心。
C.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D.抒发情怀,引起共鸣。
【5】本文作者认为为朋友着想是无私的爱。你认为什么是无私的爱?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营。
(1) 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分别用三组关联词语连接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
改为感叹句:
(3)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改为肯定句)
22、把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天地。
提示:在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值得你回味与思考的事呢?请结合生活实际,以“ 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