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弟弟得意扬扬地把奖状递给了妈妈。
B.爷爷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家乡戏。
C.《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D.我们相信,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陷于敌手的祖国大好河山。
B.“因为狗尾草毛嘟嘟的,很像谷穗,所以我经常认错”一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正确。
C.“却看妻子愁何在”中“却”是“但是”的意思。
D.“为设果,果有杨梅”中的两个“果”都是水果的意思。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摄氏度 震慑 镊子 蹑手蹑脚
B.矫健 骄傲 轿车 海外华侨
C.狭窄 三峡 侠义 汗流浃背
D.繁殖 植物 值日 置之不理
4、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chán mián lǎn duò tuó niǎo huī huáng
_____ ____ ____ ___ ____
5、读文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知评价
1.题目中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有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精彩极了”是___________的评价,“糟糕透了”是___________的评价。
6、辨字组词。
汛(______) 挽(______)
迅(______) 晚(______)
7、观察下面的图画,你想起了本学期学过的哪首古诗?请将其规范的默写下来。(题目写在第一条横线上,不写作者和朝代)写好后在你认为写得最好的5个字下面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全四字词语。
玲珑____透 亭台楼____ ____情____意
举世____名 金碧辉____ ____珍____宝
建筑____伟 不可估____ ____星____月
9、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二,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①段中作者对女儿的读书方式为什么不赞同?请从文中找出两点原因。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2】②段中的“学”指__________,“习”指________“思”是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 )
A.她喜欢读书 B.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C.她想在读书比赛中获奖 D.她喜欢积累优美词句
(2)下面的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
A.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是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体验。
B.既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4】爸爸引用孔子的话,对应的名言是什么?请选填序号。
(1)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2)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到了五年级,相信你一定拥有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请向大家简单介绍你的读书方法和收获。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美文阅读。
停顿10秒
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的演员给观众带来一场没有保险带保护的表演,而且钢丝的高度提高到十六米。海报贴出后,立即引来了大批观众。他们都想知道这位演员如何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从容自若地在细细的钢丝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这样的表演,他早就胸有成竹,有十二分的把握走好演出。
那天,观众黑压压地坐满了整个表演现场。他一出场,就引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他慢慢爬上了云梯,助手在钢丝尽头的吊篮中把平衡木交给他。他站在十六米的高空中,微笑着对观众挥挥手,观众再次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开始走向钢丝,钢丝微微抖着,但他的身体像磁石一样粘在钢丝上,一米、二米……抬脚、转身、倒走……一切动作都行云流水。助手站在钢丝的一端充满信心地看着他,暗暗为他加油。
突然,他停止了所有的动作。刚才还兴奋的观众马上被他的动作吸引住了,认为他有更为惊险的动作,整个表演场地马上安静下来。但是,助手马上意识到他可能遇上了麻烦。他背向助手,助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到钢丝越来越陡,他在竭力平衡自己的身体。经验丰富的助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知道此刻不能向他问话,否则会让他分心,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突然他开始向钢丝一头走了一步,然后动作又恢复了正常。助手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很快表演完了,从云梯上回到地面,人们发现他的眼睛血红,好像还有泪痕。演员们全都围了过来。
他到处找他的助手,见助手从人群外跑来,他一把抱住了助手说:“兄弟,谢谢你。”助手说:“天哪,我不知道你在空中发生了什么?”他说:“亲爱的兄弟,这是魔鬼的恶作剧,一阵微风吹下了层顶的灰尘,掉入了我的眼睛,我在16米高空中一下子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命该如此,但我心又不甘,我对自己说,应该坚持。我在心中一秒一秒地数着,就在刹那间,我感到泪水来了,这是我救命的圣水,它很快把灰尘冲了出来。但是,如果你那时唤我一声,我肯定会分心或者依赖你的救助,但这样做会有致命的危险。”
他刚说完,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
【1】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表现走钢丝演员技艺高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们发现他的眼睛血红,好像还有泪痕”相照应的句子是( )
A.他一出场,就引来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B.突然,他停止了表演,停止了所有动作。
C.他刚说完,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
D.就在刹那间,我感觉到泪水来了,这是救命的圣水。
【3】短文第8自然段中“魔鬼的恶作剧”指的是( )
A.整个表演场安静了下来。
B.屋顶的灰尘掉入杂技演员的眼睛里。
C.钢丝越来越抖,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
D.助手全身微微抖着,紧张地看着空中的他。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一切动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倒走等。
【5】杂技演员表演的前后,助手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充满信心)——( )——( )——十分高兴
【6】文章结尾写道“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观众们赞扬他们什么?
赞扬演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扬助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感悟
灰尘
①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境下才能看得见。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阳光经过灰尘的阻挡,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③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散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这样,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紫、蓝、青三色光受散射的作用也就比较强,这才使得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④正是由于空气中有了灰尘,才使空气中的水蒸汽有了凝结核心,从而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又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散射、折射和透射作用,才会有晚霞、迷雾、浮云、彩虹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灰尘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对人类生活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
(2)灰尘颗粒的直径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
(3)灰尘容易散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
(4)没有灰尘就没有晚霞、迷雾、浮云、彩虹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
【2】短文是按( )的顺序表达的。
A.先分述再总结
B.先总述再分述
【3】短文的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和作假设
B.举例子和打比方
12、课外阅读
剥豆
①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
③“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④“这不公平。我的盆里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⑤“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⑥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⑦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⑧“让儿子赢,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⑨“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波的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⑩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⑪“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⑫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⑬“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⑭“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⑮“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⑯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剥豆》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
【2】第8.9.1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我”( )。
【3】文章通过对儿子的( )描写和( )描写,展现出一个( )的男孩子形象。
【4】“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
13、阅读。
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上面几段出自《落花生》一课哪一部分?________
【2】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相对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却具有内在的东西。
【3】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______、______的品格。
【4】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个实例,来说明你对上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珠海市图书馆借阅规则 一、本室实行免证阅览,外借图书须持本人读者证。 二、我馆实行一馆办证多馆使用,图书可“通借通还”。 三、图书办理外借手续时,请核对并查看有无破损、缺页、涂污。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工作人员声明,并由工作人员作技术处理,加盖图书馆印章。 四、读者可免费借阅纸质图书6册,借期30天。图书可续借一次,续期从首次借书到期日算起仍为30天。 五、续借方式:可通过网上、微信、到馆续借等。 市图书馆2661900 市少儿馆2258744 金湾区分馆7680100 斗门区分馆2782866 高栏港分馆7268127 |
【1】阅读以上借阅规则,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暑假我去珠海市图书馆读书,必须持有本人读者证。(______)
(2)在市图书馆借书后,我可以去金湾区分馆还书。(______)
(3)一放暑假,我就去图书馆借5本书阅读,我在暑期中间通过微信续借一次,并赶在下学期开学前还书。(______)
【2】这本书借的人真多,还有读者在上面写了不少批注,当你在借这本书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与感悟。
忆读书(片段)
①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②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③《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连一连。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官迫民反
《红楼梦》 施耐庵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西游记》 曹雪芹 苦练七十二变,历经八十一难
《水浒传》 罗贯中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2】文中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照样子概括。
例: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诸葛亮死,痛哭流泪,几次把书丢下又再读。
(读什么书)(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概括上面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标出病人动作描写的内容。用“﹏﹏﹏”标出病人神态描写的内容。用“点”标出病人语言描写的内容。
【3】从病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病人。
【4】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和短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①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此时,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沃克医生惊呆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不仅写了病人的表现,还写了沃克医生的表现,这种写法叫________,好处是:_______。
17、课外阅读。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穿梭般地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时而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了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吱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驰名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多选)
A.对比 B.排比 C.拟人 D.比喻
【3】填空。
(1)我们曾品尝过清新爽人的_____;现在,我们又品尝到甘醇晶莹的____。同时,我们还能品味出作者_____之情。
(2)短文第3~5自然段是按_____顺序来叙述的。
(3)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____(静态 动态)描写;括号里的句子属于____(静态 动态)描写。
【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简易),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 冒死)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用“√”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大拇指的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3】选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4】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作者在选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请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松 鼠(节选)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类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1】课文选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松鼠怎样搭窝三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下面描写松鼠的句子分别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
(2)猴子伸臂抓住了一根细藤,腾跃到树梢上,动作像飞鸟一样矫健。这小松鼠身手虽不及猴子,但滑翔本领也是绝活,甩开大尾巴,一纵身就能腾空跃过好几米远,在树冠上飘来飘去,特别逗人喜欢。( )
【4】划波浪线的句子的主要意思是( )(填序号)
A.松鼠像飞鸟一样很厉害。
B.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5】选文中第三自然段用词准确,表达有序。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过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词写松鼠搭窝时的动作。展示了松鼠_____的形象。
20、按要求填空。
(1)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往事涌上奶奶的心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具体的情景表现所给成语的意思。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魔术
1.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缩句)
2.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为反问句,意思不变)
3.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改成间接引语)
23、快乐习作
请给你的同学推荐一本好书,题目自拟。
写的时候注意:
(1)介绍清楚书的基本信息。
(2)推荐理由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3)语句通顺,字数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