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果实累累 面面相觑 攻无不刻 默而识之
B.应接不霞 呼啸而过 协调有序 狂风怒号
C.地履其黄 不可估量 兴亡盛哀 一如即往
D.浮想联翩 绝口不提 索然无味 别出心裁
2、下面按年纪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弱冠 及笄 而立 期颐
B.豆蔻年华 而立 花甲 古稀
C.及笄 不惑 而立 古稀
D.豆蔻年华 弱冠 不惑 而立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丰衣足食 自作多情 负荆请罪 心旷神怡
B.得意忘形 同心协力 鬼计多端 震耳欲聋
C.太平盛世 呕心沥血 兴高采烈 功无不克
D.民不聊生 内优外患 完壁归赵 直言不讳
4、用“坚”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
(1)不管面对什么困难,红军都用( )的信念鼓舞着自己。
(2)班长态度( ),决定果断,为了保护连队主力,带领战士们向棋盘陀走去。
(3)经过两个月的军训,他变得( )起来。
(4)这座桥梁十分( ),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仍安然无恙。
5、把句子补充完整。
(1)榕树是鸟儿的天堂。
_____________是马儿的天堂。
_____________是蜜蜂的天堂。
(2)语文是滋味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fán máng(________) tíng bó(________) yóu zhōng (________)
duàn liàn(________) fù yōng(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8、课文再回放。(4分)
(1)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__的“没头脑”,____________的锡兵,___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的小英雄雨来,__________的许世友。
(2)我们还收获了许多道理,如:从小麻雀普季克身上知道了 ,从《金奖章》中,明白了 ,从《大拇指汤姆》中感受到了 。
9、课文片段阅读,完成练习。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本片段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作者是____。
【2】把文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
莫不是——( ) 故此——( )
如今——( ) 登时——( )
【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吗?(至少写3个)
____
【4】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____,这一自然段通过严监生的____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____的守财奴形象。
10、课外阅读。
我非常喜爱仙人掌,不仅是喜爱,而且还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仙人掌遍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竟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美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族非常(巨大 庞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相互间并不十分相似,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辩 瓣)状、穗状等等。有的形状奇妙极了,从主茎上伸出一根根平行向上弯曲的分茎,每根茎的直径都宽达几十厘米。远远望去,它活像是一座小山般大的翡翠烛台。仙人掌家族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鹅黄、金粉、猩红、淡蓝……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咀嚼,虽然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滑润,但是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爽,忘掉旅途的疲乏。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终年干旱的地区,严酷的自热条件淘汰了弱者。仙人掌是强者,你剪掉它的茎,等于帮助它繁殖。即使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也会滋生出新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威胁它吗?一棵重37公斤的仙人球,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你若用火烧它,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你对它置之不理,它照样会倔犟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僻壤。
归国前,一位爱画画的朋友要为我作一幅画,以作为对墨西哥的纪念。我对他说:“画仙人掌吧,画一株体现出信仰与生命力的仙人掌。”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些的字词,打上“√”。
【2】绐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加粗词“本色”指的是 。请用“( )”在文中括出相关的语句。
【4】本文第3自然段抓住仙人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写出了仙人掌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仙人掌的________之情。
【5】短文第5自然段揭示了仙人掌令“我”敬佩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就只剩12分贝了。
【1】第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句运用的修辞手方法是: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印证了“吃音玻璃”的作用,使人清楚明白,印象深刻。
12、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芬芳的花朵令多少人赞叹不已,使多少人流连忘返。然而,我却喜欢绿叶。
春天,严冬刚过,大地复苏,树木抽出新芽,长出绿叶。绿叶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带来无限欢乐。
夏天,绿满大地的时刻,鲜花布满原野,缀满枝头,十分招人喜爱。然而,绿叶不争名,不夺(利、力),默默无闻地衬(拖、托)着鲜花,制造着养料,供花的生长,果的成熟。
秋天,无限的劳累使绿叶变黄了,恋恋不舍地从枝条上飘落下来,“零落成泥碾作尘”,为树木的成长提供养(分、份)。
冬天,它化(作、做)一团火,又在为人们驱除寒冷。
不管有没有人赞美绿叶,它从不计较,( )绿叶是平凡的,但它的精神却十分( )。
我们就是花朵,我们的老师就是绿叶。我们喜欢花朵,但我们更喜欢有绿叶精神的老师。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
【2】将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掉。
【3】从短文中给下面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长出——(________) 赞美——(________) 喜欢——(________)
【4】再读读文中画“ ”的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5】作者按________顺序写了绿叶,作者赞美“绿叶”,主要是借赞美绿叶来赞美________。
13、阅读
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司机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司机和一位科考队员走下车来,准备将它赶走。
令人奇怪的是,任凭他俩怎么吆喝,那只老羚羊却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车内其他人也都感到好奇,纷纷走下车来。
这时,有两行浊泪从老羚羊的眼眶里涌了出来,然后,它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
“这只老羚羊,一定有求于我们。”年长的科考队长对大家说。
【1】选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细致描写了老羚羊的动作、神态,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科考队长的话可以看出科考队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课外阅读。
有一种爱,带我们走远
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她并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人为之动容,她就是体操赛场年龄最大的选手,33岁的丘索维金娜。
②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至2008年,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最柔软而坚强的心,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
③1996年,丘索维娜参加完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退役,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三年后,活泼可爱的儿子阿廖沙出生。然而,2002年,一纸诊断书几乎摧毁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丘索维金娜毅然决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攻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型运动员,每次都能够参加所有的比赛项目。她本来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儿子,她就会激情饱满地在赛场上拼搏。她为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儿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④母爱,千丝万缕,牵动着我们每一处神经。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3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
【1】文章结尾画横线处是________
A.反问句
B.设问句
【2】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丘索维金娜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界为之动容,是什么原因?在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后面打“√”。
(1)她很爱国,这么大的岁数还为国争光。( )
(2)爱儿子,为儿子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动了人们。( )
(3)在每一个项目上表现都非常出色,让人们为之动容。( )
(4)她33岁的“高龄”仍然驰骋赛场,为荣誉而战的精神值得钦佩。( )
15、课外阅读。
漫步在郊外,在初秋的夕阳里。
冷风阵阵拂面,扯落片片黄叶。天空与大地共同烘托一个火红的主题。
秋天闪入我的眼。秋天浸黄的柿子在枝头跃动着向我招手;秋天酿熟的葡萄乌黑诱人;秋天烧红的花椒颗颗粒粒爆得令人心颤!
我看见秋宠出农人满颜的欢喜;我看见秋纵得诗人豪情奔涌;我看见秋在商人的货架上神采飞扬……我看见秋满世界疯跑着,荡入春天,闯进冬天……
秋天是沿着乡村小道晃来的,那个披红挂绿的村姑,挑着两筐葡萄,向我出售。末了,她又给我添了两串,好慷慨、好憨直的秋!
暮色打湿了我的脸□我吮食着甘美的葡萄□哦□我觉得自己也成了那葡萄□融入秋天□成了秋的一分子□
1.给最后一个段落加上合适的标点。
2.摘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
3.把短文用“‖”分成三部分,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试着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16、运用策略
____________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准备迎战。
韩信把兵马集结在离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派两千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命令他们待赵军倾巢而出时,袭入其大营,拔去赵军旗帜,全部插上汉军的红旗。韩信又派一万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
陈余等人看见韩信把兵马安置于背水之处,笑他是傻瓜,不懂用兵,便率领赵兵全力迎战。汉军的二千轻兵见赵军全营出动,只留下一个空营,立即闯进赵营,拔掉赵旗,换上汉旗。韩信则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退去。
赵军追到汉军靠河阵地,汉军后无退路,个个背水拼命厮杀。而赵军久战不胜,士气开始低落,又发现背后自己的军营都插上了汉军的旗帜,军心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用一个成语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填写在横线上。
【2】读“薄”:韩信的做法可以用“____”个字概括。
读“厚”:我读出了一位______________的韩信。
17、阅读理解。
田鼠不冬眠
田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存放粮食;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秋天到了,田鼠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们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不过,人们可是盼望这些田鼠们都死光才好呢!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
生活习性 | 具体表现 |
栖息地隐蔽凉爽 | _________ |
______ | 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
储备粮食 | __________ |
______ | 会出现肝脏功能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 |
【2】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画“____”的句子下边的对话框里写出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以田鼠的口气,用拟人化的方法改写画“_____”的句子,使句子生动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它们用行动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18、 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①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②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追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选文第②段的构段方式是( )。A. 总一分 B. 分一总 C. 总一分一总
【2】作者喜欢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是:________。她还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其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
【3】结合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的方法是:第一步,______;第二步,______;第三步,品味最欣赏的片段;第四步,______;第五步,_______;第六步,想象作者的样子及经历。
19、阅读理解
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把它们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自己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第二件事:在东北地区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了,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了。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地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内心,我愿意把这两面镜子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1】“真是闻所未闻!”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惊讶感慨的感情,在上下两层中起________作用,从表达方法上说是由________转到________。第二件事也有起这样作用的一句话,它是:________
【2】下面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80个春秋。________
②景明大楼现已超期服役。________
③豆腐渣工程。________
20、猎人终于把狼打死了。(改为“被”字句)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仿写句子。
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
仿写:雨点落在窗玻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仿写:腊月,天多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五官中“口”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加工厂。(5分)
(1)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屋里,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战斗的声音曾鼓舞着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旗升起来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因为我们在这儿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翻动。(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请另附纸)(30分)
同学们,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书陪伴你同行?你和书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不妨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